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末的5000塊錢,算是一筆巨款。
按照梁騰的理解78年的時候,他父親在“李家莊小學”教語文,每個月領取的工資也才40多塊。一年下來,加上年終獎,也就500多塊錢。參考這個,那寧新一次領到的“補助”,夠梁老師不吃不喝的10年收入了。
如果又要吃又要喝,從有限的工資中擠出錢來“存”,估計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得存幾十年才有這幾千塊錢的積蓄(後來物價上漲,工資待遇隨之節節提升。方顯得好像五千塊錢也並沒有多少啊)!
寧新如果當時有了這筆錢,存起來,幾十年過後也等於白存了,物價的上漲幅度,把他的錢的價值不知“縮水”了多少倍。
但寧新由於是農村出來的,而“轉業”到地方後,是當地一家科研所的後勤科接納了他。寧新在城裡沒有房,想要城裡落戶,決定拿那5000塊去購置住房。
彆以為辦不到。當年的房價一點水份都沒有的啊。寧新通過熟人的介紹,隻看了三處房子,就看中了第3處房子了。
那是老舊城區的老房子了。長條屋,開間隻有4米。縱深則在20米。總共80平方的老屋,蓋了三層。但已經陳舊不堪。
寧新卻看中這老房子,門前有一條老街道。
三層房子雖然很老,但完全可以做一個小鋪麵。自己上班工作之時,鋪麵拿來“出租”,儘管租金不多,但能貼補一下家用,聊勝於無。
等到他退休以後,閒下來,可以在自家的小門店,開個當下“信息中介”門店。專門各種“用工信息”啊,“月嫂或家庭保潔人員”的信息啊……之類。
寧新覺得開這樣的信息店,賺取介紹費,收入應該不錯。
所以那樣一個戶型不好,又破又舊的老屋要出售,寧新卻是沒有太多猶豫,就看中了它。
而屋主開價6000塊。寧新非常“誠懇”的跟對方言明自己的情況隻有5000塊的積蓄。還是當兵“轉業”回地方,發放的補助款。所以隻能出5000塊的價。
結果對方一家人經過商議,也接受了5000塊的轉讓價了。
寧新買到老屋以後,太老太破也難住人啊,尤其是處處散發著一股子的“黴氣”。
寧新已經娶了妻,育有一子一女。當時兩個小孩子都不滿3歲,感覺天天讓孩子呆在這家裡住這種環境,享受如此空氣質量,也著實不妥。
於是把他老婆做工積蓄的1千來塊錢拿出來,把三層“老屋”的上麵兩層,好好裝修了一通。
兩公婆在城裡購買這老屋之初,就考慮到一個問題要不要拆了重建?
他倆是不考慮重建的,因為感覺太浪費錢。既然不打算“重建”,那在挑現成的老房子的時候,房齡可以“老”,但最起碼必須是用“火磚”砌的房子。用“泥磚”蓋的老屋,就不考慮了。
最後挑的這處小街小巷的店鋪房,就是用“火磚”砌的。
但在那個比較久遠的年代建的房,不可能立有“鋼筋水泥支柱”,樓麵鋪的,也僅僅是“預製板”(放的鋼筋量少得可憐)。另外還有個大缺點,就是房子太長條了,20米深,原屋主建房時卻舍不得在“中段”開一個“天井”采光。導致老屋每一層,除了前後兩個房間外,其它地方的“采光”並不理想。在裡麵活動,經常白天都得點燈。
但寧新兩公婆不打算把這“老屋”加高上去了,因此也不在乎它是“預製板”鋪的樓麵,有沒有柱子支撐。
反正住完他們這輩子,甚至是兒子再住一輩子,寧新認為這房子的質量都不會出問題。
另外,采光不好,也不打算重新改造了。
畢竟就算能設計出更好的“采光”方案,不拆了重建。也難改的。
破壞局部的改建,反而更容易破壞屋子的結構,本來能用更長久的屋子,使用壽命,說不定要大大的壓縮。
寧新兩公婆的最終做法,就是直接花1千塊的“巨額”,把2樓及3樓重新裝修一通。
至於1樓,那是準備先用來出租。當然由“租戶”來裝修啊。寧新兩公婆可不管它。
等一樓店麵出租後,寧家就從屋背後的“後門”進出,都不必經過店鋪。互不打擾。
1千塊裝修2樓和3樓,資金不能說有多麼“富餘”,但也勉強夠用。
畢竟那個年代,就算鋪地板磚,也隻有那種小小塊的“泥質磚”而已。便宜,隻要幾毛錢一塊地磚。但鋪出來的效果,看著就透著一股小家子氣。後世鋪的統統是石材磚,一片磚,就要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因而裝修的費用,節節攀升。
另外用的電線,也是普通的單股“鋁線”,哪裡像後世全部采用了“多股”的“銅錢”。每捆電線的費用也不同。
再一個牆壁“批白”,用的僅僅是簡單之極的石灰。這東東也挺便宜的。哪裡像後世批白牆壁,要用“膩子”去刮。刮幾遍。還要刷油漆。材料的價格貴好幾倍。
另外那個年代的人工,遠遠便宜過後世。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麵上的好說。
寧新兩公婆做得更絕,為了省錢,裝修的幾道工序,都完全由他兩公婆自己慢慢的摸索著,由自個兒來完成。根本就連裝修的“人工錢”,都不讓外人去賺他們的。
真是把“節省”兩個字,發揮到了極點了。
由於那個年代,鋪地磚,普遍采用的是“濕”貼之法,不像後世的石材磚鋪地,發明了“乾貼之法”,因而那個年代鋪的地磚,普遍都發生了“地磚”烘起,開裂的種種問題。
但那都屬於十年以後要麵臨的麻煩事。開始沒問題的。
在老屋重新裝修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那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可是非常棒的。
就像一下子住到了全新的房子。而且有兩層樓住(一樓出租),兩層總計居住麵積達到160平方。這比在單位那兒租個幾十平的“單間”來住,還得月月從工資“扣”房租,那就強太多了。
寧新兩公婆親力親為,“裝修”好兩層房子後,就趕緊退租掉單位的住房了,挑了個吉日,搬到“新家”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