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大明柱梁_大明建昌侯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大明建昌侯 > 第九十六章 大明柱梁

第九十六章 大明柱梁(2 / 2)

聽了張延齡的話,周經心中都會產生一種慚愧。

朱佑樘問道“周卿家,你覺得建昌伯的建議如何?”

周經恭敬行禮,感慨道“回陛下,老臣入朝幾十年,從未見過建昌伯這般天資卓越之人,以他的能力和擔當之心,必定會成為大明朝的柱梁之臣。”

“哈哈!”

朱佑樘本來隻是想問問周經對這件事的看法。

誰知周經上來就給張延齡戴了一頂大高帽,這跟平時周經那老成持重不苟言笑也不喜歡恭維人的態度大相徑庭。

話從周經口中說出來,比從彆人口中說出來更有說服力。

張延齡笑而拱手道“周老過譽,在下才疏學淺,以後還要跟您老多學習。”

周經對張延齡還禮,二人則顯得一老一少很有默契。

朱佑樘點點頭,滿意道“這件事就先這樣,建昌伯你可有信心能在京師中找到購買鹽引的商賈?若沒有鹽商相助,你在支鹽和運送方麵,怕是會有麻煩。”

張延齡道“陛下不必擔心,臣早就有預案。”

見張延齡如此篤定,朱佑樘也就徹底放心。

朱佑樘起身走到張延齡和周經麵前,語重心長道“朕很希望你們能通力合作,為大明朝做點事情,朕也不希望大明的百姓連口鹽都吃不上,若真是如此,那是做皇帝的失職。”

先不論朱佑樘的能力如何,顯然他有悲天憫人的心態,也有當皇帝的責任感。

以往他是被文臣所壟斷聖聽,根本不解外麵具體情況,現在他有了更多的渠道和選擇。

“臣必當竭儘全力。”張延齡和周經也趕緊表態。

朱佑樘這才滿意點點頭,同時伸出兩隻手拍了拍張延齡和周經的肩膀,意思是讓二人好好合作。

“對了延齡,你不是說還有件事跟朕說?一並說了。”正事說完,朱佑樘笑著說道。

張延齡這才把懷裡的一本書拿出來,當麵呈遞給朱佑樘。

朱佑樘拿過來看了看,上麵全都是文字,看著就頭疼。

他好奇問道“這是何物?”

張延齡認真道“陛下,此為臣所修撰的一本有關儒學方麵的書籍,其中詳細論述了修齊治平的理論,還涉及到很多天人的法則……”

張延齡大致給朱佑樘講述了一下心學的思想。

他話音落,在場的人都用好奇的目光望過去。

這個外戚不但會作詩,居然還想搞學術研究?

連周經都饒有興致看過來,好像真想跟張延齡探討一下這方麵的內容。

朱佑樘笑道“朕想起來之前說過,若是你有好的著作,朕會替你揚名,你是想讓朕將這本書公之於眾是吧?那朕回頭就把書送到翰林院去……”

當皇帝的金口玉言,答應替張延齡揚名,就沒打算反悔。

張延齡急忙道“陛下,其實臣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理論未經完善,臣的想法是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術名家來進行注解和修繕,以求能讓這本書更加完善。”

“啊?”

朱佑樘皺眉。

你寫了本書,好像是研究學術的,朕替你揚名便是,還要找人注解完善?

一旁的李榮走過來道“陛下,周尚書便是個中翹楚。”

朱佑樘擺擺手道“周尚書並不在翰苑中,平日不研究學問,怎能讓他做這種事?延齡你的意思是找誰?其實……你可以自己去找。”

張延齡道“陛下,其實臣想找的人因為守製,如今並不在朝為官,但他門生廣布,學術方麵也有好的見地,臣才想到了他。”

話到這裡,朱佑樘想都沒想,笑道“你說的是詹事府程敏政程學士?”

“正是。”張延齡想找的當然就是程敏政。

他現在也總結出規律。

但凡掛在他名下的學術內容,無論是詩詞還是文章又或者是儒家理論,大明朝的文人一定會想方設法挑毛病。

即便有皇帝給他揚名也是徒勞。

架不住彆人對他的印象先入為主,到時以刻板印象的偏見優先,對他的學術內容也就有了偏見。

何況他的心學所衝擊的還是這時代的儒學經典學術程朱理學。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

先找個代筆。

正好張延齡想在翰苑體係中拉攏程敏政,程敏政現在於家中守製,算是被朝中文臣杯葛,把學術內容交給程敏政研究一番,到時再由程敏政將這學術內容公開,等心學有了基礎之後,張延齡就可以收獲果實。

而且程敏政就在北直隸守製,學生眾多,現在又賦閒,平時學生去拜訪很多,隨便一個理論要宣揚起來也很容易。

當張延齡對自己在朝的身份地位有了清晰定位,連揚個名都要繞個大曲線。

朱佑樘點頭道“難怪你要把這本書先交給朕,回頭朕就讓人把此書交給程學士。”

“臣還有一事相請,還望陛下暫且不要告訴程學士此書的來曆。”張延齡怕程敏政提前泄露消息,提前被人知道心學來自於他。

那可能不但他揚名的計劃泡湯,心學也會被人提前打進煉獄,以後再無發揚光大的可能。

“好!”

朱佑樘笑著點頭。



最新小说: 陷害走錯房,我為總裁生了一窩崽 從鬥羅開始的調律者生活 娛樂:重生豪門公子,玩轉香江 我的旁白不太對勁 結婚五年 九劍靈心 穿書後,我被龍傲天們團寵了 玄幻:開局被兩個係統爭搶著綁定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 劍心爭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