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期內容的失敗,能令梁董信服嗎?
又或者,第一期“建房視頻”不僅僅是反響平平,並且差到了極點,把梁董辛苦建立的名聲及吸納的粉絲,統統敗光,一夜清零,還讓公司血虧……
梁董會不會氣到吐血?從此一蹶不振?
想到最後一種最可怕的可能性,哪怕微乎其微,但畢竟存在,吳瑕就心慌慌。
看來自己真不適合去當個反派角色啊。這才背著老板搞了點小動作,就如此顧慮重重,什麼有的沒的好的壞的都一古腦兒想到了。
難怪哲人總結過,想得太多的人往往反而沒有實際行動了。
吳瑕終於咬一咬牙,把對梁董的負罪感暫時關進鐵籠子。
她強迫自己相信一個事實自己做的這一切,看似違反“程序正義”,卻是出於挽回公司巨大虧損的好意。如今她正走在一條正確道路上。
對的東西,哪怕再艱難,也要堅持。
是看到梁董短期內飽受打擊好呢?
還是看著他長期為巨虧的公司上下奔走,籌措資金,幾乎要愁白頭好呢?
兩害取其輕。當然是前者好。風險仍在可控範圍。
後者就預示著公司風雨飄搖,前途未卜。
吳瑕如上所述,把自己催眠了n遍,這才克製住了直接報廢掉宋長信苦心剪輯的“建房視頻”的衝動。
隨後,或許為了彌補對梁騰的歉疚,吳瑕作出了一個貌似荒唐卻合情合理的決定。
她決定動用自己以前累積的一些人脈,在網絡上全力以赴替她眼中差不多等於垃圾的“建房視頻”,打廣告,作宣傳。
這種感覺有些彆扭,但也能接受。
就像她呆在大企業當高管之際,還不是眼睜睜地看著企業投資了一部又一部無聊透頂、劇情糟糕的電影,依然有勇氣斥巨資進行推廣嗎?
明明看著電影的成品感覺不到好,但現實不允許重新去拍過,後期隻能包裝又包裝,期待能大賣。
結果賣不好,自己也儘力了。不關自己事了。
該檢討的還是作品本身質量或者選題問題。
就是那種感覺。
吳瑕告訴自己,當梁董看到“建房視頻”這一類題材經過公司傾儘全力的包裝,最終仍未取得預期的成績,這就比較有說服力了吧。
吳瑕開始在網絡上搜索,查看哪些視頻網站比較好?
最後吳瑕選中的不是發布過幾十期“小梁美食”的紫薯網,卻是紫薯網的最大競爭對手“馬蹄網”。
以公司名義在“馬蹄網”注冊了個作者帳戶,吳瑕就很乾脆地給“建房視頻”第一期安了個通俗的名稱“小梁建房”。
然後上傳,供網站審核了。
接下來要忙的,就是等視頻審核通過後,開展一係列的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