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一開始,不管你哱拜是真的謀劃者,還是被迫上船的,都逃脫不了乾係。
負責西北邊境的總督上呈萬曆皇帝的奏疏,就大肆渲染哱拜和他兒子的作用,而對黨馨的問題避而不談,誇大了哱拜與蒙古人之間的聯係。
這些叛亂士卒與周遭的明軍小規模的較量加劇,而且傳聞哱拜得到了蒙古人騎兵的幫助,蒙古人正在大批量的趕來支援。
姓劉的一個先鋒士卒,指定跟蒙古人搭不上邊,一定是哱拜在暗中聯係。
隻有這樣的說辭,才能把這件事定性為是蒙古人有預謀的發動戰爭,而不是有於巡撫的管理不當造成的一次內部叛亂。
儘管寧夏土人出現叛亂事件,使得整個陝西大震,但是周遭的大明官軍,沒有一個輕舉妄動。
朝廷又不是單獨的欠了寧夏一鎮的餉錢,其餘鎮的士卒都是在看熱鬨。
在這個時候,朝廷的文臣們終於注意到了欠薪的問題。
他們怕事情搞大了,蒙古騎兵會勾結哱拜大肆進犯境內,也害怕其餘鎮士卒跟著叛亂。
於是戶部緊急從陝西、河南和四川運送銀子,給還沒有叛亂的明軍士卒發餉。
以前一直沒有輕舉妄動的明軍收到錢後,立即就包圍了寧夏鎮的城池。
朱元璋:???
“想不到朕的九邊,竟然被他們搞成這個樣子了。”
朱元璋為了安定人心,改善待遇,經常對邊遠地區服役和從事勞苦作業的士卒進行臨時性的賞賜。
米糧、衣物、錢鈔、棉花等等,尤其是給寧夏、陝西、山西、四川等地的手邊士卒。
為此還特地下令禁止將領暴虐、苛責邊關士卒,因為永城侯薛顯擅殺胥吏、獸醫、火者、馬軍及千戶,將他貶去海南,另外把他的俸祿的三分之二分給被虐殺的家屬,以作贍養費用。
儘管不過一年就把薛顯從海南給調回來跟著徐達打仗去了,洪武五年戰事失利,留在北平屯田,但也算是朱元璋鞏固軍心做出的表率。
現在的大明士卒是不見餉錢不打仗,可著實讓他不知道要說些什麼。
他又想起來了李自成的隊伍裡多是陝西三邊大明士卒,因為沒有餉錢到手,也跟著一塊造反了。
掰著手指頭算算,距今也不足五十年了。
大明欠士卒餉錢多久了?
朱元璋看如今的大明調兵令不是出自大都督府了。
現在洪武年間大都督府的權力很大,掌管天下兵馬,現在直接是兵部下令。
隨即新的寧夏總兵李如鬆帶著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
浙兵朱元璋倒是知曉,出自戚繼光的手中,全都是礦工,這批人打起仗來還不錯。
朱元璋沒有想到浙江這個地區還能有如此多的好手,按照他的理解這些地界的人可一丁點都不窮苦,如何會當兵咧?
但是苗兵嘛,他還沒有遇到過。
到底好不好用,待到進攻雲南的時候,試一試他們的身手。
結局倒是讓朱元璋沒什麼看頭,大軍圍困孤城,最後能有什麼下場?
全都是內訌,然後請求投降之類的,想要突圍出去都沒有勇氣。
“這麼看來,西北地區會接連出現災禍,以至於屯田都無法滿足士卒的口糧。”
朱標倒是看出了一些端倪,不光是朝廷不給錢,他們自己個屯田也得不到多少糧食。
“目前而言,朝廷發出來的命令,還真是沒有錢財好使了。”
朱元璋摸著胡須,心想王布犁他要是活在大明末年,用錢財聚攏起一批人為他賣命之人,保不準就能跟著李自成爭天下。
如此大勝,倒是讓萬曆皇帝從皇宮裡出來,開始瞧著這些被送入京師的戰俘之類的,然後還去太廟告訴了一下祖宗朱元璋。
朱元璋:???
