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一環套一環
對於朱元璋的這項安排,王布犁是真的不清楚。
畢竟光是把傷殘士卒這種事擺在台麵上安排,就足以有強軍的模樣了。
王布犁眉頭一挑:“如此說來,那些傷殘士卒溫飽問題全都能解決。”
“這是自然,父皇他可不是吃水先埋挖井人的人。
雖然這批人談不上大富大貴,但總歸是能吃飽飯的。”
朱標對於他爹安排的這件事極為讚同。
畢竟他本身就是一個性情忠厚之人,倒是當時父皇提出來的時候,一大幫中書省的官員持反對意見。
認為天子對這些人恩賞過厚,對於其餘在軍中服役的士卒是不公平的。
但父皇確實力排眾議,隻是叫他們去按照要求做事。
“嗯?”
王布犁稍微斟酌了一下:
“天子光是下令照顧這些傷殘士卒,隻是讓他們吃飽飯激勵性不夠,畢竟人吃飽了就會有更多的追求,這種**是無法避免的。”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這種事光是父皇考慮的也不夠全麵,人不能光吃飽飯不想彆的,飽暖思淫欲,誰都有自己的**。”
莫不如陛下先提高商業稅率,然後再公布一項減免商稅的手段,那就是雇傭傷殘士卒乾些力所能及的活。
最為重要的是讓前線的士卒知道,即使他們在戰場上傷殘了,也不用擔心以後的生活。
“你說。”
對於那些傷殘士卒來說,更是自力更生的表現,而不是光靠著朝廷的恩養,他們的心氣就不一樣了。
王布犁一邊說,朱標不光是聽,還拿著毛筆一直在記錄。
待到這些老卒子把這群新卒訓練幾個月甚至一年後,再根據新卒的特長表現,分配到不同的隊伍當中去。
畢竟他們這群人為了大明流了許多血。
“如此一來,對於朝廷而言也算是減少了成本支出,對於商戶而言也得到了便宜。
一下子就吐露出如此多的建議來。
他也明白,靠著武夫打天下行,但是真到了治理天下的這步,還得靠著那幫腐儒。
但真遇到亡命徒,還得是這批老卒子更有震懾力,也有經驗。
朱標的字寫的都連起來了,但是他臉上笑容不減。
“應天府這麼多商戶,光是江寧縣是賦稅我看收的就不少。
朱標一邊記錄一邊回複道:
就比如我江寧縣縣衙,就缺幾個久經沙場的老卒子當門衛鎮著,對付一些小偷小摸衙役捕快都夠用。
難不成離開軍營之後,大明還要讓他們流血又流淚嗎?
果然,王布犁一旦想要提建議,那就不是一次一條惜字如金的往外蹦。
要不然他爹朱重八在吃飽飯之後,不思進取,就不會想著做大做強,從而創下這大明的基業。
王布犁稍微思考了一會,其實我有一個小建議。
朝廷不僅會養著他們,還會儘力給他們安排一份能夠讓家裡人吃好點的活計。
有些老卒子一輩子都在軍營當中,離開了也不知道做什麼。
尤其是將來的永安村工廠,也是缺少一些老卒子坐鎮,震懾宵小之徒,這些都是就業崗位的一些安排。”
除了政治上的關注,同時也要把檢校暗中查探的監督法子用起來,避免上下勾連,畢竟有些讀書人當了官之後,是看不起當兵的。
一旦出現問題,立即查清楚了,並且登載邸報,傳示天下。”
“妹夫啊,你說的可太對了。”
長此以往下去,還有多少士卒願意為大明拚死作戰呢?
到時候遇敵沒有立即轉身逃走,那就算是上勇了!
