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誘敵深入_三國求生手冊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三國求生手冊 > 第142章 誘敵深入

第142章 誘敵深入(1 / 2)

三國求生手冊!

從平丘到長垣中間的這片土地一馬平川,正處於濟水與濮水的夾角間,自古以來便是豐原沃土。

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衛國的領地,衛國在濮水邊設置了匡邑,又在匡邑東邊偏北處二十多裡外設置了蒲邑。

匡、蒲二城身為中原肥沃之地,素來為周邊各國所覬覦,數百年來,先後在衛國、魏國、秦國之間易手。

不知從什麼年代起,或許是為了防備水患,也或者是為了防備兵災,當地人在匡邑和蒲邑的南邊修建了一條長長的垣牆。

當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廢封建設郡縣,因為此處的垣牆,遂被命名為長垣縣。

由於這裡除了那曆經數百年風風雨雨,已然殘破不堪的長垣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平坦沃野,顏良想要在這裡設伏對付夏侯淵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地方藏匿兵馬,所以他便把主意打到了匡、蒲兩個廢棄的土城上。

經過多番考察和演算,過於靠近濮水的匡城被排除掉,此處太過靠西,勢必會在曹軍的行進路線上,在此處埋伏人馬很難瞞過曹軍的斥候。

而蒲邑廢城更靠東北,不用擔心會被曹軍斥候發現,遂成為了討逆營大部隊伏兵的藏匿之所。

如今經過簡單清掃過的蒲邑廢城中有兩千步卒正在靜候休息,而統帶這支部隊的便是本應該在長垣城中的“討死軍候”昌琦。

而與他一同駐守長垣的隗冉卻不在此處,因著騎兵更為機動,完全可以藏在更遠一些不靠近道路的地方,倒是不需要和昌琦搶地方。

在顏良的計劃中,得先通過他留在平丘的三千多人邊打邊退,給曹軍造成他力戰不支的假象。

等到夏侯淵的部隊全部投入戰場,被他引得越追越深,乃至於被傾覆在道路上的車輛以及散落的錢帛所阻,隊伍拉長,隊形散漫之時,由隗冉的騎兵繞到後邊做出驚擾攻擊,趁著敵陣混亂的時機,由昌琦率領的兩千生力軍正麵平推,做那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今的戰局正處於第一階段的末尾,顏良親自帶著兩千多人殿後,遭逢了曹軍先鋒中郎將文稷的全力攻打。

顏良並不與文稷過多接觸,由於早就料到夏侯淵會來追擊,所以討逆營的準備十分充分,這些殿後的士卒幾乎人人佩弩,用密集的弩箭來防止被追兵抵近糾纏。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討逆營的弩手們被均勻地分成了三隊,其中有一隊人左臂上纏了一條黑巾,另一隊人則是右臂纏了一條黑巾,餘下的那一隊則雙臂上都沒有。

步陣中的軍將們不停用旗語和呼號指揮弩手們進退射擊,當喊到“弩左”時,左臂纏黑巾的弩手便對準旗幟指向的方向射出一輪弩箭,然後迅速往後幾步,撤到右臂纏黑巾的右隊弩手身後給弩機填矢開弩。

當喊到“弩中”、“弩右”時,兩隊弩手也同樣發弩、退後、填矢、開弩,如此依序往複。

這是顏良在這段時間內著重練習的戰法,這套編隊交替射擊的戰法當然不是他發明的,而是古已有之。

相傳前漢名將李陵以五千步卒力敵十餘萬匈奴人,能夠邊走邊打而保持不敗,便是用的這種戰法。

雖然這種戰法能夠最大程度發揮ngnu手的持續殺傷力,但在這個年代,這種交替射擊的戰法卻沒有大肆發展,原因自然多種多樣,顏良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部隊建製的變化。

原先在漢武帝抗擊匈奴的時期,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士卒的編成訓練製度相當完善,且每一支部隊的功能都做到了精細化,比如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等等,故而能做到如李陵那樣五千人拉出去個個都是優秀的射手。

但在如今這個年代,更多的是軍閥之間的混戰,士卒缺乏有效的編成訓練製度,且每一支部隊的構成相當複雜,已經不複單一功能的兵種,更多的是混合型的小股部隊集合在一起。

雖然部隊的建製仍舊是伍、什、屯、曲,和往日無異,但到了曲這一層麵上各個軍候已經將麾下的士卒當作自己的私產,而到彆部司馬、校尉、將軍之後,這種情況就愈發嚴重。

就好比白馬之戰時的蘇遊,總共才三千出頭的人手,其中有四百多騎兵單獨為一曲,其餘兩千多步卒分為三個曲,每個步兵曲裡各有刀盾兵、長矛兵、ngnu手,甚至還有幾個遊騎探哨。

這種混合型的建製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便是任意拉一個單獨的曲出去便是一支微縮的軍隊雛形,可以立即應付大多數的戰鬥,但壞處便是在大規模的戰鬥中因為複雜的指揮和聯動問題,無法將每一個兵種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顏良認為,這種從上到下到處都是混合型的建製乃是當今軍頭林立大環境下的權宜之計,真正想要讓部隊的戰鬥力長足發展,還是要以單一兵種部隊為主,混合型部隊為輔。

於是在攻打白馬的時候,顏良就以統一調度的名義把馬延、蘇遊二人手下騎兵的指揮權全部收入自己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也僅限於此,馬延、蘇遊二人畢竟是名義下受他轄製,並非真正的部屬,若是他敢把手伸得太長,絕對會被袁大將軍當作第二個麴義給做掉。

在整天釣魚摸魚的那段日子裡,顏良有了大把的時間,將手下各曲不停拆分重組,根據士卒的能力來重新編組,建立起了幾個以單一兵種為主的曲,各自交由擅長同類作戰方式的軍候統帶,就比如昌琦直領的那個曲便是清一色的戟士,專門用來步兵推進正麵交鋒。

顏良更在部隊中設置了隊這個戰時臨時編製,平時並不常設,而在多個曲聯合進行某一項作戰任務時,根據戰術需要,將各個曲的同類兵種聯合到一起,由隊長和隊副統一指揮。

擔任隊長、隊副的人選則不固定,根據每一次聯合的人數多寡,以軍司馬、軍候、假候或經驗老到的屯長等人充任。

這種單一兵種分部,並在戰時相結合的方式,能夠在中等規模以上的作戰中,最大化發揮兵種集群的優勢。

而且這樣做有一個隱性的好處,那便是大大遏製了手下軍候們將麾下士卒當作私產的現象,畢竟顏良一道將令,就能把某個軍候手下的士卒劃拉給某個臨時任命的隊長指揮,這在之前混合型部曲的情況下絕對無法實現。

落到具體的實戰上,顏良率領殿後的部隊一共兩千兩百人,其中五百騎兵本身便是獨立建製,由假候仇升率領,負責護衛步兵陣的兩側,另有一百顏良的短兵親衛,負責保衛主將。



最新小说: 穿書70:嬌嬌被糙漢寵麻了 四合院:50開局,烹飪逆天 奪鳳謀 乾翻係統,幕後大佬你彆逃 汙蔑我是魔頭?一劍攮死你! 我,超人,至尊大統領 宋襄嚴厲寒 八零重生,撩漢養崽致富忙 領證後,替嫁老公是隱藏大佬依欣然狄霆深 開局求婚蜘蛛娘,我比勇者更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