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農場!
不過有的一點小鬱悶,在小莊的“呀呀”的聲音中驅散。
就是沒有她們兩人的捧場,但是現在的環境氛圍,也讓人十分愜意。
這樣的生活就是李贇所追求的,老婆孩子熱炕頭。
三人沿著胡楊大道,邊說邊溜達著,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這條道的那頭,再往前走就是去機場的路,風景也是一樣,但是胡楊大道就到這個地方。
就這樣,這段路也是兩公裡,在內地的城市這段距離就得兩站路。
但是在農場,這一切就就是大,這條路是照著旁側的瓜田設置的長度,也就是說旁側的瓜田的攏,就是兩公裡長。
最早第一年,因為當時沒有經驗,實際的每攏沒有這麼廠,後來種了兩年後,試出兩公裡的距離最為合適。
農機深耕這個距離不算遠,也不近。
近了就總是掉頭,浪費時間,遠了有些東西不方便。
按說現在這片地種花對居住地的環境會好一些,李偉問過李贇這個問題。
那種每天讓鮮花圍繞的感覺,李贇也是挺喜歡,但是想想,畢竟是農場,這塊地第一次就是種的瓜,也算是農場的頭功。
不但人跟人處久了有感情,種地種久了也有感情。每年看著這塊地產出那些外皮粗糙,瓜瓤甘甜的瓜,那種豐收的感覺,不是看鮮花那種欣賞的感覺。
走回家,就是兩公裡。
這一路,雖然不能在韋欣和馮瑤姐哪裡得到尊重的感覺,但是現在的胡楊大道不是頭兩年,現在可是有不少人吃過飯後,也過來溜達。
可能李贇不認識他們,但是他們都認識李贇,每個人都會打個招呼的,還有跟著的小孩,好奇的過來看看在嬰兒車裡的小莊,這一路其實也挺熱鬨。
農場這裡按照規模,現在跟個縣城差不多,但是在人際關係上麵跟個小鎮差不多。
住在這裡的不是農場的員工就是相關企業的員工和家屬,在就是唐城市政府和下麵單位的公務員。
不說都認識,但是見了麵熟。
今年唐城的第一小學,暑假過後,會第一次招生。
采用的是市政府和農場共建,現在農場的子女小學在團場小學,中學去了疏勒。
但現在有自己的學校是政府的主要工作,不但是學校還有醫院,這些工作都要配齊。
當然在經費和資金方麵,農場承擔了大部分。
市政的完善,是市政府這幾年的主要任務,在彆的城市,建設發展招商,這些工作是首要任務,但是在唐城,這些任務不存在,就第一次唐城有劉義符帶隊去魔都開展了一次招商活動,回來後就一直落實相關事宜。
到了現在,就光李贇弄來這些項目,都讓唐城今年的招商輕輕鬆鬆的超過去年。
這些還不算譚超的汽車項目,就是農場下設的加工廠都有幾個要投產,預期光是農業加工的項目就要上百億。
現在的農場完全是膨脹了,不但自己成為了集團下屬最大的企業,並且還有了很多的配套農業深加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