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陰沉,並沒有掩蓋,李淵與李建成見後,都沒有什麼想法,有不甘很正常,他們都能夠理解。
尤其是李建成,看著不甘的李世民,甚至有一絲暢快,他們兩人爭鬥了如此之久,如今,總算要出一個結果了。
李世民的不甘,他沒有半分愧疚與心疼,隻有無比的通暢,渾身上下,都是無比的舒暢,他李建成,才是最終的勝利者。
李淵看著李世民,片刻後緩緩開口。
“秦王,如今突厥肆虐,你身為大唐的秦王,天策上將軍,如今是時候挑起擔子了。
三郎都攻滅了林邑,那你便率軍去抵禦突厥吧,朕給你三個月的時間準備,同時也是為了大軍出征準備,三個月後,伱便率領大軍去吧。”
李建成饒有興致的看著李世民,李世民此刻沒有半分憤怒,此刻的他,無比的平靜,這樣的結果,他本就已經料到了,如今不過是到來了。
加上心頭被打擊,這樣的事,已經無法讓他再起波瀾,他已經徹底的死心了,對李淵與李建成死心了。
“兒臣遵招!”
李世民應下之後,便是起身退出,一個人默默的向著秦王府走去。
回到秦王府,李世民的神色依舊無比的陰沉,這讓長孫無忌等人都是一驚。
“大王,聖人此次所為何事?”
李世民看著幾人,聲音冰冷的開口。
“齊王攻滅林邑,如今林邑成為了齊王的封地,也屬於大唐一地。”
房玄齡與杜如晦還好,並沒有太過震驚,隻不過卻是在想著,這個消息應該不足以讓李世民這樣才對,畢竟李世民在他們眼中,是泰山壓頂都是麵不改色的人。
從他們進入到秦王府跟著李世民以來,無論李世民遇到什麼困難,都沒有這般陰沉過。
長孫無忌則是一陣咬牙切齒,隻要是李元吉的好消息,他就無比的心煩氣躁,很是憤怒,他隻想聽李元吉的壞消息。
李世民沒有理會幾人,當即叫來尉遲恭。
“敬德,去將秦王府的將領,全部叫來,速去!”
李世民的這番話,直接讓房玄齡與杜如晦都驚訝了,如今集結秦王府所有人,明顯這是要準備乾大事了啊。
幾人雖然好奇,但都沒有問,既然去叫人了,李世民待會自然會說,完全不必急於一時。
半個時辰左右,秦王府的一眾心腹紛紛到來,全部靜坐在下方,實在是李世民的神情,讓所有人都沒有了閒聊的興致。
這裡的人都不是什麼蠢人,李世民如此大動乾戈,明顯就是要有大動作了,所有人神情都無比的嚴肅。
李世民看著眾人,緩緩出聲。
“剛剛本王入宮,有兩件事,其一是齊王攻滅了林邑,為大唐開疆擴土一域。
第二件事,也是最為緊要的,便是聖人親口下詔,三個月後,本王率軍出征,抵禦突厥。”
一眾人頓時被驚住了,他們都沒有想到,這件事來得這麼快,至於李元吉攻滅林邑,所有人都沒有去想,畢竟跟他們無關,最為緊要的,就是三個月後的出征。
這次出征抵禦突厥,所有人都知道,這次離開就是真的離開了,再難回長安,他們所有人,都要麵臨被東宮清算的後果。
尤其是李建成準備在李世民出征時毒殺李世民,讓一眾人更是清楚,這次就是他們最為危急的一次。
一眾人都沒有說話,等待著李世民的決定,如今李世民將他們所有人都叫來,幾乎人人都已經猜到李世民要準備說什麼了,但隻要李世民沒有確定下來,一眾人都無比的忐忑。
而李世民也沒有讓一眾人等多久,隻見李世民緩緩起身。
“這次,我們已經沒有了任何退路,且我們也準備了如此之久,既然太子不給本王活路,那本王就隻有闖出一條血路來!
我欲行兵變,諸君,可願隨我一起?”
李世民話音落下,所有人都變得無比的激動,每個人都在顫抖著,這不是害怕,這是這些人已經興奮到顫抖。
一眾迅速起身,紛紛單膝跪在李世民下方。
“願為大王效死!”
聽著眾人的回應,李世民的神情頓時緩和過來,已不再如同之前的陰沉。
隨後秦王府所有人便是開始了策劃,一直到傍晚,一眾人才分彆從秦王府離去,回到自己府中。
回去的每一個人,都開始在暗中進行準備,每個人都在為兵變而準備著。
東宮,當李建成知曉李世民召集秦王府心腹商談許久,傍晚才離去時,頓時上了心,也是叫來自己底下的人開始商議起來。
“秦王府的事情,你們怎麼看?秦王這麼興師動眾,可見其動靜不小啊。”
王珪與魏征皺著眉頭思考著,李綱卻是笑著率先出聲。
“太子,依老夫看,這事反而不必憂心,如今大勢已定,聖人親口下詔,已沒有任何更改的可能。
且秦王若是密謀大事,怎麼會如此興師動眾,必然不會輕易讓我們察覺,如今這般沒有任何掩蓋,反而是秦王已經看破大勢,無力回天的表現。
太子應當高興,秦王如今縱然萬般不願,都隻得離開長安,不然違背詔命,才會真的危急,聖人如今對秦王的信任,已經是非常的低了,想必秦王也自知。
如今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等,切不可心浮氣躁,以免讓聖人生出不快之心,為此事增加不確定。”
李建成聽後也是非常認同,在他眼中,就像是李綱說的這般,若是要密謀大事,應當暗中進行才是,想儘辦法進行掩蓋,哪裡會像李世民這樣明目張膽。
這不是明擺著告訴他要進行反擊了嗎?
然而即便是反擊,李建成都想不出李世民有任何的翻盤點,尤其是李淵親口下詔,唯一的不確定性,就是李淵的詔書會不會下達。
隻要詔書下達,那麼這件事就沒有了任何逆轉的可能,除非他自己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