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王布犁也不是陰陽一兩次了,但是許多時候朱元璋都聽不明白。
或者說是懶得聽明白,他有自己的一套邏輯運轉,不需要旁人去糾正。
朱元璋能夠改變一些政策,那還是瞧見了大明在未來有多大困境的,覺得要變一變。
但他又沒有什麼更好的想法,能夠改正。
這些事情他也不會與旁人去說,把秘密全都埋在自己的肚子裡。
擄掠番邦百姓的事,朱元璋倒是沒有想過,在他看來,這有損大明仁義的威名。
翁婿兩個都覺得對方的思路難以理解,遂不在多說什麼。
到了驛站之後吃飯各自歇息去了。
這一次朱棣帶著自己媳婦進入了仙境,徐妙雲先是拘謹的給朱元璋行禮,然後被朱棣拉著手等在門外。
待到王布犁開門之後,徐妙雲瞪大雙眼,房間內的裝飾一覽無餘,許多都是她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
即使許多物件都聽朱棣給她描述過,可沒見過的東西光靠著空想,是很難想象出來的。
朱棣也謹記他爹的教誨,不要隨意畫什麼圖畫,免得些許秘密全都流傳出去。
“妹夫,我就坐在這裡行嗎?”
“嗯,隨便坐。”
王布犁遞給徐妙雲紙筆告訴她這不同於毛筆,順便又拿了些許吃喝的玩意。
徐妙雲大感意外,這就是仙境當中的玩意,筆能夠自動出現墨跡!
在親眼看見朱棣說過無數次的巨幕,原來這裡便是能窺探大明未來的地方啊。
結果徐妙雲第一次來,就直接給了她一份暴擊,上次結束正是朱棣病逝。
此時正在總結朱棣的一些事跡。
比如靖難啊,清洗舊時代的殘黨了。
恢複洪武舊政啊,立徐妙雲為皇後,遷都北京;
征漠北以及征服安南,加強同烏斯藏等地的緊密聯係;
當然了因為要遷都的事情,官員們奉命在江西、湖廣、浙江、山西和四川諸林區組織伐木。
另一些人則在北直隸組織製磚。
朝廷在全國各地征集了一支由工匠、士兵和普通勞工組成的勞動大軍,其中包括7000餘名被張輔俘獲並押送到北京的安南工匠。
但建設因不充分的供應體係和缺乏嚴密的監督而受阻。
工程進展緩慢,這幾年北平沒有重大的建築物竣工。
可是要往北京聚集人力物力,海陸兼運法遠不是令人滿意的。
海路危險,黃土平原地勢很高,河道和陸路漫長而累人。
為了減輕北平對南方來的漕糧的依賴和加強地方的經濟,在幾年期間,皇太子朱高熾給北京地區諸府和山東、河南受自然災害的那些地方的居民減免田賦或發放救濟糧。
隨著運河的開辟,這個情況才逐漸發生了變化。
元朝在1289年已經完成了連接北京和長江下遊的運河體係,不過河渠經常淤塞和維持水源的困難把工程拖延到1325年才完成。
運河體係在元朝始終沒有有效地發揮作用,於是沿海運輸逐步取代了它而成為糧運的主要運力。
在15世紀初期,元代的大運河已經大段大段地損壞、淤塞和不能通航了。
儘管洪武朝進行了修繕,可因為大雨導致河道又阻塞了不止一段。
待到大運河工程完成後,從盛產稻米的長江下遊(即江南諸省)漕運糧食至北方就更加迅速了,從此糧食就可以直接從這些省運至北京。
新都的經濟狀況於是有了好轉,但同樣加重了糧食的損耗。
朱棣因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冒險活動和建設工程,需要大量的糧食供應。
實施新的運輸製度大大地增加了對軍民勞動力的需要,從而增加了支出。
