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年例_重生八零:嬌俏農場主_思兔閱讀 

210,年例(1 / 2)

重生八零嬌俏農場主!

因為年例要備菜,阿公準備去果園捉雞。

顧延年跟著,也想去看看,看看果園還有養在果園的走地雞。

“小五,你不跟著?”阿公瞪了陳白羽一眼。

陳白羽眨巴一下眼睛,“我爬會打擾你們稱兄道弟,交流感情。”看兩人說得熱乎,還以為這兩人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呢。

阿公抿抿嘴,“我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麼。”不過是胡亂猜測,然後隨便搭話而已。

普通話,一點都不普通。

阿公根本就聽不懂。

陳白羽兩眼望天,不知道人家說什麼,還能聊得這麼的熱火朝天,也是本事。

想來,顧延年也是不知道阿公在說什麼的了。

阿公雖然說的是粵語,但帶有一點點的本地音。

本地音會有點黏舌頭,有些拖音。

因此,本地人說話總帶有幾分慵懶,慢悠悠的感覺,給人一種優哉遊哉的錯覺。即使吵架,聽起來也有些有氣無力。

上輩子,陳白羽在重慶讀書的時候就適應不了當地人的語速,太快,說話好像在吵架。

剛開始到重慶的時候,陳白羽還鬨了個小笑話。一男一女在談情說愛,但說話的語速太快,聲音太響亮,陳白羽還以為他們在吵架。

想要勸架什麼的。

人家卻用看白癡傻子的眼神來看她。

讓她尷尬極了。

當時帶她玩耍的學姐也是一臉的恨鐵不成鋼,“在這條愛情鐵軌上,就算真的吵架,也不需要外人摻和的。一個kiss就重新濃情蜜意了。”

陳白羽無奈,她怎麼知道那段短短的廢棄鐵路是‘愛情鐵軌’?

也是那一天,陳白羽才知道在川外和西政之間有一條鐵路,被稱為愛情鐵軌。據說,兩個學校之間的情侶都要去走一走。

雖然,直到畢業陳白羽也沒有習慣重慶人的說話語速。

顧延年的確聽不太明白阿公具體在說什麼,但他會看人的肢體語言,會結合人的動作猜測,也猜得八九不離十。

所以南腔北調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說到了一起去。

“爺爺,你換雙鞋吧。”走果園真的不適合穿皮鞋。

顧延年看了一眼腳上的皮鞋,也覺得不太合適。顧延年剛剛已經發現了,農場的人不是穿布鞋就是草鞋或者涼鞋。

冬天了,竟然還有人穿著涼鞋或者拖鞋。有些人甚至沒有穿襪子,好像也沒覺得冷。

陳白羽有些為難,“家裡隻有水鞋和草鞋。”

水鞋的話最好,但家裡隻有阿公和阿爸的尺碼,然後就是哥哥的。不過兩個哥哥的水鞋已經很久沒穿了,根本就沒法穿了。

顧延年看了一眼阿公腳上的草鞋,嘴角微微的抽了抽,這是什麼穿法?稻草編織的鞋,然後襪子,襪子外麵再套一個塑料袋。

“這天氣不穿襪子會有一點點冷。但山上的草比較茂盛,會有些水珠,如果不套上塑料袋,襪子很快就會被打濕。不僅不舒服,還容易風濕。所以農場的人一般都會在襪子外麵再套一個塑料袋。”

“為什麼不穿水鞋?”

