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電影時代!
《大佛》裡麵,其實還是有不少這種內容的。
其實嚴格來說,我們大家都懂得如果真的要拍起來,說不定還有一個“權”字更重一點。但如果真要拍起來,可能就真的太太太敏感了。
而現在這樣就挺好。
一個就是權色二字其實也是可以相互滲透的;第二個,這個東西本來就屬於兩個人會關注的,權利交易什麼的可不是這倆關注的點。
他倆坐在灰白的屋子內,看著屏幕上的聲音和色彩。
聽著啟文對上司的時候低聲下氣,放下電話卻是對著旁邊的小姑娘滿嘴有色言語,時不時還動手動腳。這一點
如果要放在一般的電影裡,
估計男主角會鄙夷,會氣憤,會斥責黃啟文道貌岸然之類的。但這倆卻沒有,甚至肚財很直接的表示了對這種生活的向往,管他正確不正確。
這一點其實有些敏感。
黃耀在完善本子的時候就問過,說這要放在國外,會不會被批不尊重女性?
林浩說不知道,但肚財這樣的人,做出這樣的反應就太正常了。
如果為了鄭智正確,來修改劇情
就沒那味兒了。
真要因為這種“害怕會造成不良影響”的東西來做電影的話,可能要忌諱的就太多了。
這一夜的戲份很多,所以是分段拍的,拆成若乾個部分。
至於今晚麼,拍攝順利結束。
大家鬨哄哄地開始收場。顧長衛卻在過了一會喊了停
不是因為拍的有問題,是今晚上月亮,還有雲都特彆好。
《大佛》有個特點。
就是拍人的時候,鏡頭經常用的是近景和中位,畫麵略顯粗糲,但又充滿著冷靜平和的勁兒。但在拍整個風景,或者說空境的時候,就特彆高清。
就,雖然依舊是黑白,但就顯得一切特被彆清晰,有一種和“黑白電影”這種設定格格不入的衝突感。
加上畫麵裡特彆多的天水相映,雲層漂浮,整個畫麵突然開闊的無法想象,讓你突然震驚發現原來肚財生活在的也是這麼一片廣闊天空之下。
然後再切回黑暗的棚戶,頓時就讓人莫名心驚。
所以黑暗中的建築是早就搭建在那的,再怎麼拍也就那樣;但是天不一樣,雲彩,月亮,各種都不一樣的。所以沒有最好,隻有更好,一有合適的天空顧長衛都會跑去拍。
甚至來說,這成了他日常拍攝後的一種消遣,或者更多時候可以換一個名字,叫放鬆。
鏡頭裡,這些個角色的細節,每一次若有似無的反應,都讓作為導演的顧長衛心裡都直抽抽。
畢竟林浩這種以理智著稱的演員,拍攝的時候都會被肚財這個角色所帶來的情緒給影響,何況把控一切的顧長衛顧導呢?
這些情緒,不僅演員需要化解,導演也是。
所以大晚上拍攝這種天高雲淡的風景,基本上就有利於人放鬆心情,敞開胸懷,覺得嗨不就是部電影嘛一切都是好好的,沒事。
然後第二天繼續鬱悶。
一想到這個,顧長衛就不覺得自己大晚上要這些人加班有啥鬱悶了
咱自己心理健康最重要啊。
當然了,劇組也有放假這回事情。
八月下,到了例行休息日,不過劇組就放一天假期,等拍完九月回京城會多一點休假——畢竟拍外景這個東西,先不說怕被泄露什麼的,就說這麼多人在外地衣食住行什麼的不方便啊,也不便宜。
早點拍完,都好。
行吧。
不過這次休假劇組不少人沒有選擇坐著車顛著屁股,跑到附近的地方玩一玩,而是都選擇補覺,以至於吃早餐的人少了很多。
有,也普遍是年紀大的同誌們。
“美國拍戲多了,回國這麼高強度作業,還真不太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