由商戶給他們開工錢,按照檔劃分,雇傭多少傷殘士卒就有多少減免商稅的數。
手頭也就有更多的錢財可以為家人提高生活水平,而是成為家人的累贅。
“當然了,這還不夠全麵,對於一些想要落葉歸根的老卒,也可以安排到當地去。
對於本地知縣的一項考察,就是要時刻關注這些老卒子以及傷殘士卒的生活狀態。
尤其是讀書人對武夫的嗤之以鼻,朱標在朝堂上明顯就能感覺到,但是父皇並沒有製止這種風氣。
如今大明的商稅三十稅一,也不高,我相信今後百姓生活會越發富足,商業便會崛起。
“太好了,簡直是一舉多得。”
這樣,也避免了帶兵將軍同手底下的士卒建立太深厚的聯係,避免有人趁亂做大,擁兵自重。”
朱標連連點頭,雖然他沒挨過餓,但是通過他爹的經曆,朱標就明白人在吃飽飯之後,便會想要的更多。
莫不如給這群人全都提拔為教官,朝廷用來訓練新兵,同時教授他們在戰場上廝殺的心得。
不要讓他們欺負人,也不能讓他們被欺負。
壓製武人也是皇帝一貫的手法。
畢竟皇帝知道自己是怎麼坐上皇帝的。
他不能讓手底下的人起兵把他好不容易得來的天下,從朱姓換成其他姓。
待到打完天下之後,如何頂級統帥恰好病死了之後,那可真是太棒了!
皇帝一定會把他的身後名給安排到極高的位置上。
史書上也必須給你一通誇,悼文都得皇帝親自寫。
難不成朕還能跟一個死人計較?
畢竟死人最讓人放心了。
老朱就是這個想法。
要不然後期也不會為了老朱家的統治,殺了那麼多功臣,把自己下發的丹書鐵券當成擦屁股紙一樣,就當沒有這回事。
朱標卻又是想到一個王布犁沒有說出來的話,那就是“收買人心”這件事。
如此一來,父皇就收買了大量基層士卒,以及那些能夠減少交稅的商戶。
誰人不向著朝廷?
朱標今日本來就是想要問一問自鳴鐘的事情,萬萬沒想到倆人的話題竟然會轉到這個方向上來。
並且得到了一個極好的政策。
朱標仔細查看自己記錄的文字,看看有什麼記錄的錯漏之處,再同王布犁問一問,查漏補缺。
如此一來,他覺得總比自己父皇在宮殿裡一拍腦袋,思考的要全麵一些。
而且其中的邏輯也充滿著自洽,經得起推敲。
若是連檢校都不能如實對皇帝說明真相的話,那隻能說明皇帝的權力幾乎沒有了,大明快要到了滅亡的時候。
朱標以及他爹都是想要把大明建設的更加長久去的,所以朱標得到王布犁這麼好的諫言,是十分的高興。
“對了,為了防止重名之人冒充,兵部提供的名單必須要全麵且準確,具體的可以讓兵部戶部兩個部門因地製宜的商討一個法子出來。”
“對對對。”
朱標隻覺得非常爽快。
平日裡諸如宋濂之類的老師,都是教導他如何愛民,對讀書人好一些,才能讓他們為大明更好的效力。
哪有像王布犁這種,直接給你具體的操作辦法,而不是寬泛的如何去愛民,從書本裡找聖賢之言對應。
一旦做到聖賢之言,那天下必將會大治之類的話。
朱標在他爹的影響下,雖然學了這麼多年的儒學,但也是有些不相信的。
儒學傳承這麼多年,雖然每個朝代都用,但是有幾個能利用儒學把王朝延續到千秋萬代的?
隻不過是儒學為了王朝的通知自我適應能力較強,利於王朝的統治。
他們現在的解釋,就一定是當年孔聖人的說出來的意思嗎?
還不是後人根據現在的適應性做出的解釋。
畢竟“儒家條紋”的解釋權,全都在他們這些大儒頭上。
誰能輕易反駁他們的錯誤?
更不用說儒家為了學說的解釋,也誅殺過同為儒家弟子。
他們內部徒子徒孫的爭鬥,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朱標感覺王布犁是法家的思路。
同時他也在想那個創造仙境的仙人,是不是也是被法家影響之人。
要不然王布犁怎麼不喜儒家呢?
定然不是什麼不愛讀書之類的理由。
大明律那麼多的條紋,他都能記住。
儒家書籍的字數可不如大明律多啊!
王布犁坐在一旁喝了口熱茶,說了這麼多稍微有些口乾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