“農場人比較愛惜水鞋,一雙水鞋能穿一整年,甚至兩年三年。”所以根本不可能天天穿,一般都是下雨天去走親戚的時候穿一下。

下田或者上山,很多人都是光著腳的。

“我也穿草鞋吧。你們農場做的草鞋很好,款式比較新穎。”顧延年看了一眼阿公腳上的草鞋,一點也不像他曾經穿過的草鞋,甚至不像他所認識的草鞋。

顧延年在小前村長大,也是農民的兒子,從小也是穿著草鞋長大的。不過小前村屬於北方,稻田少,一般不會用稻草來編織草鞋。

一般是用一些相對來說比較有韌勁的草編織。

顧延年對草鞋一點都不陌生。

他小時候,穿的也是家人編織的草鞋。即使過去很久很久,顧延年還隱約記得他的爺爺坐在家門口的門檻上給他編織草鞋的時候,會說他太調皮了,一雙草鞋也穿不了幾天。

不知不覺,幾十年過去,他也成了爺爺。

“這是我設計的,看起來更像靴。草靴子。比較適合冬天穿。”陳白羽曾經在某寶見過這一類的靴子,用稻草或者藤條編織的靴子。

“不錯。”顧延年不太意外,畢竟陳白羽學的就是設計專業。

陳白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給大家增收而已。”

農場人自己穿的草鞋還是比較簡陋的,銷售的款式會更多,更新穎。稻草是經過處理的,軟而且韌,編織成草鞋後,陳白羽還讓人用大針在上麵繡了小野花。

有時候也會把布條和稻草一起編織,穿起來會更柔軟,顏色更鮮豔漂亮。曾經一款彩虹色的稻草鞋簡直是賣爆了。

很漂亮。

很時尚。

稻草鞋最適合用來搭配一些麻布料子的衣服。

現在的麻布麵料還沒有流行起來,等十幾年後流行複古的時候,不管是麻布還是草鞋都會重新走上時尚的舞台。

而陳白羽要做的是堅持。

陳白羽給顧延年拿了一雙草鞋,然後兩個塑料袋。顧延年換掉自己的皮鞋,在地上走了走,“感覺還不錯。”就是感覺塑料袋有些滑,走路的時候不太方便。

“是不是打滑?”陳白羽拿過旁邊的一根布條,在稻草鞋上穿兩下,把鞋綁定在腳裸上。

“不怕打滑了。”

顧延年又走了兩步,“很好。”

“我已經很多年沒有穿過草鞋了。”顧延年有些感慨,真的很多年了。

感覺很親戚,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小時候,穿著家裡人編織的草鞋滿村奔跑。

想到小前村,顧延年的心情不太好。

曾經記憶裡幸福的地方現在已經成了他的夢魘,希望不再回想。

每次想起,心口就鈍鈍的痛,讓他喘不過氣來,呼吸不順。

“這個稻草很軟。”顧延年摸了摸稻草鞋,“經過處理的?”

“嗯。專業處理的。”

處理稻草原料的老師傅還是李建國介紹的呢。當初,李建國給陳白羽介紹了不少的老手藝人。

這些老手藝人很多都受到過迫害,沒有了家人親人,需要一個地方養老。李建國介紹給陳白羽,也是看中了大唐農場的風氣。

當初,這些手藝人過來的時候,陳白羽和炳堂叔就說過會給他們養老的。

多年過去,這些人也已經習慣了大唐農場的生活,把大唐農場當家,為大唐農場的發展出力。

很多手藝都是這些人帶來的。

“處理得很好。”顧延年很滿意,“難怪大唐農場的手工藝品暢銷。”

“乾果比手工藝品買得更好。”陳白羽過年的時候又和黃媽媽商量,想要增加一些乾果的口味。

雖然大唐農場的乾果銷售得好,但口味還是太少了。

隨著以後零食的增多,一個瓜子都能有十幾種口味。乾果的競爭也會越來越大。不想死在競爭的路上,就要不斷的推陳出新。

創新是發展的必要因素。

隻有不斷創新才能更好的發展。

“很好。”顧延年拍拍阿公的肩膀,然後對他豎起大拇指,“很厲害。”大唐農場的發展的確很好。

可惜交通不便,否則應該會發展得更好。

聽到顧延年的誇讚,阿公立刻就笑了起來,笑聲爽朗。

陳白羽跟在阿公和爺爺身後,聽著他們在聊得熱乎。陳白羽也聽出來了,顧延年是可以的抬著阿公,捧著。

而阿公也是喜歡被捧,

被誇讚的人。

否則,也不會有一個‘大客’的外號了。

特彆是這幾年,陳白羽兄妹相繼考上了大學,阿公就越發的得意了。教養出一個大學生是本事,教養出兩個三個那是大大的本事,教養出五個就簡直就是能當教育家了。

每次趁虛,阿公都被人求取經,如果教育處大學生。聽村長爺爺說,阿公每次都能吹噓半天。

還有不少人請他喝水或者吃飯。

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會變成阿公請客,因為阿公被人捧一下就會飄飄然,然後‘大客’似的大手一揮‘我請’。

