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小表叔家平時就是比較舍得吃的家庭。
哪怕領著“貧困證”的那幾年,他家也照樣每天離不開“大魚大肉”。
現在有了“貴客”上門,還幫他家爭取撈多一套“安置房”,小表叔心懷感激,出門采購來的“熟食”,又不需要自己麻煩做,當然是想吃什麼,就把什麼往家裡搬。
醬香熟狗肉打了5斤,乾鍋香辣羊腿買了5斤,水煮羊肉買了5斤,烤鴨買了一隻。
另外各色青菜也買了七、八種。
林林總總,一共花了七百塊錢。
小表叔什麼樣的肉食火鍋都歡迎。但吳瑕以前沒在他家吃過飯,就算過年時來拜年,也沒有留下來吃飯。他也不了解吳瑕的口胃。乾脆什麼樣的火鍋都弄一鍋。
可以各人挑自己喜歡的吃。
特彆多預備一些菜,也是看到吳大小姐跟隨有一車的保鏢。
都到飯點時間了,也得管他們一頓飯吧。
當然,如果是敞開了給幾名保鏢吃火鍋,再多一倍的量,也不夠填他們的肚子。小表叔也是算準保鏢們不會跟大小姐“同桌吃飯”的。準備這些肉菜,足夠他們吃個“盒飯”了。
出門之前,小表叔就用家裡的那個十幾人飯量的電鈑鍋先煲著飯了。
買菜回來,飯也煮得差不多了。
由萬宇寧帶隊的幾名保鏢,征得大小姐同意之後,各自取了個碟子,像吃“快餐”似的,打了個飯,然後各種美食都舀了一些,鋪在飯上麵。
有些喜歡用汁泡飯的,還特彆舀一勺濃汁淋在飯菜之上。
然後,幾名保鏢就識趣的退出小表叔的洋樓,到院子裡去。各個同事都捧著飯菜,或蹲或站,邊聊天邊吃飯。
屋內就隻留下小表叔兩公婆,還有他們的兒子、梁騰和吳瑕。
燕千羽是個有覺悟的稱職保鏢。本來想到外麵吃,卻被吳瑕喊她留下來了。
幾個人圍在一塊兒,吃著豐盛的午餐。
席間,小表叔跟梁騰閒聊一些“天南地北”的話題。
小表嬸則有意識的跟吳瑕,大談她兒子的“就業”問題。
兒子已經三十多歲的人了,一直沒有一份相對穩定些的工作。
去年一年時間,在“加油站”打過工,在超市打過工,在“網咖”打過工……一年換了三份工作。
扣除中間“失業”找工作的時間,一年下來,有工資收入的月份,不滿8個月。有錢收入的那幾個月,工資也不多,隻夠他自己花使。
小表嬸話裡話外,就想著吳瑕能幫她兒子找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
這種事兒,吳瑕每逢過年時候,跟親戚們聚會時總能遇上。
親戚隻求一份穩定的工作,吳瑕找人調查過對象沒有“不良案底”,總會予以照顧的。
畢竟這種事情對她而言,不算難事。
一年就算遇上幾單,也不算多。
不過,向她開口求工作的親戚,她偶爾也有拒絕幫忙的。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程旦生”。
程旦生這小子,現在越來越像個混子。連累父母替他償還了幾十萬的債務,仍然死性不改,短短兩年時間,又欠下50萬的債來。
這種不把父母的辛苦當一回事的“敗家子”,一向為吳瑕所憎惡。她理都不想理。
小表叔的兒子,看起來還算“本份”。
吳瑕答應會跟自己老爸公司的人事總監提一提,看有什麼合適的工作。到時會有人電話聯係他的。
這一頓,吃得賓主儘歡而散。
梁騰估計返回“帝都”之後,吳瑕沒那麼快住到她父親的“超級大莊園”去的。多半要上演一出在“帝都”有住不完的房子,偏偏卻在外麵酒店住宿的滑稽一幕。
吳瑕坐在由燕千羽駕駛的“雷克薩斯”,緩緩駛離了“臨江村”。
梁騰還沒來得及向她詢問今晚住哪裡?更準確說,在吳震霆生日到來之前的這十天時間,大夥住哪兒?
