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個廢物女婿啊!
本來“周教練”也是個挺有修養之士,也不願用“惡評”來對人。更何況那位畢竟是他的女婿,更應有寬容之心對待。
但這一次“危難之際見人心”啊,妻子的重病,令他一下子看透了“小女婿架子工”實在靠不住!
印象跌落到了穀底了,“周教練”當然也不憚用“惡評”來給予他那小女婿。
沒人幫襯,年紀也逐漸老去,“周教練”幫“駕校”帶帶學員還行,叫他自己親自開一間駕校,他實在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管理。
因此雖然熱衷於這個行業,最後也無法再“重返”這一行業。
“周教練”夢想破滅以後,也逐漸的看淡了很多事情。以前的他,大半輩子都在期待著能把祖傳的“神奇藥方”推廣……在他最有“夢想”和情懷的歲月,“周教練”甚至幻想過把他那留下“藥方”的祖父,打造成類似於“李時珍”之類醫學名人。
可惜挺多事情,想想就好。
“周教練”窮其半生,最輝煌之際也有過千萬的身價,不能說不是“成功人士”。但就他這般經曆,最終仍然沒辦法把“祖父”的“藥方”打響知名度。還白白把他憑借“組裝電動車”賺到的千萬身家,統統賠了進去。
並且賠光了積蓄還不算,“周教練”甚至還背負起了一筆不大不小的債務。
老丈人落到如斯艱難處境,凡是有點“同情心”的親戚朋友,無不對其施以“力所能及的援手”。
大女兒和大女婿,甚至非常積極的發起了“輕鬆籌”。母親的性命安危,遠比自己的所謂“麵子”,重要得多。必要時候,還得傾儘全力去“賣慘”。或者對已經伸出援手的親朋,再來第二度的所謂“道德綁架”也好,總之發“輕鬆籌”的目的,就是變相的向親戚朋友二次“募款”。能募多少就多少。就算親朋背後有“微辭”,那也隨他們去了。
“輕鬆籌”說是麵向許許多多不相識的熱心人。但其實仍以熟悉的親戚朋友為主。其中8成以上的“善款”來自於他們。剩下2成,才是真正的善心人士的意外捐助。
最後募到的“善款”並不多,但也剛好夠“周教練”的妻子從“重症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中間這段時間的花費。
大女婿在千方百計幫“丈母娘”籌集醫療費,小女婿呢?有了對照,就更鮮明的突顯出這個家夥“糟糕之極”。
“小女婿架子工”從事的工作不僅“高危”,而且還“有朝沒晚”。跟著“工頭”做完了一處活兒,就又得為下一單活,四處奔波尋覓。期間空出的這段時間,“工頭”接不到活沒有收入,當然也不可能給底下這些“架子工”們發薪酬。
“小女婿架子工”有工作有收入時,可以把200左右每天的人工,直接吹噓到一天賺它個1000塊。“牛皮”起碼吹漲了5倍。
而他沒有活乾之時,“小女婿架子工”為了突顯自己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勤勤懇懇賺錢。他就會拚命發“朋友圈”。
比如跟隨“工頭”開車在“尋覓活兒”的中途上,“小女婿架子工”也會頻繁發其在“車上”的短視頻。
再一個,就是每到一處新工地,其實“工頭”還要跟對方的負責人談判,看對方肯不肯把工程交給他們去做。但“小女婿架子工”每到一處“新環境”,就要發幾條“朋友圈”。
如果幾次談不下工程,以失敗告終之後,偶爾又有一次談成功了,“架子工”們就有事做了。起碼忙碌三、四天時間。
這期間,就是“小女婿架子工”發朋友圈的“高峰”時期。
無論是他在臨時搭建的“鐵架子”上拍發的“朋友圈”消息,還是工友們“休息”啊,“吃飯”啊之類的“短視頻”,更是一天幾條,發得不知道有多歡。
尤其令知道“小女婿架子工”底細的人們,有點“啼笑皆非”的,是這家夥每次發這種“短視頻”到朋友圈去,都要用他那“含水”的普通話,來上一句“加班加班!又要加班啊!”
那種“惺惺作態”,“周教練”不聽還好,聽了以後,感覺“反胃”之極,有種想吐的味道。
“小女婿架子工”這家夥,都不知道要隔多久才撈到一次活兒,工作時間更是少得可憐!閒得幾乎要發黴!而他居然還敢“恬不知恥”的替發“朋友圈”的短視頻,“配音”似的老是念叨“加班加班!又要加班!”
“小女婿架子工”就是要營造一種他天天如此忙碌的味道!
事實上,他就是個經常閒得“數腳毛”的家夥!
不明他底細的同村熟人,看到他發的這些“朋友圈”視頻,還真有不少同村人以為,這家夥天天有活乾。幾乎連休息時間都壓縮又壓縮。
這又從一個側麵證明“小女婿架子工”平常時“吹牛叉”時吹的每天能賺過千元,是完全真實可信的!
“小女婿架子工”那麼虛榮的一個人,真是為了讓其它人士不“小覷”他,這才絞儘腦汁、掏空心思,弄出那麼多的“朋友圈”短視頻。
一開始發短視頻發得很不順手。但經常反複的練習,像“小女婿架子工”文化程度那麼低的家夥,才終於學會了“發朋友圈”了。
懂了以後,就淨知道拚命發“朋友圈”。
給熟悉“小女婿架子工”底細的朋友看了,其實這就宛如搞“微商”的家夥們,都下載有一款軟件。那軟件具體的功能中,有一項是可以任由你自行修改“數據”(叫“銷售額”或者叫“營業額”)。
“小女婿架子工”經常在手機發那種短視頻到“朋友圈”,其實給人感覺就像“微商”做的賬,假得不得了。
可惜。限於文化程度太低,“小女婿架子工”一點不覺得自己的作法太膚淺,太沒有可信度啊。
“周教練”對於自己這個“小女婿”,之所以印象越來越差,正是在他妻子病情危急之際,老是在手機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小女婿發的上述內容的“短視頻”。
越看越生氣。這個小女婿,經濟上精神上,沒有一點關懷同情的味道。還有那麼多時間和心情,發各種糟糕的短視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