村長爺爺看了很無奈,多次找阿公談話。但阿公當麵保證會低調,但被人一捧就有些找不著北。

陳白羽跟在阿公和顧延年的身後,看到旁邊的小野花摘一朵,彆在耳朵上。春天了,小草越發的嬌嫩了,一些小野花更是開得嬌美,花瓣上好像帶著光澤,水嫩水嫩的,好看極了。

路過一片竹林的時候,陳白羽還看了看,可惜還沒有春筍。

不過,一些樹樁上到是有不少的木耳。

陳白羽也懶得摘,因為家裡還有不少。

“可惜沒有看到蘑菇。”否則,今天還可以做個蘑菇燉雞。

陳白羽一邊走一邊分心聽顧延年和阿公聊天。

雞同鴨講。

顧延年“這裡風景很好。”

阿公“對。整個果園都是我們家的。十三座山都是我們的,一邊要7萬的承包費呢。”

顧延年“春天來了。美。山美,水美,景更美。真不錯,心曠神怡之感。”

阿公“哈哈。我養的雞最好了。”

一路上都這樣的對話,陳白羽聽著聽著就習慣了。

顧延年慢慢走,一邊走,一邊看。大唐農場的景色很美,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小草綠油油的,翠綠欲滴。

滿眼的水綠。

“這才地要種什麼?”

“種花生,還有黃豆,黑豆等一些豆類。自給自足。”陳白羽家種最多的是花生和黃豆。

花生主要用來榨油,黃豆是陳白羽要求的,說是營養更高。

陳白羽兄妹回來的時候,阿婆也會泡一些黃豆磨漿做豆漿和豆腐。但因為麻煩,所以做得不多,一般都是用來燉菜。

陳白羽覺得她三姐妹能發育這麼好,要感謝阿婆的黃豆燉豬蹄。

因為豬蹄便宜,所以阿婆常買來燉黃豆。

“那是什麼果?”顧延年看向對麵的山頭,光禿禿的樹枝上開始長出嫩芽。

陳白羽看過去,“那不是果樹,是橡膠樹。橡膠樹在秋天的時候會落葉,落得一張不剩,冬天的時候樹枝是光禿禿的。春天到的時候就會長出嫩芽,然後很快就會生機勃勃,樹葉茂盛。”

“秋天的時候,我們很喜歡在橡膠園裡玩耍。那黃黃的樹葉落了一地,滾在地上能把人掩埋,我們就玩抓迷藏管理橡膠園的人會在橡膠帶上挖坑,然後把樹葉掃起來,放在坑裡填埋當肥料。我小的時候就很喜歡和小夥伴們一起跳到坑裡去玩,就跳水一樣的跳到坑裡,然後爬出來再跳。因為有樹葉,所以也不怕會摔傷。這是我們比較常玩的遊戲”

說起這些,陳白羽的眼睛亮亮的。

小時候,沒有遊樂園,沒有蹺蹺板,沒有滑梯,但她玩的高興,滿山的撒野。那種自由自在的快樂能讓人記一輩子。

“橡膠園沒有圍起來?”顧延年有些奇怪,聽說橡膠很貴,不圍起來不怕人偷割膠?

