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司馬懿和諸葛亮_科學家闖漢末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科學家闖漢末 > 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司馬懿和諸葛亮

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司馬懿和諸葛亮(1 / 2)

科學家闖漢末!

“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

如朝廷真能如此話所說,盛世可期啊”

諸葛亮讀著書,不時感歎萬分。

“依法行政,說的簡單,做起來何其難也。”

“孔明,我看大將軍這裡的很多政論都在強調法,你說會不會是哪位法家先賢所著啊。”陸遜放下手裡的書問道。

“有可能此法和秦法雖同名但異義,應為後人所寫。”諸葛亮應了一聲,繼續讀起書來。

因為秦朝是法家治國,這使得秦朝滅亡之後,法家子弟不敢再以法家自稱,即使認可法家的觀念,也不敢直稱法家,而是用王霸之道來代指。

比如漢宣帝就有言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曆史上無論曹操還是諸葛亮,麵對漢末法律鬆弛的現狀,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法家,在治國時都強調要法製的重要性。

“啊~終於結束了,你們倒是先看起書來了。

仲達,這裡的書你自己挑你有興趣的看,每天晚上大將軍會來答疑解惑,就像昨晚一樣。”

龐統帶著司馬懿走了進來,然後拿起昨日沒有看完的書繼續看了起來。

“怎麼打掃了這麼久?”黃月英問道。

“還說呢,仲達硬要去洗個澡再來,耽誤了不少時間。”

司馬懿一臉幽怨的看著龐統,就馬廄那個味道,不洗澡來藏經閣,你們受到了,他還怕大將軍不開心呢。

“對了,剛剛聽到你們在討論,在說什麼呢?”

“哦,我們在討論這裡的政論,我們發現這裡很多書都在說要依法治國,因此在想師門長輩中是不是有法家的人。”陸遜解釋道。

“秦滅之後,法家子弟四散各地,的確有這個可能。

而且仔細想想,大將軍的確不喜歡不教而誅,不管是清田分地還是征伐諸侯,都喜歡講究一個法理。”

龐統的話讓眾人不由點了點頭。

“說起來在河北大學中,不還單設了一門律法嘛~

我看日後大將軍治國,也會以法為先。”

“有法為準繩是不錯,但就怕法為惡法。”

“所以你看這段,立法應立善法,其根本在於如何立法,何人立法,法應體現國家和百姓的意誌,其目的應為維護國家和百姓的利益。”

司馬懿聽諸葛亮等人討論的熱鬨,心中卻有些不以為然。

他雖然散漫,但依舊自認為是個儒士。

司馬氏本是將門,以百家來說,應該算是兵家。

但漢代是儒家獨大,尤其在東漢世家大族逐漸興起,又采用察舉取士,更使得儒家大興。

因為在察舉製下,以仁孝禮讓著稱於鄉裡,才是入仕的正途。

司馬氏在屢次發展受挫下,改換門庭,投奔了儒門,如今已經三代。

因為本不是儒門的緣故,司馬氏一族在行為舉止上處處要求符合儒家規範,比如司馬防和八個兒子之間,就是“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父子之間肅如。”的狀態。

也就司馬懿性格散漫,稍微差一些,司馬氏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簡直就是儒士模範生。

這種皈依者狂熱和重視表麵的仁孝禮讓的現象不僅僅在司馬懿這一代,司馬氏篡權後,因為弑君無法說忠,更是把孝放到了極高的位置。



最新小说: 掘了大佬的墳怎麼辦 惡毒女配自救手冊(快穿) 巴山蜀水幸福長 爆裝靈禦:我能無限融合 身體互換,我替無能太子站穩朝堂 四合院:重回50年,傻柱從軍 長生不死聖朝之主請我出山顧長歌 滿朝文武聽我心聲我擺爛吃瓜林默林戚 林默林戚穿越鹹魚變身大小姐無痛當官 四合院:傻柱開局,複製頂級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