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結了婚以後,“架子工”家裡欠下的債務,他又花了兩年時間,慢慢償還一清。
這期間,周家小女兒有了第1個女兒。
要照顧這頭一胎女兒,周家小女兒隻得辭了工,當起了全職的家庭主婦。
又由於頭一回當母親,沒有“育兒”的經驗,加之老公做那些工,天南地北的跑,一年回家的時間加起來,估計也不足一個月。如此情況之下,周家小女兒便乾脆跑到“娘家”去(從安胎階段就開始回去,一直到第1個女兒降生)。
一直把女兒養到2歲多可以去上“幼兒園”了,就丟在“娘家”圩上最大的那個“幼兒園”去。如此一來,有父母幫照顧、接送“外孫女”。周家小女兒又打算繼續去做她的“普工”了。
不是周家小女兒心心念念想著要打工,而是夫家兄弟太多了,“架子工”也沒建有新房子給她住。必須要自己兩夫妻一起努力,去掙錢蓋新房子,去裝修一個舒適的新家。
“架子工”的父母,屬於典型的農村人思維,一輩子生了3個兒子,3個女兒。3女兒出嫁了也不需要父母替她們“破費”,但3個兒子各自要娶妻生子,想過更好些的生活,已經各自分家,不蓋新房子怎麼得?!
以前當泥水匠的父親,隻蓋了兩層的“排屋”,就是一排過去都是“房門”,一層有六、七間房子這樣。以前許多單位的“宿舍”,包括學校的“學生宿舍”,都弄成這樣的格局。
這樣的舊房子,兒子又多,每個兒子分兩、三間房,老人再住一間,放車用一間,吃飯用一間……基本上也沒什麼空房子剩下。
而且那種“舊格局”的房子,周家小女兒和她老公也隻是“暫時”先住著。並沒打算一輩子就這樣不思進思,沒有新房子住也得過且過!新房子仍然是要蓋的。
農村嘛,其它什麼都不多,就是地多。
甭管手續齊不齊全了,當然自家占到的“地”多,就是自家的。“架子工”的父親儘管有3個兒子,但他家地多啊。就算建成了“排屋”的老宅沒有哪個兒子願意隻要這一處,那這“舊屋”可以先不分。
3個兒子,各分它180平方的地皮來建房,那也才分了“老豆”5、6百平方而已。“老豆”還有舊屋也差不多200百,還有“雞舍”啊,“豬圈”啊什麼的比較零碎的地兒合計100多平。
所以說,“架子工”的老豆,當年拿的地,足足有900多平方。這還不包括他家承包的“耕地”好幾畝哩。
儘管是所謂的“農村地”,但周家小女兒嫁到的這個“農村”,其實屬於挨近“國道”的村子,國道一頭連著圩裡,一邊連著城區,交通極其便利。因此“架子工”老豆的那幾畝承包田,後來也被征收了。
雖然賠得不多,但每畝6萬多塊是有的。這樣幾畝地也能有差不多30萬的補償。
這些錢,“架子工”的老豆也有計劃。如果是吃吃喝喝的亂花,他絕對不給兒子們。畢竟錢也不算多,真正要亂花亂使,那也經不起大手大腳的花使。
他3個女兒,每個人就給1萬塊,意思意思。畢竟在農村有種風俗,嫁出去的女兒沷出去的水,“娘家”這邊有點意外收入,好講的就給你一點好處。不好講,一分錢不給也有可能。
“架子工”的老豆還是不錯的,每個女兒給1萬。剩下的27萬,他自留6萬塊,預作養老之用。剩下21萬,則分成3份,每個兒子分7萬塊。
而這每個兒子分到頭上的7萬塊,也並非直接就分給你。需要等到哪個兒子要真正動土建房之際,才真正可以從“老豆”那兒拿到。兒子沒有真正建房之前,這分到他頭上的7萬塊,就放在那兒不能動。由“老豆”來負責保管。
至於3個兒子分家裡的3塊地(麵積都差不多在180平方這樣),“宅基地”的位置也有些好些,有些差些。
最好的那一塊,當然是緊挨著“村道”的那一塊。而與這最好“地塊”相鄰,離“村道”則縮進去大約20來米的那一塊,位置則次之。
位置最差勁的第3塊“宅基地”,則是再往內“縮”進去幾百米,剛好在“宗祠”背後的地塊。
自古以來就有一種說法,在“祠堂”前後是最不好建新房子的。因為無論前或後,所建的房子,按照迷信的說法,都不宜建高過“祠堂”。
“祠堂”一般才高5米左右,不能高過它,你這新房子到底建多高啊?蓋個一層半嗎?那也太矮了吧?!
反正3塊“宅基地”中,就有那麼一塊是在“祠堂”背後的地塊(上麵還有不知建於哪一年的破舊老泥屋)。既然大家都特彆嫌棄那樣一塊地,“老豆”也不希望哪個兒子有怨言。為公平起見,就以“抓閹”的方式,來決定誰得到哪一塊“宅基地”吧。
這樣看來,這位“老豆”還是非常公道的。不會特彆的偏愛大兒子,連分個“宅基地”也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來分。那樣隻能讓另外兩個兒子都對他有意見。
最公平公道的作法,就是“抓閹”了。3個兒子一視同仁。不管是哪一個,想要分到較好的“宅基地”,全憑手氣。
你自己的運氣如此,好或者壞,都不能怨到父母,怨到彆人。這也免得以後可能產生出“兄弟不和”的矛盾。
3兄弟都不希望抽到那一塊臨近“祠堂”的“宅基地”。在父親邀請族內有威望的老人來作“見證”之前,各個兄弟都不知道背地裡去拜了多少回佛祖保佑了。
連周家小女兒一向不怎麼重視“拜佛拜菩薩”的人,也暗暗的祈禱自家老公一定要抽到最好的緊鄰村道的地塊啊。
結果呢?不知道是不是周家小女兒的“誠心誠意”感動了老天爺了,居然他老公手氣最佳,心想事成的抽到了最好的這塊“宅基地”。
老公的大哥則抽到了縮進去20米的第二佳的“地塊”。
老公的二哥,手氣欠佳,那“祠堂”邊的“宅基地”,被他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