王安抱著胳膊冷笑,也不說話,王睿也看著他,目光充滿不屑。
這時,急先鋒張瀾又跳出來“太子殿下,凡是講個先來後到,既是恵王推薦,殿下身為皇子之首,理當做出表率,何意借故推脫?還是說”
“殿下雖詩才斐然,文章錦繡,實則對治國理政一竅不通,胸中空無一物?”
這話可謂誅心,連王安剛才的詩詞也否定了。
言外之意,王安就是個繡花枕頭。
文章寫的再華麗又有什麼用,處理政務,還不是草包一個!
王睿當即遞給張瀾一個讚賞的眼神,又扭過頭,目光不動聲色從群臣臉上掠過,暗示他們出聲。
“張賢侄此言有理!”
“微臣也這麼覺得,太子理應做出表率。”
“沒錯,太子何故畏懼,不肯迎難而上,莫非真被說中了?”
屬於恵王一派的朝臣,聞弦歌而知雅意,紛紛借機表現。
炎帝微微皺眉,儘管群臣一邊倒地支持恵王,讓他心中不喜,但,此刻卻不是計較的時候。
“太子”
誰知,才剛開口,居然又被王安打斷“父皇,所謂君無戲言,兒臣身為儲君,雖不是君,卻也代表父皇的顏麵,豈能出爾反爾?”
他冷冷一笑,若有深意道“再說,這道策論於兒臣,不過小道爾,信手即可拈來隻是,誰知道兒臣說出之後,有人會不會硬說是自己的想法?”
王睿頓時臉色一沉“太子,你是懷疑本王會抄襲?”
“誰知道呢?”王安翻了個白眼,“防人之心不可無,本宮要臉,可就怕有些人不要臉啊。”
“哼!太子未免太自大了,就你那水平,便是讓本王抄襲,本王都不屑一顧!”
王睿氣不過,當即從座位走出,向上首行禮“父皇,既然太子執意推脫,那這第一名,兒臣就當仁不讓了。”
這話一語雙關,顯出恵王的誌在必得。
隻是王安卻嗤之以鼻。
第一名!
嗬嗬,你要是得了第一,那哥的第一名找誰要去?
眼看兩個兒子杠上了,炎帝一陣頭大,不過他也沒勉強,伸手示意
“既如此,恵王就先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王睿本想讓王安出醜,沒想到反被激將,心裡窩火至極,早就憋不住。
炎帝話音剛落,他便急不可耐地將想法一股腦說出來
“回父皇,此次流民入京,一由北邊戰禍,二由南邊災荒,隻要平息這兩處的事端,將流民遣回原籍,就能解決問題。
“在這期間,朝廷隻需開倉放糧,用米麵熬成粥,施給他們保命即可。
“至於流民盜竊犯事,限於官府的衙差人數,可從城外守備大營,調集部分兵卒到巡城司,協助鎮壓。
“另外,兒臣還有一條建議,用流民管理流民。
“朝廷可在流民中,選出有一定威望的,把糧食交給他們,由他們去負責給流民施粥,而官府,隻需要監管便可!”
聽完王睿的建議,大殿上頓時熱鬨起來。
“以流民管流民!妙啊!這能大幅度減少官府的負擔。”
“的確,之前賑災,幾乎都是官府親力親為,恵王殿下的建議,的確是點睛之筆!”
“不虧是恵王殿下!佩服。”
“”
眾人讚不絕口。
張征和徐懷之也雙眼發亮,流民問題,自古以來都是困擾著每朝每代的問題。
而恵王的建議,無疑是為後世了一個賑災的新方向。
此計,可行。
兩人相視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笑意,恵王殿下贏定了。
炎帝也暗暗點頭,其實在出這個試題之前,他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
現在臨時起意,就是想看看,這些年輕人是不是跟他想的一樣。
甚至有比這更好的辦法。
王睿的策略和想法,讓炎帝很滿意。
隻有王安聽到這種言論,暗自搖頭。
這群人腦子有病吧?
這哪裡是賑災啊,分明就是養一群大爺,讓人混吃等死的節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