陳白羽搖搖頭,“不圍。是開放的。方便村裡的人放牛。”

村裡人把牛趕到橡膠園,然後就去忙田裡的活,等時間到了,就過來把牛牽回去。反正山頭就這樣大,走不到哪來去。

大家會撿橡膠,但不會偷割。

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陳白羽都沒有聽說過偷割橡膠的事情。

大唐農場的人好像都有一種,即使窮,也要窮得堂堂正正的正義之氣。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大片大片的橡膠。”

“下次來會更漂亮。我小時候挺喜歡在橡膠園玩的。特彆喜歡爬橡膠樹有一次放牛,我和陳杏子還有陳樂樂一起爬到樹上去,在在一枝丫上搖蕩。可能是用力過猛,也可能是我們三個太重了,那枝丫竟然斷裂了,然後像降落傘一樣落下。那感覺”陳白羽斜著頭想了想,“真的很好。”

其實在落地之前挺害怕的,怕會受傷。

但落地後,感覺就是爽,希望再來一次。

“太危險,以後還是少做的好。”顧延年小時候也喜歡爬樹,一般都是為了掏鳥蛋。

不知道為什麼,來大唐農場後,顧延年常想起小時候。可能是陳白羽臉上的笑容太幸福了。

在大唐農場的陳白羽和在京都的時候有細微的不同。

在京都的時候很理智、理性、智慧,看起來有些早熟,像個小大人。但在大唐農場的陳白羽就是一個孩子,單純的快樂著。

“全部都是散養?”顧延年看著阿公‘咯咯’的叫了幾聲,然後就有不少雞聞聲走過來。

阿公隨手的撒一把米,一群雞立刻圍起來,歡快的啄著米。

“這些雞不錯。”看著就矯健。

看個子,應該養了不少日子。

“都是散養。吃的一般是蟲子。”陳白羽對這些雞也很滿意,看著就好吃。不過,因為‘天下大雞’發展太快,目前已經隱隱有供應不上的趨勢。

陳白羽和阿公都在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在不影響質量的情況下養更多的雞。現在,大唐農場的果園都已經養上雞,但還是供不應求。

如果想要在橡膠園養雞,就必須把橡膠園圈起來。

但這不是陳白羽想要的。

因為把橡膠園圈起來,村裡人就少了一個放牛的地方。

當然,如果真的能把橡膠園圈起來,能養的雞能多上一倍。不過,這個決定很難下。

陳白羽看向橄欖園,想著要不要再橄欖園養雞算了。

不過,橄欖園的草不夠豐厚,蟲子少,養雞並不合適。青梅園也不太合適,因為青梅的樹乾不夠高,找雞的時候會比較麻煩。

天無絕人之路,想想總會有辦法的。

“有幾百個嗎?”顧延年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雞,“那比一般雞要高的也是雞?”

“對。火雞。”

“幾個果園加起來的雞好幾千隻呢。不過,還是供不應求。市場需求太大。以前很多人家都是一年或者一個月才能吃一次雞肉,現在生活好了,幾乎天天吃。雞和雞蛋的需求越來越大,雞場也越來越多。”

因為供不應求,已經有不少的雞場為了出雞更快,賺更多的錢而開始使用飼料了。使用飼料後,雞長得更快,但口感和百分百走地的果園雞完全不一樣。

特彆是一些棚式養雞場。

幾乎全部是飼料喂養。

什麼是棚式養雞場?

就是地方不大,然後搭建起一層層的架子,在架子裡養雞,密密麻麻,每天喂養飼料。

為了防止生病,還要打各種防病疫苗,甚至還有人打一些激素。

曾經有人報道過一些養雞場,最快的出雞時間是一個月。從小雞苗到兩斤、三斤重,平時家養走地需要半年的時間,但飼料喂養僅僅需要兩個月,再加上激素,一個月左右。

陳白羽是絕對不允許果園這樣做的。

百分百走地散養,是果園雞的優勢。

必須寧缺毋濫。

現在可能大家為了方便和便宜會選擇飼料雞,

但隨著健康養生的提出,散養雞會越來越有優勢。



最新小说: 資本之王 驚!落魄千金帶滿級馬甲重回豪門 武魂:開局覺醒黃金帝龍 鴻蒙刀帝 離婚後躺女總裁床上,前妻急了? 華娛1995從截胡開始 官場之:權利的遊戲 慕雅靜鬱少謙 女子複仇記 深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