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農場!
新的一年,隨著春天的到來,農場也是開始喧鬨了起來。
現在已經算是農場正式一員的李偉他們在拖拉機到的那一刻,加滿油和水,擰開點火鑰匙,發動機立馬運轉起來,在駕駛室裡幾乎聽不到發動機的聲音,隻能通過機身的細微震動可以感覺到機器已經運轉。下車又仔細的檢查一遍,然後把隨車運來的深翻犁掛上,上車操控深翻犁反轉上升抬起,踩下離合,掛擋,輕打方向,腳踩一下油門,拖拉機輕快的向著地裡駛去。隨後他的同事緊隨其後,每個拖拉機駛向一塊地。
進到地頭,拖拉機停下,隻見深翻犁隨著操控係統的液壓杆伸縮,犁頭轉向地裡,掛上犁地檔位,拖拉機的前輪現在也是通過差速器連接上變速箱,發動機的動力分配給四個輪子不同的動力,帶著深翻犁穩穩的勻速向前行駛。犁走過的地方翻出泛著油光黃褐色的土壤,經過一個冬天的結冰,現在翻出來的土壤都是酥酥的。
叔叔抓了一把土放在手裡攥緊在鬆開,土壤也隨著手的鬆開自然的散開了,叔叔大喜的說道“這土壤正是咱們種瓜所需要的,鬆散不凝結,透氣滲水,能保證秧苗的正常生長。”
拖拉機在地裡歡快的突突,一上午,就已經翻出五塊地。下午李讓兩台拖拉機繼續犁地,讓另外三台掛上起壟播種覆膜機,在翻過的地裡,扶起一條條壟溝,同時也把地膜敷在了壟溝上麵,隻是需要後期移栽瓜苗,所以並不需要播種。
瓜苗是在大棚裡先期培養出來的,用木條訂出一個個小格子,這樣每個小格子就有一個秧苗。李讓艾拜爾找來差不多一個村的老鄉,前麵一個人拿著打洞機,走過的壟溝上麵就出現間距50厘米的圓洞,後麵的人就緊隨其後放下瓜苗,再後麵的壓緊周圍的土壤。到太陽快要落到地平線時照的遠處的沙子金黃色時,農場已經出現了一片白色土地上麵布滿了綠油油的瓜秧苗,在黃昏的微風中輕輕搖曳。
今天是農場播下種子的日子,也是播下未來希望的日子。李早就讓艾買提送來了十隻羊,又架了幾口大鍋,艾拜爾的老婆指揮幾個羊剛子燉的大塊肉也是燉的離骨。
野營房中間的空地現在已經讓閔通貴硬化好了,誰知道,在團場有一個小型壓路機,劉義符知道農場要用時告訴李的。空地上麵掛了幾盞高亮度的疝氣燈,晚上的營地是燈火通明,李也把閔通貴叫過來一起,在加上新加入農場的李偉他們正年輕,高聲笑語的交流著今天駕駛新拖拉機的經驗體會。李拿了一盤羊肉回到屋裡,下午劉義符也過來了,再加上艾買提和艾則孜,他倆過來給送羊肉,也是想見證一下今天正式栽苗,前期為了這個農場做了那麼多大準備工作,不管是李還是叔叔,劉義符跑這農場也是就跟自己的一樣。大家都是為了這農場是上了心,都希望這農場順利的開花結果。
李喝了幾口酒後大發豪興“你們見證,我一定要把農場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農場,要這個沙漠瓜果飄香,要讓這裡以後沒有沙漠的稱呼,人們來這裡見到的隻有綠色。”
艾則孜是使著勁的鼓掌“我相信你行的!”
劉義符也是翹起大拇指“兄弟,你會讓我們驕傲的。”
叔叔和艾買提還有阿姨看著都是哈哈哈的笑著
移栽瓜苗一直乾了五天才結束,主要是全靠人工,有點慢,但是也沒辦法。有的提議說是用水稻的拋秧機,但是這瓜苗太嫩了,禁不住那機器粗糙的工作方式,隻能用人海戰術才完成了這五百畝的移栽任務。李偉他們在犁好地後就讓劉義符拉支援團場春耕了,團場的麵積大,預計得半個月左右才能完成。
滴灌廠的技術員也來了,正指導打短工的老鄉安裝滴灌帶的毛細水管。主管道從高位儲水罐裡接出來,在用細支管鋪設到每個壟溝上麵,在支管靠近秧苗根部的位置開一個細眼,這樣靠水罐的壓力把水精準的輸送到每個秧苗的根部,會保持土壤的濕潤度,這個會根據土壤的乾濕度開啟主管道的開關。這樣會省水,並且還可以在水裡加入一些生物微量元素來補充秧苗發育需要。
魔都農作物的專家也來了,會一直住在這裡,隨時觀察瓜苗的成長,並且和叔叔一起培育種苗。叔叔提出要求,在營地跟前在建幾個大棚,好做研究用還有下一季的秧苗以前的哪一個大棚會不夠用的。李對於叔叔的這個要求必須得全力滿足,告訴閔通貴先暫時停下彆的活,先把大棚給蓋起來。現在也簡單了,直接用自製的混凝土澆灌出外牆就行。
農場的工作有條不紊的繼續著,這天李正在地裡看著已經長了一截的瓜苗,接到韋欣的電話,說的是給鄉中學學生的校服已經做好了。她準備直接是托運和她一起回來,讓李去接她。李欣喜的馬上去告訴了阿姨,阿姨也是笑上眉梢,閨女好長時間沒見了,回來了那是滿心的歡喜,就催著叔叔趕緊收拾一下,一起回家。
李從廚房拿了一些羊肉和魚,又去大棚裡摘了一些青菜。這段時間都是在農場,家裡沒有菜。這樣回去也就不用去買了。下午回到家,阿姨分配叔叔和她在家收拾房子,讓李趕緊去機場接韋欣。
李到機場時,艾則孜已經早到了,李的車裝不下那些校服,讓他的皮卡車來拉校服的,兩人靠著車聊了沒多大會。韋欣拖著行李箱就出來了。好長時間沒見了,小兩口是抱了大一會,最後還是韋欣在出來的人流的眼光中不好意思了,才鬆開。上車到拐到托運處,主任已經在門口候著了,韋欣拿出托運單,他安排手下人和艾則孜去提取,拉著李就非要去辦公室坐坐。這段時間,李走貨是占了這個托運處的業務量的80,難怪這個主任態度這麼好,自從李從這裡走貨後,這裡的業務量是反著番的上漲。這次也是李找他走了個後門,按道理隨機托運的行李是要在還不出來時提取,但是這次的校服太多,李就打了電話給他,讓他卸下飛機後單獨給運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