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對於兒子在生意上的事情,父母都不再多說啥了。
他倆很快也搬到了兒子在“帝都”的新家去住了。
雖然換了個較為陌生的環境,但二老都是習慣當領導,熱衷指手劃腳之輩。很快的,呂父找到了新的樂趣。
那就是,隔三岔五跑到“帝都烤煙廠”去進行“視察”。
隻有在這種被人包圍著的場麵,才最對呂父的口味。就算沒撈到實質好處,但心理上可以得到莫大的滿足。
當然,名義上並不是用“視察”二字,說出來不好聽,太“官僚”。
“帝都烤煙廠”不是建在了一座山峰上嗎?呂父呂母就以“煆練身體”為由,經常步行上下那座煙廠所在的“望帝峰”。
兒子呂浩子沒空天天接送父母。那也沒關係,“烤煙廠”不是有許多的公務用車嗎?還配備了幾位專職司機咧。
父母專門詢問了幾個司機的手機電話,保存起來。想要用車之時,就打電話給廠裡的司機,叫開車來接他倆。
虧得那幾個司機,一開始還以為“頂頭上司”的老爸老媽,專門問他們電話,有好事情啊(比如看在他們“任勞任怨”份上,把他們調去坐“辦公室”)。
沒想到,就是把他們當“轎夫”來使喚。
不過他們彆無所長,隻懂開車。
能有機會跟“頂頭上司”的父母搞好關係,沒什麼不情願。
除了“視察”烤煙廠,呂父另外一個最大的樂趣,就是到“帝都”的近郊去垂釣。
呂浩子平生的兩大樂趣之一,除了“泡妞”,另外一項也是“釣魚”。因而,往往每周末,呂浩子都親自車著老爸,到“帝都”近郊垂釣。
看在廠裡的中層以上員工眼裡,頂頭大老板真是個大大的“孝子”啊。
每次都準備了兩個大鐵桶。
這對父子的釣魚技術確實挺高明的,每次垂釣都有魚上鉤。
垂釣一個白天,基本上每次都是釣到兩大桶魚,“滿載而歸”。
而且釣的魚多,呂父這輩子吝嗇慣了的,一條都舍不得送人。
他一下子吃不完那麼多魚,就叫兒子買來一大桶20斤裝的花生油,一條條魚劏好,清洗乾淨內臟,然後用半鍋花生油炸魚。
每一條魚都炸得金黃酥脆。吃起來滿嘴噴香。正是下酒的上佳菜肴。
就這樣,每周起碼垂釣一次,釣到的各種魚不拘大小,一律炸熟了慢慢吃。
也不知道呂父為何那麼喜歡吃炸魚?!長年累月下來就是吃不膩。
像呂氏父子這樣去“帝都”近郊魚塘垂釣,每次都是要收費的。由承包了景區的人家收取釣魚費。釣到的魚,則可以直接拿走。
這對父子釣魚技術高明,每次垂釣到最後都能大豐收。總不至於會虧掉“門票錢”。
呂父尤其熱衷的,就是叫呂浩子聯係一些他開“魚塘”的朋友,免費去人家那塘裡釣魚。連門票錢都可以省下。
每次有機會免費垂釣,這對父子就把他們的“貪心”發揮到了極致——甭管釣上來的魚有多小,哪怕隻有兩指寬的屬於“魚苗”之類的,他們照釣不誤。
呂父還聲稱像這個頭的魚兒,炸來吃特彆香。
呂父到了“帝都”定居之後,雖然小日子過得逍遙無比。但兒子拖來拖去的,都拖到了40多歲了仍然不結婚。這都成了呂父呂母的一塊心病。
他隻有一兒一女。兒子遲遲不結婚,女兒方麵呢,結婚挺早的。20幾歲就結婚生了一女。但離婚也早。
呂父和呂母仍未搬到“帝都”住之前,女兒就離了婚了。
據說是他們那女兒的風評太差了,整一個女版的“賈寶玉”似的,閒來不是把心思放在家庭,反而經常在下班後泡“夜店”,勾搭帥哥。
她這些年下來,換過的情郎,沒有一百也有大大好幾十。
從骨子裡可以看出,呂家這對兄妹在某些方麵都是很相像啊,同樣的風流。
本來嘛,女婿可是呂父親自把關,親自幫女兒選定的。算得上比較老實正派,長得那也是一表人材。
唯一遜色的,出身寒門,必須靠自己的加倍勤奮努力,才考上並讀完財經類大學本科。
女婿因為在老家中,和一位居委會的主任為鄰。兩家因為祖上傳下來的屋地問題,頻繁發生摩擦。結果在女婿老家想拆舊屋蓋新房之際,需要居委會當負責人的鄰居家“簽字”。
對方硬是不肯簽,卡著他家的“脖子”,致使女婿直到大學畢業出來,都沒住上老家蓋的新房子。回家隻能窩在破泥屋。
而鄰居家呢,仗著在“居委會”有點小權,自己給自己家開“證明”,繞過了女婿的老爸老媽,不需要他家“簽字”,照樣辦妥了各種手續,拆掉舊屋,蓋起了亮亮堂堂的三層小洋樓。
好不氣派。
如此巨大的反差及不公,整整伴隨了女婿的整個童年歲月。
他因此養成了一心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執念。
這不?
大學畢業之後,他和呂父之女在一次相親的機會認識(呂父托朋友介紹的)。知道那是本地“工商局長”家的千金,他也不嫌棄對方長得有點醜。很快兩人就發展成了一對戀人。
女婿大學畢業後考入了銀行係統,隻是個小小的銀行前台的工作人員。娶了呂父後,在嶽父大人鼎力支持下,他很快在區內的分行當上了個小頭目。
呂父之女替他生了個女兒之後,就不再生。
畢竟在那個年代,“計生”仍為國策,像他們這種男的在銀行當小頭目,女的則擠進了當地的法院係統當小頭目的家庭,如果要超生,直接開除都可以。那損失就太大了。
生了個女兒後,呂女感覺像是完成了“任務”似的,從此頻繁的在外“沾花惹草”。老公雖然沒有實質的證據抓到手,但從老婆單位那邊的反饋,也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沒有。
女婿跟妻子爭吵過,也正告過對方不要再這樣肆無忌憚的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