住在江南各地區的百姓必須把稅糧繳到淮安糧倉;住在淮安和長江之間的百姓要把稅糧繳到沿運河建立的許多糧倉。
糧食由政府軍隊從糧倉一年四次用船運至北京,後來此製度被調整以減少運糧的軍隊,因為迫切地需要把軍隊用於建設項目和軍事遠征。
但軍隊一作戰就需要更多的人手,朱棣便重新通過了一個製度,此時納糧的百姓必須自費把糧食一直運送至北京。
以至於許多百姓都要放棄在自己田裡的勞動時間,去給皇帝服徭役。
百姓白乾活還賠錢的時間越來越長。
在這種安排下,百姓必須繳足他們的稅的定額,並另外負擔運輸的費用和勞力。
故而永樂時期的賦稅,比他爹當政時期還要高上百分之十,以至於出現更多的逃戶。
最後在文化方麵還組織三千餘人編纂了永樂大典。
皇帝支持彙編幾種經書和文獻的大部頭集子,這一方麵使朱棣獲得了作為經書遺產和學者精英階層的庇護人的美譽,一方麵又為文官和宗室提供了指針和倫理標準。
朱棣看著對自己的總結,還是有些臉紅的。
他可不想背上一個暴君的名聲。
先不說清洗舊臣之事,就是收取賦稅比他爹還狠,朱棣有點接受不了。
他忍不住詢問:“妹夫,營建新都如此耗費錢糧呢?”
王布犁笑了笑:“待到有機會回京你去戶部找一找修建南京以及中都鳳陽的宮殿都花了多少錢糧以及人力物力,南京如今還沒有完工呢。
更不用說你五次北征漠北,後三次都無功而返,耗費那麼多錢糧了。
真以為糧食是人一扔稻苗就能活,用不著好好侍弄是吧?
此番我隨父皇一同南下調研,許多糧倉都是空的。”
朱棣便不多言,他知道王布犁說的是對的。
但真到了那個份上,他指定是要遷都北京的。
更何況此番也是恢複了洪武舊製,一直跟南方重度征稅啊!
沒毛病。
徐妙雲一直在記著自家夫君做過的大事,此時竟然詢問這個話題,她一直謹記著之前的叮囑,並沒有開口。
反倒是朱元璋嘖嘖搖頭:“老四啊,你是不懂得體恤百姓。”
然後朱棣就被朱元璋一頓教育。
雖然朱棣的做法是完全繼承他並且在對江南這塊還青出於藍了,可作為皇帝,還是要教導後代要愛民的。
就算事做出來了,可嘴上也不能按照事實去說。
“看樣子咱內庫裡的銀子還是不夠用啊。”
朱元璋悠悠的歎了口氣:
“即使是擁有銀礦銅礦,也並沒有讓眾多百姓都過上好日子,難不成咱後麵並沒有進行什麼大規模的花錢興修水利,亦或者是礦產挖掘困難?”
“這誰能清楚?”
王布犁接過話茬,要是沒有自己,老朱他到死都不會知道銅礦以及銀礦的事情。
他就等著大明寶鈔一而再再而三的貶值,成為金圓券吧。
“治國當真不是容易之事。”朱元璋歎了口氣:“看樣子咱還需要找幾個商人好好詢問一番。”
朱棣瞧著“永樂帝留下的遺產”的標題,心裡十分驚訝。
還有這出?
他不清楚父皇崩了之後,會不會也給他來一個總結。
畢竟目前自己看的未來隻是少數。
永樂皇帝當他最後一次征討蒙古返回時,在多倫以外的榆木川去世,終年64歲。
他去世的確切情況正史沒有記載,隻是簡單地說他病故。
但是一些私人的和外國的記載說永樂皇帝在他晚年時已經得過幾次中風,並死於此症。
他偶爾不能臨朝,有時長達一個多月。
他不能走動的病因不詳,但要減輕病症,皇帝習慣性地服用麝香或樟腦製成的刺激性藥劑,以及他的幾個隨從處方的道教的丹藥。
這種丹藥能暫時地減輕他的癱瘓程度,但證明對身體有害,並會上癮,它會導致間竭性地大發脾氣。
“老四,你竟然吃丹藥這種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