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那位網紅小偷出獄後,居然有多家有錢的網絡平台,想跟其簽約,砸多少多少錢包裝他,借他的名氣來吸引流量。
一段時間,手機刷幾個短視頻,就會刷到一個那“出獄小偷”的視頻,令人不勝其煩。
結果呢?連上級都看不下去了,馬上約談了那些網絡平台的負責人。強調要正能量導向。
一夜之後,那個“出獄小偷”,從此就絕跡於網絡了。再沒有見到他的畫麵。
總之,這些折騰不休的網絡上的玩意兒,在王主任眼裡,都屬於亂七八糟的東東。他這輩子都不可能去碰。
按照他的理解都是些年輕人去追捧,才讓那種東西有生存的土壤及空間。
按照王主任的“老頑固”理念,彆說年輕人的超前消費的觀念,難以接受。他甚至無法理解現在的年輕人為啥舍得花10塊8塊錢,去喝一瓶飲料水?
一瓶飲料水,成本頂多不到1塊錢,卻能賣出10倍的價格。年輕人那麼熱衷去喝?他們很有錢嗎?未必!在“王主任”眼裡,這就屬於“敗家”的節奏!!!
王主任兩公婆就是如此節儉之人,因而可以在工資收入微薄的年代,就存下了幾萬塊錢。
有了點存款,才可能在看到有好的“地皮”之際,出手收購。
比如像羅國初主持鎮上的3個“開發區”時,“開發區”的地皮也對“私人”出售(當然,隻占很小的一部分比例)。開發區絕大多數的地塊,都是賣給了各個有錢的大單位。
回籠的資金,扣除了各個開發區“三通一平”的投入,還能剩下一些,就充當了鄉鎮的“小金庫”。鎮裡頭頭有“公費”開支的時候,也不愁公家沒錢報銷。
在當時的背景之下,大單位在“開發區”拿地都得花錢,鎮裡的公務人員想要購買一塊“私人”建房用的地皮,不可能白白送給你。鎮上的福利還沒有好到這種程度。或者說,鎮上的一把手的“膽子”還沒大到如此地步。私分公家的好處,這也太明顯,很容易被人告倒的。
而羅國初掌握的100多宗“回建地”,那都是他私人自掏腰包,拿下來的。他要如何處置那些“回建地”,就怎麼處置!這個倒也沒人能指責他什麼。
因此,鎮上同事們,家裡住房條件糟糕的,也有一些人向羅國初購買地皮,來自己建房。“回建地”儘管沒辦有證,但價格經濟實惠,那就是很好的選擇。
既要離城區近,又要價格便宜,估計除了羅國初掌握有充足的“貨源”,其它渠道,還真沒有他那麼好的“貨”。
但想要購地時,又得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按照鄉鎮公務員當時微薄的收入水平,羅國初就算願意便宜賣地給你,你也未必能買得起。
在鎮府,除了一把手外,級彆最高的就是“副科”,像羅國初和王主任,都享有“副科”級彆。因而,王主任以2萬元一塊地皮的價格,從羅國初手裡拿地,這屬於最優惠的那一檔價格了。
至於其他沒級彆的普通同事,不可能從羅國初那兒享受如此之極的“購地價”。
當時“開發區”向“私人”出售的地皮價格,已經達到15萬每塊(100平方麵積的),賣給王主任,羅國初隻要2萬元,但賣給其它沒級彆的同事,他就要6萬塊。比起他8萬塊賣給其它親戚朋友的價格,又調低了2萬,羅國初覺得自己很對得起同事們了。
但這些當公務員的同事,當時連6萬塊的存款也沒有。
當然,就算沒有存款,如果家裡住房條件很差勁,借錢都可以拿塊“回建地”來建房的。畢竟6萬塊購買100平方,600元每平方的地價,並不貴。
偏偏同事們家裡的住房條件,都還可以。
比起王主任家4兄弟,還有一大堆的孩子老人,擠在兩層小樓,那是強太多了。
因此,除了王主任跟羅國初買了4塊“回建地”,其它同事,頂多隻有一個兩個,向羅國初要地的。他手裡那120多宗地皮,基本上都是賣給了其他親戚朋友。
王主任有大大幾萬塊的存款,購買自己的那塊地皮,隻花了2萬,他還有存款。
打完地基花了2萬,他依舊有存款。
蓋1層的主體,造價2萬一層,王主任蓋完了第2層,才把自己兩公婆的那多年存下來的存款耗儘。
但好在“老屋”屬於他的那個“一線鋪麵”,“王主任”物色到的是銀行的“長期租約”,先預支了5年的租金,共3萬塊錢的。
這3萬塊錢,又夠王主任多建了1層半的主體建築。也就是說,他家的房子,建到3層半之際,才真正把屬於王主任兩公婆的財富,統統消耗一空。
但按照規劃,“天地樓”的主體,要建個標準的5層半的。這才建到3層半,暫時還差2層建築主體的費用,也就是差4萬塊錢。
王主任兩公婆一開始向親戚朋友方麵借的錢,也就是4萬塊。
舉債4萬塊而已,就能建好一樓建築麵積在600平方的“天地樓”了(房子2層以上,前後有“挑出”的麵積,因此5層半下來,也不止550平方了),王主任兩公婆非常的心滿意足。
像他家負擔如此之大,收入如此之低,還能搞成建築麵積如此可觀的一棟樓,真是大大超乎預期。
當然,後續裝修的費用,也絕對不低。
就算按照通行的標準,裝修花費,跟蓋房子“主體”的費用,一比一的比例來計算,那“裝修費”也得預算個13萬塊左右。
這“裝修費”暫時仍未有著落。但兩公婆都不怕。
就好比,出大價錢,購買那一套小小麵積的商品房吧,你買到的不照樣隻是個“毛胚房”而已嗎?照樣你得另外的籌集裝修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