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小女婿架子工”這輩子可謂是“誇誇其談”的一生。
年輕時做的工作,單一到單調的地步。但他就從來沒想過要調換工作。
像他“大哥”似的,做一位多麵手,勤勞男。
就算賺到的“工錢”越來越少,難以養家活口,也這樣將就著過去,敷衍著過去。反正他的老婆也越來越勤快了。他這邊收入不夠全家人的開銷了,就由老婆那邊賺錢貼補。
隻要勉強能把日子過下去,“小女婿架子工”依然做10天半月的活兒,“玩”倒玩了大半個月。
月月如此,年年這樣。
始終不思改變。
不知道是否冥冥中有一種神秘力量牽引著,“小女婿架子工”的不思進取招惹了“上天懲戒”,他和“周家小女兒”後來又要了兩胎,皆是女兒。
如此一來,家裡就“五朵金花”了。
這種情況之下,家庭負擔越發沉重了。而“小女婿架子工”的收入始終未見有明顯增長。
彆說增長,就連維持著既有的“年收入”,也顯得非常困難、異常吃力。
這種情況下,“周家小女兒”既要帶新生的兩個娃娃,又要想著賺錢養家。實在是不堪重負。
這樣的情況,她也有點“絕望”了,不再願意要第6個孩子了。現在就養這5個女兒,都感覺負擔不起來。另外,從內心真實想法來講,“周家小女兒”對於養兒或養女,並沒有那麼大的要求,或者說,沒有那麼“重男輕女”。
而一直身為“要生兒子”的主將的“小女婿架子工”,因為他自己不爭氣,老婆一個又一個替他生了,依然生不出兒子。按照科學而言,這是“染色體”的問題。女的隻“x”染色體,而男的可以僅“x”染色體,也可以“y”染色體……而生兒子必須是有“y”染色體參與的。因此從科學角度而言,生兒或生女,最終決定於男方的是“x”或“y”。
這最大責任,豈不都要歸到男方的頭上嗎?
“小女婿架子工”儘管沒文化,但喜歡跟人吹牛打屁,山高海闊的閒聊。因而他也挺懂上述的這樣一個道理(主要是聽多了。誰都這樣說,聽著聽著也接受了這樣一個“科學論斷”)。
如此一來,“小女婿架子工”不能怪他老婆的肚皮不爭氣,隻能怪自己不給力啊。
完全沒辦法去責怪另一方的。人家也非常努力替你生了5個娃,其過程中還有一個是他倆“主動不要的”。否則,就是6個娃了。
自打不要了那一個以後,感覺身體每況愈下,後來再懷上,哪怕又是女兒,也隻能要了。否則怕“流”多了,最傷。
但真正養了5朵“金花”以後,也到了兩夫妻的“極限”。“周家小女兒”是堅決不願再要了。
而“小女婿架子工”想是想要個兒子的,但無奈生不出啊。另外,就連養5個女兒他都逐漸難養,要指望老婆出去做“一線普工”,來負擔大部分的“家庭開支”了。
如此情況下,他也硬氣不起來啊。不敢要求老婆必須如何如何的。
那就這樣“將就”著過吧。
但家庭方麵的開銷越來越大,而收入卻有逐漸“萎縮”跡象。想要“將就”,其實也難。
如此情況下,“小女婿架子工”就有點“放爛”了。家裡錢夠用也好,不夠用也罷,反正他就從來不像他逝去的“大哥”那般,會去“兼職”做一大堆工作,來維持家庭開銷。不斷的累積收入。
“小女婿架子工”就固定給家庭創造那點“收入”,並且這點“收入”比起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還“縮水”得嚴重。而物價水平,越往後就越高,不可能還回到以前的水平。
生活日益艱難起來。
像女兒們讀幼兒園的學費,幾乎都是“每期”都要拖欠的。從開學一直拖欠到快學期結束,才補上。
“幼兒園”也是衝著他家女兒是“老生”了,並且先按月的繳納了“夥食費”,也就沒有阻攔小朋友入園。但每個學期的末尾,總是“催交”學費不斷。好不容易才把學費給催上來。
至於已經上到小學和初中的女兒們,欠書本雜費,那更是“家常便飯”般的事情。
說是“九年義務教育”,其實就免除了“學費”,但一些所謂的“書本雜費”,卻是肯定要繳納的。另外,到了“小學高年級”,還有“初中”以後,學校還要收一個所謂的“課餘輔導讀書費”。其性質有點類似於“補習班”。但如今上邊“三令五申”的,不允許學校開設“補習班”了,學校也沒那麼大的膽子照舊開。
開了個名堂,而且收費也便宜太多了。課程也沒有“補習班”那麼繁重,因此還可以開設的。
上述雜七雜八的費用,都是必須要交給學校的。
儘管每部分看起來不多,但累計起來,就非常可觀了。
按照“小女婿架子工”一家“捉襟見肘”的收入水平,收入狀況,“周家小女兒”往往隻能先確保其中兩個女兒讀“幼兒園”的學費。還有一個讀幼兒園的女兒的學費夥食費,就隻能采取“拖欠”之法,慢慢來還上。
至於大的兩個女兒,分彆已經讀到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的,書本雜費交不上,那也隻能先“拖欠”著。每每拖到學期快結束,再想方設法給“補繳”上。
遇到好說話的學校和班主任老師,那也就隨她家了。
但也有不好講的“班主任老師”。感覺就你們這些學生難收款,影響她把收到的錢集中上繳,她就采取了一個據說非常有曆史了的“催收招數”。
那就是,把沒有及時“繳清雜費書本費”的學生名單,統統寫在“黑板”的右上角。誰也不許擦。要一直的“掛”到哪個小學生繳完了費用了,就擦掉哪個學生的名字。
每學期被“掛”在“黑板”右上角的學生名單,少說也有20幾個。
彆奇怪。
這鄉鎮的小學嘛,都不像城裡的小學那樣嚴格“控製”每班的學生總數。多的時候,可以一個班級“擠”進80多個學生的。
正因為每個班嚴重“超員”,才可能欠雜費書本費的學生,也有2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