吳瑕主動談及她的計劃。
她在“帝都”這大本營中,也不是徹底的“啃老族”。
也就是說,吳瑕在“帝都”置辦有屬於她自己的房產。
那是在五環邊上的一個名為“英倫春天”的33層樓盤的頂層。吳瑕多年以前,買下了隻有80平的商品房(這麵積是“房產證”上的麵積。已經包括了公攤麵積的數據。)
但這個名為“英倫春天”樓盤,頂層之上要做“造型”,所以在樓盤最高處建有一個小閣樓。
那個閣樓連接著頂層,算是頂層的“贈送麵積”。又因為有“閣樓”的存在,使得“閣樓”旁邊,有一小塊約25平方的樓頂麵積,被隔成了單獨的空間。跟其它的樓頂不相連。
當年吳瑕打算自己在外麵“獨自生活”,不想再靠家裡麵。
但經濟上不太寬裕的情況下,這個樓盤的頂層,80平的小複式,就深深的吸引了她。
無論在什麼時候,一個樓盤推出的最便宜的“特價房”,往往都是樓盤的第二層和頂層。
這兩處的商品房,比起其它各層,少則便宜千把塊,多則便宜兩、三千塊都有(商品房大多數都采取每層不同的定價)。
當時這個名為“英倫春天”的樓盤,房產均價是8000塊每平。
中間有些被公認為“最佳樓層”的房子,每平米遠高於這個“均價”。而二樓和頂層,作為公認的最便宜的樓層,按照當時作為“特價房”推出來,二樓報價,6000塊每平。頂層的才5500塊每平方。
當時人們比較不樂意購買頂層,一個是夏天暴曬的時候,“頂層”熱得像個大蒸籠;冬天雨水多的時候,頂層又屬於最容易漏水的那一層。
頂層不好樓盤“均價”降低2500塊來充當“特價房”,打廣告時,統統是用這個5500塊每平作為“噱頭”。隻不過為了避免日後有爭議,廣告中的“5500塊每平米”的字樣後邊,總要添加一個“起”字。
一些沒怎麼跟房地產銷售人員打過交道的顧客,往往容易忽略掉那個“起”字。
有時候就算看到了,也渾然不當一回事。
吳瑕當時手裡存了點錢,想著在外麵購置一個小房子,鍛練自己獨自生活的能力。
“帝都”5環邊上的“5500元起”的商品房,頓時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到“售樓部”一了解,知道是頂層的房子,這個存在年長月久漏水的“後患”,吳瑕不是太擔心。因為可以自掏腰包來作“防水”,50年不漏都敢打包票。
她擔憂的是頂層太悶熱的問題。就算可以裝“空調”吧,但一直處在一個“高壓鍋”似的“密封”環境之中,享受不到純天然的涼風,那也很不得勁。
由“置業顧問”帶著,到頂層去實地查看一番之後,吳瑕看到了作為整棟樓的“造型”而存在的小小“閣樓”,對於頂層“酷熱難當”的擔憂,一下子消除了。
那套80平的頂層有個單獨的小樓梯上到“閣樓”,閣樓開了一個門,推開之後,就是25平方左右的露台。
這個小“閣樓”,除了那25平的“露台”之外,差不多覆蓋了頂套商品房之上的麵積。
可以說,那小閣樓,就是頂層的“最佳隔熱層”了。
而且,小閣樓是“斜瓦頂”的設計,完全不必擔心它像平麵的樓頂那樣,會漏水。
而且在斜瓦頂下邊,再作一層“吊頂”,也多多少少可以起到一些“隔熱”的效果。
當時吳瑕實地看了這個頂層“特價房”之後,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要知道,吳瑕很小就養成了不向家裡開口要錢的良好習慣。
而她一直到了讀高中了,才開始在外邊找些“兼職”來做,撈一點額外收入。
吳瑕購買自己人生中第一套商品房的時候,才是個初三的女生。她能有什麼收入?
最大的收入來源,就隻有家裡麵按照打到她銀行卡裡的“零用錢”了。但她上高中之前,吳震霆擔心給太多錢她,女兒在外邊學壞。因此每個月“零用錢”隻給她5000塊。一年給6萬塊。
吳瑕為人比較慷慨,又熱衷於常常買些禮物孝敬老人。這些零用錢,不可能不用的啊!基本上都是每個月差不多用光,
一年下來,存不了幾個錢。
後來到了她讀高中了,她每個月的“零用錢”才慢慢變多。
直到工作之後,逐漸“提額”到每月25萬。
初中時就想買房獨自生活的吳瑕,真心沒有多少“零用錢”。她曆年積攢下來買房的錢,大都來自於每年春節期間收到的“壓歲錢”。
總之,80平的頂層,每平5500塊,那就是44萬。
但開發商不可能隻收這44萬,就把頂層之上的“小閣樓”,還有“小露台”,統統都免費給你使用。
這個“小閣樓”,大約有55平。它是不計入“房產證”紅本上的。
這套商品房,真正的“房產證”麵積,隻會有80平米。
小閣樓這55平,雖然沒體現在“房產證”上,但它跟你的頂樓商品房是連成一體的,還屬於“封閉空間”,隻有你這一戶可以使用。
那麼一來,當然要由你這一戶來補償開發商的建築成本。
開發商可不會白白送給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