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形勢改觀,他可以從容操縱局麵時,得苦等一月才能現錢到手。那也挺折磨人。
不是出於上述考量,梁騰肯定會跟係統爭取把“結算日”改為一月一結,而非半月一結。
至於跟係統爭取提升“創業金”的額度,且每次提額不少於20萬,梁騰也經過了深思熟慮。
他是在替以後投資大項目,作準備。
梁騰腦子裡,可是裝著太多太多重生前的大片記憶。尤其是虧損大戶的影片,他張口就能列舉出百兒幾十部。
並且詳細的人物劇情,乃至票房慘敗的各種因素分析,梁騰隨便就能說上三天三夜不重複……這些都是梁騰可以“自傲”的資本。
呃,那些票房虧得一塌糊塗但質量卻上佳的大片,這時候還不曾誕生。
梁騰覺得自己有義務促使它們更早的降臨,讓這個時代的觀眾提前享受到高質量影片的熏陶,快速提升欣賞品味……
呃,好吧打住,不唱高調了,梁騰早就想過拍一些後世驗證過的,會大虧特虧乃至血虧的大片。
梁騰可以打包票,拍那樣的撲街大片,一部的虧損額就能讓他梁騰賺夠半輩子花不完的錢。
想到那美好的一天,梁騰就激動得難以自已。
但拍攝虧損超級驚人的大片,首先要保證你有足夠的大投入。
比如說投入好幾個億的《xx堡壘》,票房才過億,還得院線及各方分賬什麼的,最後肯定巨虧數億。
前提是,你先得有幾億投進去,才能虧啊。
因此梁騰虧損的好點子好項目,滿腦子都是。但現在難就難在沒有足夠的“創業金”供他大乾一場。
於是梁騰才積極跟係統爭取,每半個月提升一次20萬的“額度”。
如果能爭到更大的額度提升,梁騰肯定會爭。
但似乎這每半個月提20萬,已經是係統的底線了。
係統曾提出,梁騰如果不接受半月提升一次20萬創業金額度,那它可以一次性給予2000萬的固定創業金——但此後不會再增加一分一厘的額度。
梁騰算了算,半個月提20萬,一年下來,加上原有的創業金,可以達到500萬以上。
這還是頭一年,以後每年可以增加480萬創業金……
細水長流。累積下來的創業金額,遠不是2000萬可比。
當然,一次性領取2000萬創業金,也有個好處,就是能在最短時間內,上馬梁騰看中的一些虧損大項目。
總之,各有優勢。
梁騰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最終還是選擇了細水長流的每半月提額方案。
梁騰現在還得小心謹慎,力求避免前世父親暴病的最大危機。還沒有精力和時間全身心投入到所謂的虧損大項目啊。
采取穩妥方案,他覺得是現階段最佳選擇。
梁騰選擇了穩妥方案獲取“創業金額度”,也是有意去煆練自己運作虧損項目能力。
目前,係統給予他的創業金達到了50萬了。
他必須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敗光這50萬。
合理虧損,也是需要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經驗的。
最關鍵不能讓係統抓住把柄。
50萬都不能順順利利虧光,給你2000萬,你就能保證一定虧得合情合理,讓係統挑不出刺?
係統可不是那麼好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