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翌日,趁著暫時沒有飯局的邀約,吳瑕和梁騰就坐著由燕千羽駕駛的“雷克薩斯”,朝“帝都”內鼎鼎有名的“五湖拍賣公司”總部而去。
那個昨晚給吳瑕發短信的“拍賣行”經理,原來是吳瑕在“帝都”上大學時的同學。
吳瑕在她的讀書時代,一直都挺低調的。
可以說,同班的同學,基本上沒人知道吳瑕的老爸就是民營企業首富吳震霆。
她們頂多知道一點吳瑕出身於一個極其富裕的家庭。這隻要看她穿的衣服雖然不奢華,但都是價值10萬以上的頂級定製衣服,就可以隱約看到她家境的“冰山一角”。
“五湖拍賣公司”的經理,名叫李會英。她不僅是吳瑕的大學同班同學,甚至還是她同宿舍的舍友。
“拍賣會”定在了今天早上進行。
昨天,老同學給吳瑕發信息時,已經是比較的晚了。她也是權衡再三,才給吳瑕發的信息。
李會英最初進入“五湖拍賣公司”工作那段時間,隻要有類似的書畫拍賣專場活動,她都會發“短信息”給吳瑕。
可惜,吳瑕以前沒有一次對拍賣的書畫作品感興趣。曆來都不出席。尤其是近兩、三年,吳瑕都不在“帝都”了,更不可能專程去“帝都”,光顧“拍賣專場會”啊。
因此這兩、三年來,李會英幾乎已經不再給吳瑕發送類似的書畫拍賣信息了。發也是白發。
但昨天是什麼情況呢?
原來,經過某大報刊登了“五湖拍賣公司”即將拍賣的悲鴻大師的《巴人挑水圖》有可能是贗品新聞之後,雖然事隔僅一天,就登報致歉澄清了。但惡劣的印象已然形成。
大師真跡的擁有者,不同意延期再拍賣,拍賣場的工作人員都擔憂這一次可能拍出低價。甚至有可能,流拍。
這種情況下,李會英才想到向幾位有錢的朋友,發送信息。
未必對方就會來參加拍賣會。但如果能引來一、兩位真正熱愛名人字畫的有錢人,流拍的可能就會大大降低。
李會英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她的要求真心不高的。
吳瑕和梁騰趕到“五湖拍賣公司”的帝都總部時,李會英已經在一樓等著吳瑕。
那是一個二十出頭年紀,但體形已經明顯發福的年輕女子。
容貌還算過得去。
如果圓臉上的顴骨,不是那麼高的話,“顏值”可以有大幅度的提升。
但那都不是重點,關鍵是,梁騰看著這個李會英的圓臉,有一種“似曾相似”的熟悉之感。
這種熟悉感非常強烈。但梁騰努力去回想,仍然想不來自己什麼時候認識吳瑕的大學同窗了?
估計是對方這種臉形,在梁騰認識的人中,或許有類似的吧?
早上8點半以後,就是《巴人挑水圖》的專場拍賣會了。
連吳瑕都顧不得跟她這位幾年不見的老同學寒喧。梁騰更不可能僅僅因為跟對方非常之“眼熟”,就拋開正題不顧,去閒扯這些“帝枝末節”的事兒。
拍賣會,單單看到場的競拍者人數,就寥寥無幾。
諾大一個會場,隻有屈指算來不到十位“嘉賓”。
這些人員裡麵,吳瑕、梁騰和燕千羽還是一夥的呢。
這樣算起來,現場的人員就更稀少了。
看到現場隻有這麼幾個“競拍者”,再加上前世記憶中,第一次《巴人挑水圖》的拍賣成交價,隻有區區125萬。梁騰知道了這一點之後,感覺就像知道了“底價”似的作弊人士,底氣十足。
當然,曆史上《巴人挑水圖》的第一次拍賣成交價,是125萬沒錯。但那有個前提,是沒有出現自己這個“變數”的前提下。
如今自己這個對悲鴻大師的真跡“誌在必得”的買家出現了。有他參與競價,曆史上以125萬購得真跡的家夥,不知道會不會跟自己“糾纏”多輪?競購到底?
梁騰現在唯一擔憂這事兒。
如果對方對《巴人挑水圖》是由衷的喜愛,一直跟他“纏鬥不休”,雖然隻有一個競價對手,也可能最終把成交價拉抬到一個極高的數字。
這當然是拍賣主辦方喜聞樂見的。但梁騰就不爽了。
明明知道曆史上的悲鴻大師的真跡的第一次拍賣成交價,隻有125萬。自己卻得用數倍乃至十餘倍的價格,才拿到手。這事兒攤在誰身上會覺得舒服?
但梁騰也是個懂得自我排解之人。
他很快就自己找到一個明確的立場哪怕競拍《巴人挑水圖》最後出現了他最不願意見到的結果,成交價最終達到了曆史上成交價的十倍以上,他仍然要把悲鴻大師的真跡拿到手。
哪怕是十倍於曆史的成交價,那也無非就是一千多萬吧。這樣一個數字,說句真話,仍然在梁騰的心理承受範圍之內。
要知道,短短數年之後,第三次《巴人挑水圖》的拍賣成交價,就達到了驚人的17億。就算梁騰真的被迫以一千多萬去購買下這幅真跡,事實上仍然是筆大賺特賺的交易。
現在出現了變數,購買價漲了十倍以上,說不定第三次拍賣會的成交價,同樣出現變數,遠不止17億成交呢?
凡事都要想得樂觀一些嘛。
但,會不會這一次由於他梁騰現身參與了競拍,就直接導致成交價,比曆史上漲了不止十倍?
如果直接給他漲20倍的價格,咋辦?
梁騰覺得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要知道,曆史上《巴人挑水圖》可是送進“拍賣場”三次的啊。第二次的拍賣成交價才1千7百多萬。
如果現在第一次拍賣價,就突破了曆史上的第二次的拍賣價格,還比第二次的價格翻倍,那第二次的《巴人挑水圖》拍賣,還會不會出現呢?
按照梁騰的經驗,在這個平行世界中,曆史事件有可能出現局部的,微小的變化。但不可能出現上述的這種巨大變化。
尤其是直接導致第二次拍賣會“退出曆史舞台”的重大變化,梁騰有高達九成的信心,不會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