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文本說這些,擔了很大的風險,說嚴重點,這是非常明顯的在挑撥天家和睦,甚至大有讓李元吉自立為王的意思。
除非大唐集結整個大唐的大軍,那到時候他認栽,不然他似乎都有一戰之力,而且如今的冶煉技術都已經超越大唐了,哪怕大唐發兵二三十萬來打他,他好像還能打贏?
這次蘇定方直接站了出來。
一萬貢獻點的任務啊,他不僅沒有見過,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如今就這麼出現了。
兩人當即就不乾了。
半月時間過去,林邑被滅的消息終於傳了過來。
想通這些,李元吉也是豁然開朗。
馬上傳令給他們,席君買與談殿留下,大軍暫時留在那裡,劉仁軌與薛萬徹率領水師返回,另外將範梵誌送去長安,再將這個消息加急傳往長安,讓大唐天下,知道這個好消息!”
但若是拒絕詔書,朝廷必然派軍,武力接管嶺南,到時這裡的一切,不僅會被破壞,且最後大王什麼也得不到。
又是一個月的時間,李元吉這一日完成每日任務,看著貢獻點來到一千四百三十五,高興已經是沒有來了,隻有憂愁,按照這個速度,他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湊齊兌換所需要的貢獻點。
除此之外,還非常好保存,這點就非常好。
一旦聖人下詔,到時大王該如何自處?
回到長安,勢必隻能和之前一樣,甚至還會更加危險,太子與秦王極有可能先行讓大王出局,因為在長安的勢力,大王終究無法與太子、秦王比擬。
因為一旦將富裕的嶺南收回朝廷所有,那些朝臣中的家族,都會跟著受益,尤其是那幾個世家。
李元吉頓時樂了,這個任務,好像不怎麼難嘛,距離上次的荒地開墾任務過去這麼久,這些時間以來這事就沒有停下,十萬頃,這不是在快完成的邊緣?
李元吉緊緊看著,他想看看這個任務會不會也來個直接完成,那就真的爽了。
隨後李元吉也不再去管了,不管什麼原因,但能夠直接完成,簡直不要太爽,如今他的貢獻點,直接來到了一萬四千四百三十五了,擁有的貢獻點,直接過萬!
李元吉儘力按捺住內心的激動,緩緩向著新任務看去,然而當看完之後,整個人都有些傻眼。
就在他思考之時,隻見任務直接出現了變化,新任務直接顯示已完成。
李元吉也是在思考,水師他是必須要發展的,這點沒有任何爭議,如今岑文本提議的,那就是將水師的發展靠後,而不是在眼前。
這些話臣雖然有挑撥之嫌,但臣已跟隨大王,還望大王莫要抱有僥幸心理,陸軍的發展,如今遠高於水師,唯有手中有強兵,朝廷才會有所顧忌。
至於為什麼給八千貢獻點,李元吉直接就能猜出原因,若是他沒有擴建城池,想要將城池擴建成如今的樣子,起碼要接近一年的時間。
謝叔方匆忙下去安排,當這個消息傳來,所有人都無比的高興,韋挺在知道之後,經過片刻震驚,就回過神來,驟然笑了。
大王您就放心,擴充的陸軍,肯定不讓大王失望,那個什麼真臘,大王你要打的時候讓我們去,隻要三萬,最多五萬人,指定把真臘給打下來。
隻有這種貢獻點直接上萬的任務,才有意思嘛。
到時要麼需要大王從封地之中調集錢糧送至長安,要麼就是下詔讓大王返回長安,嶺南這裡交由其他人,去除大王的封地,朝廷就可以接手這麼一塊富裕之地。
但是我給你們說好,擴充的新軍伱們要是操練不好,無法帶出一支雄師來,就彆怪我對你們不客氣了。”
李元吉看著岑文本,心中是非常感動的,能夠說出這樣的話,這是真的把自己的後路斷了,而且也是真心實意的為他而著想,希望他能成事。
李元吉頓時瞪大了眼睛,這一刻,他仿佛明白了,這個城池擴建,肯定是按照原本的海康城的比例來給的,不然為什麼會直接完成?
李元吉雖然高興,但也並沒有多激動,林邑被滅,本就是在他意料之中,要是他連一個林邑都打不過,那才真的是怪事了。
除非大王願意將這裡的一切,到時全部交出去。”
但看了一會,任務還是沒有任何變化,李元吉頓時知道了,他還沒有開墾出十萬頃的耕地出來。
韋挺一時間感慨有些多,隨後也沒有向李建成去信,因為他知道,李元吉必然會將這事加急報向長安,到時李建成就自然知道了。
長安的局勢想必大王比臣更加清楚,一旦嶺南富裕起來,到時彆說太子與秦王,即便是聖人,也會忍不住的。
但岑文本卻是不得不說,他是真的怕李元吉有那些想法,而且他也相信,李元吉會這樣做,因為如今的接觸,以及李元吉的布置,他相信李元吉不願意回到長安的。
“大王,您就放心吧,末將一定狠狠的操練他們,必然將這新軍帶成一支雄師!”
李元吉隨即看向新任務,新任務:人口已超出城池容納量,擴軍城池,完成可獲得八千貢獻點。
無論是太子、秦王,亦或者聖人,大王您應該都無比了解才是,在巨大的利益麵前,沒有人會忍得住的,即便聖人不忍這樣做,滿堂朝臣,都會迫使聖人做出這樣的決定。
無奈的李元吉隻得把任務係統關閉,他是一點看的欲望都沒有了,就這,還看什麼看,趕緊攢貢獻點才是王道。
隨後李元吉叫來岑文本,除了要問進度,還要讓岑文本加緊趕工才行了,早點完成,早點得貢獻點,然後開啟下一個任務。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