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留下來的遺詔雖然保了景王一命。
但是顧承祚下令,廢除景王王位,貶為庶人,終生囚禁在王府不得出。
景太妃閉眼,這已經算是比較好的結局了,先保住命,後麵的她一定會給兒子洗清這個罪名。
顧承祚早已被自己下了蠱蟲,他根本就碰不了女人,所以這個所謂的蘇昭儀的孩子,不過是個野種,景王就算是殺了,也是為皇室顏麵著想。
隻是如今自己要是揭發顧承祚的事情,自己肯定會被懷疑,所以隻能從宮人那裡下手,找出和蘇昭儀私會的野男人。
為兒子洗清冤屈,揭開蘇昭儀的真實麵目。
反正顧承祚怎麼折騰都碰不了女人,更何況生下孩子了,勝利最終還是屬於她們母子的。
都怪先帝當年在喜歡景王,猶豫幾次,也不願換了太子之位,她才蟄伏這麼多年。
還好先帝愧疚,給她和兒子留下了聖旨。
景王被圈禁之後,景太妃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太後無比的後悔她當時答應景太妃讓景王出席中秋宮宴,讓自己失去了孫兒。
當時大師說的恐有波折,沒想這波折竟出現在自己這裡。
她後悔萬分。
再加上先帝竟然私下給景太妃留了那樣的聖旨,先帝留下這樣的聖旨,不是縱容景王謀反嗎?
畢竟哪怕謀反他都可以活著,先帝就那麼愛那對母子嗎?
可是誰讓他死的早,自己如今是太後,又不是皇後,不用顧忌什麼名聲。
她要狠狠的折磨景太妃這個先帝的心頭愛,這個害死她孫子的凶手母親。
景王被圈禁到府裡後,才知道顧承祚有多恨他。
不僅斷了府裡的供應和開銷,還好府裡地窖有一點存糧,但是也隻夠堅持一段時間,如果後期不自己種地的話,便要被餓死了。
讓所有人知道皇上對景王的痛恨。
而且把平時他施恩過的下人全都調走了,留下來的都是素日裡他看不上用不慣時常打罵責罰的下人,下人最會見風使舵,見景王落魄至此,照顧根本不上心。
幾天苦日子過下來,齊宜之又跟他哭訴肚子疼,說是孩子想吃點肉,天天稀粥孩子熬不住。
景王看著齊宜之就來氣,自己都吃不上肉,她一個害自己落魄至今的心機女竟然還想吃肉。
要不是她暗戀自己,故意毀掉他和丹若的婚事,後來更是蓄意勾引自己上床和她有了孩子,這才讓蘇丹若對自己因愛生恨,恨不得用自己的性命來陷害自己。
他揚起了巴掌,齊宜之害怕的一溜煙的護著肚子逃走了。
宮裡,顧承祚舉辦了盛大的葬禮,所有妃嬪過來為蘇皇後守靈,各個臉上悲淒,試圖通過對皇後的尊崇來吸引皇上的注意力。
原本的淑妃,宮宴中被降為昭媛,後來因為沒有及時救皇後和皇子,一降再降成為答應,打入了冷宮。
丹若在蘇夫人的陪同下到了宮裡,上了香之後轉身離開。
眾位妃嬪竊竊私語,這蘇皇後的姐姐可跟蘇皇後真是相像。
顧承祚大步走來,妃嬪立馬停止討論,個個梨花帶語。
顧承祚剛才隻看見了丹若離開的背影,隱隱覺得有些眼熟。
趙全見皇上望著宮道沉思,提醒道:“剛離開的蘇皇後的姐姐。”
顧承祚想起,蘇家的那位長女,因為被景王和齊宜之耽擱,從一個青春年華的少女,便成了如今身份尷尬的大齡“和離婦”,他之前還想著等有了孩子,就給蘇家長女封個誥命,畢竟是孩子的姨母。
如今他也該兌現自己的諾言了。
“趙全,去擬聖旨,蘇家長女賢德端莊,為眾閨秀表率,晉封為敏德郡主。”
眾妃嬪本以為皇上想收蘇皇後的姐姐進宮,以緩解對蘇皇後的思念,沒想到皇上會賞賜一個郡主之位,真是讓各位妃嬪豔羨。
蘇皇後確實在皇上的心裡比榮貴人這個白月光重要。
而丹若進宮也讓眾人對景王的話心存的疑慮。
景王說蘇皇後是蘇丹若,那她怎麼能眾目睽睽之下死去,幾天後又大庭廣眾出現在皇宮裡呢。
原來顧承祚給她的屍身放在了郊外的冰棺,還找了道士,試圖複活自己。
道士給自己貼了滿身符紙之後一頓做法,讓顧承祚一年之內不能過來打擾。
一年之後,皇後娘娘便開始聚魂,有可能一年後的今天會蘇醒,也有可能需要等十年。
顧承祚和道士離開後,丹若趁著夜色,借著靈力躲開重重守衛,回到了蘇府。
回到了蘇家,蘇尚書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還好無殤的假死藥管用,他是真不想白發人送黑發人呐,再加上女兒竟然有了身孕,也不知道假死藥對孩子有沒有影響。
急忙讓人請來無殤,哪怕無殤拐走了他的小女兒他很生氣,不想看見他。
但是他也知道無殤的醫術確實很厲害,為了女兒的身體,什麼臉麵都不重要了。
易容後的蘇丹櫻心裡酸澀,“你就是偏心姐姐。”
然後哭著跑了出去,無殤為她的行為向蘇尚書賠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