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王翦出征_大秦戰魂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武俠修真 > 大秦戰魂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王翦出征

第一百六十二章 王翦出征(1 / 1)

大秦戰魂!

“兵馬大元帥王翦聽旨!”

“臣王翦聽王上懿旨。”王翦拜倒在地。

內侍站在王位旁邊,手捧一卷竹簡,朗聲讀道“今有上黨郡六城叛投趙國,長安君成蟜,將軍樊於期,殺我秦將,奪我秦地,罪無可恕。元帥王翦,軍望甚高,命王翦率領大軍十萬,牽製上黨周邊郡守秦軍,收複失地,壯我國威。”

內侍念完竹簡上的內容後,走到王翦跟前。“臣王翦接旨。”王翦站起身,從內侍手中接過嬴政懿旨。

嬴政坐在王位上笑著對王翦說道“老將軍此次前去,定會馬到功成,將上黨之地一舉奪回。”

王翦對嬴政抱拳說道“王上儘可放心,臣彆的本事沒有,隻會帶兵打仗。不知那李牧老兒到底有幾分本事,不然末將就將他捉來,獻於王上。”

嬴政聽完之後更是高興,“那寡人就在鹹陽恭候老將軍的好消息了。”

“這次王老將軍出馬,上黨之地定然是手到擒來,本相就在此預祝老將軍旗開得勝,早日凱旋。”呂不韋見嬴政心意已定,隻得向王翦恭賀。

蒙恬站出來說道“啟稟王上,臣願意追隨老將軍一同出征。”

嬴政看向蒙恬,然後又看向王翦,他開口說道“蒙卿,寡人知道你為蒙老將軍報仇心切,不是寡人不允,隻是寡人身邊更需要你,你就留在鹹陽吧。”

王翦也看向蒙恬,對他說道“蒙恬,王上說的不錯,這次去說不得會是連場血戰,我都沒有十分把握能夠取勝,你就留在大王身邊吧。”

“王上,大元帥。”蒙恬跪在地上,看著兩人說道“蒙恬這次去不止是為了為祖父報仇,更多的是末將想要為王上征戰天下。如今王上身邊猛將眾多,臣蒙王上厚愛,賜封禁軍統領一職,隻是臣誌在沙場,王上身邊章邯將軍完全可以勝任統領一職,還有三位副統領,王上安全之事完全可以勝任。所以臣想向大王辭去這個職位,請大王允許臣跟隨大元帥一同出征。”

嬴政自然是不想蒙恬去的,自從蒙恬從軍,嬴政便很少和蒙恬聚在一起過,他很喜歡未登上王位時他,蒙恬和蒙毅三人在一起上李斯的課,然後偷他父王的美酒喝。隻是現在三個人逐漸長大,那些日子也都一去不返,再加上蒙恬從軍以後,在函穀關,北境長城,義渠,還有為自己去楚國調查罌粟,不光差點丟了性命,而且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都沒保住。現在蒙驁戰死沙場,嬴政覺得對蒙家虧欠甚多,他又不想失去蒙恬這個最好的朋友,所以他不想讓他去沙場拚殺。

“這個嘛……”嬴政說不出拒絕蒙恬的話來,又是他又把目光投向王翦,希望讓王翦全解蒙恬。

王翦自然明白了嬴政看向自己眼神裡包含的意思,他對蒙恬說道“恬兒,你祖父戰死,我不比你難過,隻是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你若在戰死沙場,你讓我怎麼跟你的祖父交代呢?聽王上的話,你就留在王上身邊吧。至於為你爺爺報仇的事,你就儘管放心吧。”

蒙武也是想要跟著去平叛的,不過他也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親身犯險,於是說道“恬兒,聽王上和元帥的話,你就留在鹹陽吧。”

“父親,我……”蒙恬見父親也不允許自己去,想要爭辯。

王離打斷他的話,把他扶起來,悄聲說道“恬哥,你先起來,有很什麼話我們回家說。這裡是朝堂,不是說話的地方。”說完之後還對蒙恬眨了眨眼。

蒙恬會意,站起來和王離一起回到武將隊列中站定。

嬴政見到諸事已定,站起來對殿內所有大秦朝臣說道“上黨一地對大秦之重要性寡人就不多說了,寡人希望諸卿在相國大人的帶領下,務必要保證好王老將軍的輜重糧草軍需,若是讓寡人知道有人敢在暗中拖我大秦後退,寡人定斬不饒。”嬴政說道相國大人的時候特意加重了聲音,不過呂不韋低著頭,也看不清呂不韋聽到這話到時候有何表情。

“諾。”

散朝後,蒙家父子擁著王翦走出王宮,然後沒有回家,直接去了王府。

王府內,王翦先是去後院脫了盔甲,然後回到前堂,蒙武和蒙恬坐在這裡正在等他,見到王翦進來,父子二人趕緊起來見禮。

王翦坐下,讓蒙武和蒙恬也坐下,然後開口對父子二人說道“你們兩個人的意思我都明白,蒙武,我可以答應你跟著我去,但是恬兒你就不要去了,你留在鹹陽城,王上更需要你。”

蒙武見到王翦同意自己隨他前去,自然高興了一些,他說道“元帥的苦心蒙武知道了,恬兒如今年少,我的意思也是要他留在家裡。恬兒,你的意思呢?”

