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周家小女兒”開始還有點疑心她的“家公”收了她出的“醫保費”,卻沒有這方麵的意識,連繳這點“醫保費”都舍不得,乾脆就從中“截留”了一部分。
本村就有這樣的老人啊。也難怪“周家小女兒”疑心病重。本村也是做泥水匠做了大半輩的李永彬,都70多了,可不是可惜這2、3百塊的“醫保費”嗎?直接“跳”著買醫保。比如這一年他覺得自己無病無痛,身體硬朗,他就不買。往往有了這樣的念頭,一般就連續3年到4年不買的了。期間就算有什麼病痛,也是自己“忍忍”就挨過了。
到了哪一年,前年實在多病痛了,他才不得不購買下1年的醫保費,作為“緩衝”。等到過了這一年,感覺又沒什麼大礙了,又繼續不購買了……就這樣打“遊擊”似的買。自覺可以節省一筆錢。
沒錢,或者更準確說,是可惜那點微薄收入的老人,往往就是以這樣“消極”態度對待“醫保”繳費。
本村就有好些個老人是這樣的做法。並非個案。
“周家小女兒”也見慣了,所以在自己居然有3口人“漏繳”了醫保費的事兒“曝光”以後,她很自然的首先要“排查”自己的“家公”是不是沒有買齊家庭成員的醫保費啊?是不是覺得他兒子和兒媳一年下來沒有一次大病的,不必購買“醫保費”?!
有了這樣的猜測,“周家小女兒”就叫她老公跟他的“老豆”,作了一番長時間“懇談”。推心置腹的傾談。
但“小女婿架子工”哪裡有那麼高的文化,跟自己“老豆”談什麼大道理。就是直截了當的質疑老嘢你得了我們的銀紙,到底有沒有幫我人買保險啊?你不要貪這一千幾百塊錢啊?你沒錢花,可以問我要。我手裡鬆裕就給你幾百塊花花,不值什麼!你連兒子兒媳的醫保都不買的話,如果我也像“大哥”那樣倒黴,從高處摔下,又比大哥“好彩”一些,隻摔了重傷,沒要掉性命。難道不送醫院搶救我了嗎?如果要搶救,你能負擔那麼高的醫療費嗎?你老實告訴我有沒有不繳我的保險?是你沒繳的話,我趕緊去問問,看能不能“補繳”……你要跟我說實話!不要這個時候還打馬虎眼!不然你就3個兒子,都是做危險工的,你以為你有幾個兒子好“斷送”的啊。都不知道好好珍惜!
話都說到這份上,“架子工老豆”也隻得賭咒發誓絕對沒有克扣到家裡3個成員的“醫保費”!他撒謊的話,老天爺罰他“斷子絕孫”好了!
這毒誓發的!連“小女婿架子工”這等粗人,聽了都相當無語了。
你發什麼誓言不好呢?偏偏要拿兒子和孫子來發誓!你老的兒子,不就包括他在內嗎?!再說了,他和“周家小女兒”至今仍隻生了3個女兒,可是很想無論如何要一個男娃的。自己這個“老豆”倒好,居然連“絕孫”的話都說出來了,這更令“小女婿架子工”心裡添堵啊。
但有什麼辦法呢?!
這話題都是他自己挑出來的。而且還拿“大哥”作為案例,證明不買“醫保”的麻煩了!“老豆”其實也隻是順著他的話來說。他怎麼可能咒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呢?!
但知道是知道,但聽著就是“刺耳”。“小女婿架子工”總算感受到沒文化的人,說話就是如此不中聽啊。
“小女婿架子工”在那兒犯嘀咕,但“周家小女兒”就懶得計較這些。她隻要證明了“家公”沒有克扣醫保費就可以了。
“周家小女兒”就叫上她老公,一塊到村裡找那個“會計”老家夥,直接質問他為啥交夠了那麼多口人的“醫保費”給他,結果她去看衛生院看病的時候,人家收費的卻告知,沒有購買醫保。連累她幾次看病都沒有“門診優惠”。幾次下來,就白白多出了幾百塊錢?!
老會計當然不肯說是他自己“克扣”了醫保費。一再的辯稱,已經按照他家的要求,購買了“醫保”了的。可能是係統方麵的故障吧?沒能及時的顯示出已經“繳費”的信息?!以前本村的某某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你跟我的膝頭去撒這種無腦的謊言吧?“周家小女兒”心裡冷笑連連。這樣的借口,騙鬼去吧!!!
難道一個國家的公家部門建立起來的“係統”,還沒有你區區一個“老會計”的信譽高嗎?!無論怎麼看,有問題的也是你這方麵的問題,而不是人家相門係統的問題。
但對方咬死了沒有“漏繳”的事兒,畢竟是同村認識了幾十年的人了,也不好為這點小錢跟對方“喊打喊殺”的。
比如對方,悄悄的“克扣”了他家的醫保費,這是背後做的手腳。明麵上,“架子工老豆”交了錢給他,儘管沒有“單據”憑證,但老會計也不敢否認“架子工老豆”給了多少錢他的事實!
那是“底線”!收了那麼一個數目的錢,卻不承認,那就真能引發大打出手了!!!
而按照慣例,推說是係統方麵或許出故障了。這屬於“緩兵之計”。隻要爭取到一點時間,哪怕“東窗事發”也不怕,大不了翌日就抽空幫這家剩下那3口去“補繳”醫保費吧。
被發現了,就“補繳”吧。這也算是一種“潛規則”。或者叫作通行的“應對之策”!隻要錢“吐出去”了,估計同村熟人的,也不會一直跟他不依不饒下去。
要說有什麼影響,無非就是名聲變得更壞了——但一般做這種“殺熟”之事的,都是些不怎麼太要臉的人了。否則,也斷然做不出這種昧了良心之事!
“老會計”就是臉皮比較厚,就做了這種事。而“小女婿架子工”一家比較要麵子,就算去質疑,也不好意思一口咬實就是對方“克扣”。隻能是去質疑!而且隻不過區區不到一千塊錢,也不想因此跟對方鬨成“冤家對頭”似的。畢竟同村認識了幾十年的熟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也不好徹底撕破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