“真是好孩子啊,舍得從宮裡出來見祖宗了!”
麵對朱元璋陰陽怪氣的措辭,朱標隻當是沒聽到。
不過他看出來了,大明京師不再是南京,這幫人是在北京獻俘虜的。
老四的地盤!
難不成是後世子孫遷都了?
那老四去哪裡了?
遷都這件事朱標聽朱元璋念叨過。
因為南京的位置,對於控製北方是有些薄弱的,也不利於針對北元的戰事,無法迅速做出反應。
但是一旦離開南京,對於江南富庶之地的控製就會更加孱弱。
相比於控製貧窮之地,朱元璋還是優先選擇控製富庶的江南,死死的攥在手中。
朱標倒是也沒有立即問出來。
因為老五封為吳王這個事,老爹也跟他透露過。
當初沒想太多,光顧著高興了,等他就藩之後再給他換個地方。
緊接著便是從朝鮮發來求援信。
朱元璋輕微頷首。
王布犁的判斷不錯,高麗是沒幾年活頭了,新王朝叫做朝鮮啊!
統一倭國的豐臣秀吉野心勃勃,想要先征服朝鮮,再征服大明,把琉球、菲律賓、日本、朝鮮、大明都要置於他的統治之下。
朱元璋看到這一幕,對著兒子用手指了指眼前的畫麵:“他還猖狂起來了。”
朱標也明白他爹的意思,以前覺得日本是個島,海戰有風險,有沒有什麼值得占領的意思。
但現在不同了,王布犁說日本有銀礦,那朱元璋可就不覺得海戰有風險了。
日本還會繼續存在嗎?
可是畫麵當中,朝鮮麵對日軍的入侵,簡直是一潰千裡,二十天就被攻破漢城,就這黨爭還在繼續,而且士卒也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
朝鮮國王退入遼東之後,大明派出三千人出去支援。
主將祖承訓輕舉冒進,關建這個時候還一直下雨,道路泥濘,他手下全都是騎兵,難以發揮威力。
而且對於日軍的認知也是不足,拿著對付蒙古人的戰法對付這幫人,結果殺進漢城中伏而出。
朱元璋看著日軍的火銃嗯了一聲,他覺得這火銃跟他見過的不一樣,感覺威力更大一些。
再第一次援朝失利後,明廷再次拉來了剛剛平寧夏叛亂的主帥李如鬆。
朱元璋瞧著大明排出來的陣型,連連搖頭。
“朕了解高麗的地形是多山、多水田的,很少有平原,派出去的三萬多人馬,騎兵竟然占據一多半,剩下的是車兵,僅僅四分之一的是步卒。”
“爹的意思是咱大明騎兵無法發揮出全部的實力?”
朱標覺得目前的大明上下依舊沒有把日本放在眼裡,豐臣秀吉派了十五萬往上的日軍,結果大明就派這點人來對戰。
對於兒子的話,朱元璋頷首。
騎兵在平原曠野對付步兵很占便宜,但是在多水田、山地的朝鮮不能發揮兵種的威力,想要破倭,還得看那些步兵的。
“李如鬆的口氣倒是不小。”
朱元璋嘖嘖了幾聲,他對朝鮮使者說三個月就能收複全境。
而且看模樣也是一個老兵油子,打小就在軍營裡廝混,是一步一步拚殺上來的,朕喜歡。
朱標瞧著李如鬆在戰場上的表現略微不滿意,因為在攻打平壤戰前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他沒有徹底的執行。
不僅沒有用毒火箭、明火箭和火炮奇襲,而且改為登城強攻。
雖說如此一來震懾到了敵人的膽氣,但傷亡較大,倭人手中的火器也頗為犀利,明軍沒占到便宜。
就算他也是親身犯險在第一線指揮激勵士卒,若是能夠按照作戰計劃實行,大明士卒也會少損失一些人。
“爹,李如鬆勇是勇,可過於勇了,不喜歡動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