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裝什麼裝_大明建昌侯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大明建昌侯 > 第二百八十八章 裝什麼裝

第二百八十八章 裝什麼裝(1 / 2)

大明建昌侯!

奉天殿。

張延齡再一次出現於此,對於同樣參加朝議的大臣來說,但凡張延齡來的時候,就要時刻做好戰鬥的準備。

如臨大敵。

不過因張延齡最近並未做什麼“惹是生非”的事情,在場大臣對他的警惕沒之前那麼強,再或者是……這群人也知,跟張延齡相鬥沒好結果,乾脆對他不加理會。

打不死的小強。

朝議開始。

眾大臣皆都沉默,沒有要出來奏事的積極性,大概也是在猜想,既然張延齡來了,那肯定是以他的事為優先,不然皇帝叫他來乾嘛?

“建昌伯,今日你為何在此?”倒是皇帝上來的一句話,讓現場的氛圍有些沉悶。

聽皇帝這意思,連皇帝都不知張延齡要來?!

張延齡從周經身後走出來,拱手行禮道“回陛下的話,臣不過是例行參加朝會,應召對的。”

“嗯。”朱佑樘也沒多說什麼。

張延齡怎麼說也是掛名的戶部右侍郎,照理說張延齡應該參加每天的朝議,隻是平時張延齡太“懶”,不願意來,但並不代表他沒資格來。

朱佑樘打量著徐溥道“徐閣老,將這兩日閣部有關的大事小情做一下總結,今天便一切從簡吧。”

從簡?

莫不是節約時間,留給張延齡奏事?

徐溥道“陛下,如今正是秋糧入庫之時,各地的秋糧征收情況,尚且還未彙總,所以要等五六日乃至十日之後,各地的總結才能到位,至於西北屯田後的缺口,也會在那時做整理和總結。”

“嗯。”朱佑樘又隻是點頭。

以君臣的對話來看,大概這次朝議沒什麼要緊事。

大明朝的朝議每天都開,也不是每天大明朝都會發生大事,上吊也有喘口氣的時候,弘治朝怎麼說也算是政治清明國泰民安,還不至於天天讓眾大臣焦頭爛額。

徐溥又道“今日建昌伯到朝堂上,或是有要緊事要陳奏,不如由他……”

說著徐溥還把目光打量過來。

居然主動讓張延齡奏事?

彆說是皇帝和在場大臣,就連張延齡也覺得有幾分意外。

老徐你可以啊。

這是幾天沒跟我朝堂爭鋒,突然覺得人生失去意義,想跟我來一番唇槍舌劍的辯論,以提前出你們文臣的無能?

朱佑樘道“既然徐閣老都如此說了,建昌伯,你有事便陳奏吧。”

張延齡無奈道“陛下,臣並沒有什麼事要奏。”

很多人用憤恨的目光望著張延齡,好像在說,讓你奏就奏,怎麼還推三阻四的?你是什麼人我們還不清楚?

當我們看到你在朝堂上時,我們就知道了要跟你做爭鋒,彆以為你現在在這裡推諉,我們就不知道你的險惡用心!

裝什麼裝?

“你不說,那朕問問你吧。”朱佑樘饒有興致道,“寧王的案子,你查得如何?”

張延齡道“回陛下,寧王的案子已有重大進展,各地查封涉及到寧王的產業,初步合計和折價估算結果為七十三萬兩白銀,因為有部分的不動產,也就是田地和屋舍等,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變賣,前期可以入庫的錢糧數目,折價已超過五十萬兩,正陸續入庫。”

聽了張延齡的話,在場大臣除了會有幾分不甘之外,其實還是很愜意的。

不為彆的。

隻因為這代表著,大明朝今年應該是不會拖欠大臣的俸祿和俸米,甚至還會發一些“獎金”,誰讓大明朝的府庫在計劃外又得到這麼多的“意外之喜”?

“很好。”朱佑樘言語之間,似也對張延齡的奏報很滿意。

徐溥道“陛下,最近有地方上的奏報,說是此番涉及寧王謀逆的案子中,牽扯進不少無辜之人,尤其是各地的商賈,他們本就跟寧王毫無牽連……建昌伯自然會說,是有確鑿證據的,但有很多證據並未公開,也使得民間多有議論,應該平息民間的質疑之聲。”

這次徐溥不去質疑張延齡是否有確鑿證據,隻說這樣引起了民間議論。

這大概的意思是說,你要麼把你誤抓的商賈給放了,把他們的家產歸還,要麼就拿出切實的證據來平息輿論。

朱佑樘微微皺眉道“如今民間也開始議論此案了?”

他好像是不太理解,為何草民會對朝廷涉及到勳貴的案子,也能議論紛紛,這種事百姓不應該避諱嗎?

蕭敬道“回陛下,因寧王的案子鬨到太大,所以……民間是有議論之聲。”

連負責東廠的蕭敬都如此說,在場大臣突然感覺到有了底氣,這是你張延齡自己跑來讓我們質疑的,就算不能把你按下去,讓你焦頭爛額一下也是極好的。

隻要你焦頭爛額,必然就沒那麼多心思來跟我們作對。

朱佑樘道“建昌伯,對此你有何看法?”

張延齡歎道“臣其實早就料到,寧王乃是我大明立朝以來的世襲藩王,在皇親國戚中地位隆寵,他的案子自然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度……”

“說重點。”朱佑樘又有幾分不耐煩。

張延齡看朱佑樘的臉色,便知道這個姐夫最近服用的丹藥不少,氣色明顯很差,他其實很想問問朱佑樘夫妻,你們最近的房幃生活可還和諧?

這麼虛,你們都能頂得住?



最新小说: 靈紋戰神 重生良心企業家 道率 瀚海九天 我的負債人生比較爽 全球直播之我在月球建帝國 我從未如此愛過你 拒絕be【快穿】 全球脈武時代 瘋狂的多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