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大嫂”大概跟夫家這兩兄弟“分清”了“固定資產”以後,倒也進入了難得的心滿意足之期。
除了“老排屋”還有屬於“小女婿架子工”名下的40平方“地皮”,是“大嫂”想要但暫時又拉不下麵子跟對方談的。
其它的原本“泥水匠老豆”掙下來的房地產,至此“賣的賣”、“分的分”,基本上算是統統都“分光了”。
“泥水匠老豆”再沒有什麼地兒,可以拿出來分的了。
“大嫂”替自己那寶貝兒子爭取到了能爭的權益,自覺“泥水匠老豆”的“剩餘價值”也基本上“榨”乾了。“大嫂”也就開始在心裡開始“清算”兩個“老家夥”的壞處!
首先,“泥水匠老豆”居然坐視他那個“小兒子”欺淩“大嫂”,居然也學啞巴,一聲不哼的。這一點就令“大嫂”非常有意見!
按照“大嫂”的觀察那“小女婿架子工”脾氣很差,但對他老子的話,有時候還是肯聽的。
“泥水匠老豆”看到他小兒子在村裡胡亂“造大嫂謠言”之時,就應該及時予以製止。不該放任自由。
另外,像“大嫂”提出了“小女婿架子工”新房子左側的那一處空地,應該不圍起來,由以後大家的孩子大了買了車了,就用來充當“公眾停車位”。
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議,居然“泥水匠老豆”都不勸他小兒子接受。聽任小兒子拒絕了“大嫂”的善意建議。
還有,就是勸不聽“蠻橫的小兒子”時,也應該是“泥水匠老豆”親自出麵,主持調整分配家裡的這些房地產……結果“泥水匠老豆”也悶聲不吭。簡直豈有此理!
“大嫂”無何奈何之下,隻得腆著臉去遍請村裡“德高望眾”的一幫族老,由大夥來充當見證,召集“小女婿架子工”,以及“二哥”,連同“大嫂”一起坐下來,重新把家裡的“房地產”分配方案作了“微調”。在原有的“分地協議”中,增列了“附件”,把15平方的狹長地皮“置換”小兒子家的“廚房”,諸如此類,逐一白紙黑字列清楚。
“大嫂”通過自己的努力,想方設法,好不容易才替自己“未來的3個孫子”,大致弄好了3處房地產了。
手裡有了這些“固定資產”,“大嫂”才感覺人生多了許多樂趣,有了更多的盼頭!
彆覺得“大嫂”如此努力的“爭地”,以為是些農村的山旮旯不值錢,“爭地”的人很可笑。要知道,之前“泥水匠老豆”手裡還有好多畝的田,都被“征”了。這才換來他手裡的20多萬,每個兒子蓋新房子時,“老豆”都可以給予7、8萬塊支持。
隻要知道有資格被“征”,這兒雖是農村,也不可能是很“山”的農村的。
“小女婿架子工”他們家,距離新修的60米寬的“家具大街”,大約有7、800米這樣。
彆認為離“主乾道”將近一個公裡,有多麼遠。在“家具大街”未修通以前,這一片區域的“自建房”看上去七零八落,檔次感就太差了。
但有了那樣一道城市“主乾道”貫穿了,感覺檔次提升不止一級。
反正離了家門,在“村路”拐它幾個彎,就可以彙入“主乾道”。交通便利,因而村民們都覺得,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大老板跑來這一片區域“購地”興建廠房。如此一來,這兒的地皮,肯定是越來越值錢的。
“大嫂”手裡“囤”了地,有點小滿足,那也是人之常情。
但她一點不領“泥水匠老豆”的情。雖然地皮是從“老的”手裡傳下來的,但“大嫂”隻想著自己“絞儘了腦汁”,千方百計才把3塊“宅基地”弄到手。而“泥水匠老豆”從頭到尾,沒幫他說過一句好話。很是無情無義。
從“大嫂”有點扭曲的心態看來肯定是這個“老家夥”覺得大兒子已經不在了。以後指望不上“大嫂”。有事情還得指望二兒子和小兒子。因此當“小兒子”和“大嫂”有衝突時,老的就在默默的暗地裡支持“小兒子”。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誤解”,“大嫂”開始跟“泥水匠老豆”二老“劃清界線”。
具體作法也簡單,都是“大嫂”自己琢磨出來的小招數。
首先,“分戶口”的時候,一般家裡兩位“老人”不會單獨作一個戶口本的。可以老父老母都跟自己的一個兒子。也可以父母分開來,各自跟一個兒子的戶口本。
這個時候,“大嫂”就不願讓“泥水匠”兩公婆中的任何一個,掛在她的“戶口本”。讓他倆都去“掛”在小兒子的“戶口本”吧。
為啥不是“掛”在“二哥”的“戶口本”呢?因為“二哥”家的“戶口本”,隻得他跟他兒子兩口。而這兩個又經常在外地“打工”的。家裡麵沒有個女人來理會這些“戶口本”之類的瑣碎事務。
一旦家裡需要用到“戶口本”,“二哥”和他兒子都不在家,那也極其不方便。
而“小女婿架子工”儘管也長年在外地奔波,但他畢竟有個“老婆”在家裡帶3個女兒的。
正因為家裡有3個女兒要顧著,“周家小女兒”誓必難以跑到外地去打工。儘管到外地打工,可以賺更多一些的錢。但家裡的孩子有點傷風感冒,都沒個人理會。那也是真的“丟不下”。因此,“周家小女兒”寧可在家裡找份普通的工作。先掙點小錢來還已經“刷”空了的兩個“唄”。
有“周家小女兒”在家,把家裡二老的“戶口”也掛在一塊兒,有什麼事兒,也好有個照應。
比如像每年購買“新農合醫保”之類,“泥水匠”夫妻的這兩份,也一直由“小女婿架子工”家幫買了。
年年如此。
雖然說“泥水匠老豆”有3個兒子,但“大嫂”比較小氣,而且二老的戶口跟了小兒子,因此她覺得就讓“小女婿架子工”幫二老購買“醫保”得了。
“二哥”兩父子,其實也是異常節儉之輩。明知道二老的“醫保”一直由小兒子負擔,他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誰叫“小女婿架子工”是3兄弟中,最好麵子,最好吹噓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