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白發人送黑發人_天衍亂紀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天衍亂紀 > 第六百六十章 白發人送黑發人

第六百六十章 白發人送黑發人(2 / 2)

話未說完,胸腔微悶,喉嚨裡陡然湧上一股血腥味,他微側過臉,一口鮮血猛然噴出,染紅了身前的衣襟,也濺在了不死殿主的手上。

“不要再說了!”不死殿主怒喝,目眥欲裂。

封池瞑勉強笑了笑,下巴處的殷紅顯得格外刺眼,他搖搖頭,還是倔強地說道:“有些話,現在不說,以後就沒有機會了。以後……父親大人就是再想聽到孩兒的聲音,也不可能了……”

“我兒……”不死殿主心中大慟,顫顫巍巍地伸出手為封池瞑擦去臉上的血跡。哀至心頭,他再也忍不住,這位威儀萬方的一殿之主,終於垂下了淚。

封池瞑心中酸澀,在他的記憶裡,這還是父親大人第一次落淚吧?

是因為我啊……

“父親大人戎馬一生,雖功參造化,位及至尊,膝下卻無子嗣。與凡俗女子結合,方才有了幾位哥哥姐姐,以及孩兒。哥哥姐姐們走得早,甚至都不曾見過孩兒一麵,便離父親大人而去。死者已逝,生者徒悲。”

“數十年來,父親大人待孩兒如寶,雖然嘴上不曾說過,但孩兒心裡怎會不知?孩兒亦立誓,今生必報父親恩情,還要手刃仇人,祭奠哥哥姐姐們的在天之靈。”

“然而,命運難測,造化弄人。孩兒沒有福氣,修道半途,便要夭折,諸多抱負願望,皆將成空。孩兒不孝,不能報答父親大人的養育之恩,不能與父親並肩作戰,不能再陪在父親大人身邊,而讓您孤獨一人。”

“從今往後,望父親大人好自珍重,切莫因思念一個不成器的兒子,傷了自己的身體……”

殷殷之言,懇懇之語,就像是一柄刀子狠狠插在不死殿主的心頭,他沙啞著喉嚨低沉道:

“我兒何不成器?你一直都是為父的驕傲!以前是這樣,今後亦是如此,永遠都是。”

“有父親大人這句話,孩兒此生足矣。”封池瞑微閉上眼,兩行泛著微紅的淚水自眼角滑落。他的神情有些不甘,有些遺憾,“父親大人,孩兒死後,望您以大局為重,切莫與邪王為伍,對抗花邪君。”

“什麼?!”不死殿主霍然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地看著自己的兒子,不敢相信他會說出這種話來。

封池瞑眼瞼微垂,“花邪君能執掌神器,還從九霄閣上救回殞滅邪尊,回歸永恒之界後,代師與邪王爭奪殿主之位,其本為劣勢,卻有界主橫插一手……諸多事跡,皆可看出,花邪君乃是有大氣運之人。”

“這一點,父親大人應該比孩兒看得更清。”封池瞑抬眼望來,不死殿主則是沉默著,“有神器在手,花邪君潛力巨大,有朝一日,成就甚至還會在父親之上。依孩兒愚見,邪王未必會是他的對手。”

“長生殿殿主之爭,魚龍混雜,實是一汪泥潭,任何人涉足其中都很難自拔,所以寂滅殿一直都是作壁上觀,就連父親大人在此之前亦是如此,不想蹚這灘渾水。”

“父親大人的選擇是正確的。但今後,若是因為孩兒的事改變初衷,甚至不惜折損尊嚴為邪王所算計,陷己身於險地,那……”封池瞑眼中陡然綻放出熾盛的光彩,灼灼地盯著不死殿主,“那孩兒泉下得知,亦會愧疚萬分,死不瞑目!”

不死殿主愣住了。

“邪王設下連環計,算計我不死殿,欲借刀殺人。為了小妤,我不能放過真體,但如今,孩兒無能,自食其果,已是犯下無法挽回的大錯,平白搭上自己的性命。父親大人身為一殿之主,絕不能再落入邪王算計之中,被人牽著鼻子走。否則,惹火上身事小,還為人恥笑,此孩兒之罪也。”

頓了頓,他又補充了一句,“不過,那個真體蘇恒,父親大人定要找個機會,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之鏟除。此人不死,他日必成大患!”

“父親大人,您可知孩兒心意?”

不死殿主默然,隻是看著他,良久不答。

兩人對視了片刻,封池瞑一聲歎息,“除此之外,孩兒還有一願,希望父親大人應允。”

“孩兒自小跟隨父親修煉,因母親凡人的身份,心裡便有些瞧不起她,與之疏遠,卻忘記了母親十月懷胎之恩情。三十年了,孩兒有近三十年不曾見過她,也不知母親大人是否還健在,一個人過得怎麼樣……”眼睛微眯,兩股熱淚如開閘之水滾滾而出,封池瞑顫抖著聲音,悲呼道:“孩兒愧對母親大人!”

“人啊,擁有的時候不知道珍惜,都是到失去後,才得以醒悟,卻空留悔恨。今生今世,孩兒再無緣見母親大人一麵了……孩兒死後,望父親大人將孩兒屍身葬於母親屋旁。孩兒生不能侍奉母親大人,就於死後彌補吧。他日,母親大人壽終正寢,有我陪在她身邊,她就不會像生前這般孤獨無依了。”

“這……是我們父子欠她的。”

說著,封池瞑瞳孔漸漸渙散,眼前的景象開始模糊,再變成白茫茫一片。他努力睜大著眼睛,想看清什麼。

最後,他突然微微一笑,“孩兒從未見過哥哥姐姐們長什麼樣子,但現在,孩兒好像看到了……看……到了……”

聲音越來越低,直至低落塵埃裡,化作虛無。



最新小说: 消失的人 將軍府的小嬌妻 一個不正的出馬仙 願昭昭似我心 住手啊!漢室不是你這樣狂扶的 重回六零搶個婚,閃嫁軍官贏麻了 我在獸世收種子,獸獸彆來沾邊! 係統加身縱橫諸天 重生之我在異能世界修仙 楊明實錄:從穿越八十年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