蒙恬看父親和王翦都不想讓自己去打仗,新中不由暗急。他說道“王爺爺,父親,蒙恬從小的願望就是有一天能成為和爺爺一樣的大將軍,若是讓我一直在家裡,上不了戰場那我怎麼能成為像王爺爺和祖父那樣的沙場百戰老將呢?”

“恬兒,你先彆急。你爺爺在世時就和我說過,我們兩家的孫子不止是他,就連我也都是一同看好你。蒙毅他喜歡習文,自然是上不了戰場的。你看離兒,生性好動,脾氣又是時好時壞。你們三人中唯有你,遇事臨危不亂,而且有自己的想法,從小你又在李斯的教導下將兵法讀了一個遍,函穀關,北境,你都表現出了非凡的領兵之才,所以我才不願你年紀輕輕就上戰場殺敵。”王翦說道。

蒙恬不明白自己在王翦的心裡這麼優秀,為何他和父親都不讓自己上戰場為祖父報仇。

蒙恬開口問道“我還是想殺了樊於期,替爺爺報仇。”

蒙武見蒙恬還是一個死心眼,一直想著上戰場,開口說道“你忘了王上交給你的任務了?上黨之地也好,長安君和樊於期也罷,區區十幾萬大軍根本不在我們的眼中。現在最重要的是扶保王上親政,畢竟你還年輕,將來等你王爺爺和我都老了,秦國的軍隊肯定是要交到你的手上的,所以你的戰場在日後,而不是現在。等我隨老爺子出征以後,蒙家軍還是要交到你的

手上,等我回來,我希望能看到一支不一樣的蒙家軍。”

蒙恬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說服王翦和自己的父親了,隻得悶聲坐在座位上。

上黨郡城,自從那日樊於期出城在山道之上埋伏,用箭射殺了蒙武,然後回到了上黨郡城中,將這個戰果上報給趙王。趙王大喜,賜封樊於期關內侯,領趙國郎中令,而且直接就將上黨郡作為封地賜給了樊於期。

樊於期對趙王的賞賜很不是不滿,這上黨郡是什麼地方?這是秦國東進中原的腰膂之地,秦國肯定不會放棄上黨郡這個地方。現在你把它作為封地賞賜給我,那豈不是要我給你趙國鎮守邊關嗎?

趙國怕樊於期心中生變,於是趙王又把在趙國北部抵抗匈奴的李牧召了回來,把他派到了上黨,協助樊於期抵抗秦軍。

這李牧原本也是贏姓,趙國柏仁人氏,自小也是貧苦出身,後來成年後應征入伍,被派到長城抵抗匈奴。李牧擅長騎兵作戰,趙國自從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後,趙國的騎兵在關內諸國當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因此從小就馬術不錯的李牧很快便在抵抗匈奴的戰鬥中嶄露頭角,憑借著戰功一步一步走到和趙國大將廉頗起名的地步。當初長平之戰時,李牧被匈奴人拖在長城離不開,要不然長平之戰秦趙兩國誰勝誰敗還真的不一定呢。也難怪後來廉頗老死,趙國隻剩下了一個李牧,趙人皆說李牧死,趙國亡。便能看出來李牧對趙國的重要性。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國惠文王在命令李牧安排好長城守衛事宜後,便命他去往上黨,協助樊於期將上黨之地從秦國手裡奪回來。

等到李牧到達上黨之後,正好趕上樊於期射殺蒙驁後的慶功宴。聽到蒙驁死了的消息,李牧知道趙國少了一個強大的敵人,也是十分高興,親自寫奏報向趙王替樊於期請功。

然而幾天之後,趙國密探從鹹陽傳來消息,嬴政派大元帥王翦統帥十萬大軍攻打上黨。聽到這個消息後,樊於期有了一絲恐懼。

對於王翦的領兵之術,若不是之前的秦國武安君白起戰功卓著,人們很少將目光放在王翦身上,導致王翦在秦國並不是那麼耀眼。然而作為在秦國潛伏了十幾年的樊於期來說,如果說白起是戰神,那麼王翦完全可以稱得上軍神,可見王翦的文韜武略。

接到奏報後,原本跟著長安君和樊於期投向趙國的秦軍人心有了浮動,不時有人想要逃跑,被趙國士兵抓住後就地格殺,才將人心平定下去。

李牧作為上黨郡實際上的領兵大將,下麵的軍隊裡發生的事情他自然知道。對於王翦,他倒是很想與之交手,當年若不是匈奴,他被困在長城離不開,趙國就不會有四十萬兒郎死在秦人手裡,這個仇他李牧可是都記著呢。

五日後,王翦的十萬大軍在離上黨郡城五十裡外安營紮寨,大戰一觸即發。

今天白天有些事,今天就這一章了,謝謝大家的支持,這一章寫的不是很好,敬請見諒。



最新小说: 讓你禦獸,你喂它們吃惡魔果實? 萬曆佑明 總裁老婆愛上我 太子妃她斷案如神 她先惹我的 此書已屏蔽凡人 重生拒戴綠帽!我改嫁前夫死對頭 弑神斬魔稱霸大陸 建議嚴查:這個主播太無敵! 人在大宋當國師,被逼破碎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