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周家小女兒”就是嫁了這樣一個不長進的老公。
“好吃懶作”還虛榮心超強,結果導致家庭的經濟狀況,艱難無比。
這種情況下,連自己的女兒們都照顧不到,偏偏又趕上了“周家小女兒”的母親大人(也就是周教練的妻子),重症送入醫院急救,花錢如流水。
“周教練”的積蓄都花完了,還欠下不少外債(基本上能借的親友都借遍了)。“周家大女婿”兩夫妻算是比較有能耐的,又孝順,前前後後也幫出了10萬左右的醫療費。
“大女婿”家,確實也欠有不少外債,但那是以“公積金”貸款占絕大部分。這“公積金”每月都會直接從他倆夫妻的“工資”中扣掉,等於“代繳”。
繳納的這些“公積金”,名義上存在你個人賬戶中,但它隻能用在你申請有“公積金貸款”之時,用來還款。
如果你沒貸有“公積金”的錢,那對不住,這些按月繳納的“金積金”,你也沒辦法領回來。
“周家大女婿”索性就從“公積金管理中心”貸了差不多40萬出來,而且是分25年還款。
“周家大女婿”計算過了,按照他現在每月“繳納”的公積金,繳到“公積金賬戶”後,剛好夠用來還“貸款”。
等於用那“專款專用”的公積金繳費,去還借出來的“公積金貸款”。
總之,工資裡扣掉的那筆“五險一金”中的“一金”,不買房就拿不回來了。這是事實。正好趕上有建房裝修的“剛需”,就拿來用在這方麵。這就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周家大女婿”選擇25年的貸款時長,正因為25年以後,他正式到了退休年齡,領退休金後,無須再繳納“公積金”了。因此他隻把購房按揭貸款的時間,鎖定了25年。
按照“周家大女婿”擁有“公積金”繳費可以“抵扣”住房貸款的現實情況,他買地以後蓋房子及裝修,雖然明麵上看“負債金額不小”,但隻要一直繼續工作,就不必擔憂還不上。而且還是壓根就無須動用他“實際到手工資”的情況下,就可以源源不斷還貸了。
當年設計這“公積金”的方案,其實對“周家大女婿”此類高薪一族,有著極大的傾斜扶持。
“周家大女婿”兩夫妻在壓力還不算太大的時候,其實想趁機多存些錢,以便投資一些大的項目。結果就有那麼不巧,居然趕上了“嶽母大人”被送進了“重症監護病房”的大事。到了這種人命關心的節骨眼,“周家大女婿”想方設法都要湊個10萬8萬給母親“救命”呀。
“周家大女婿”兩夫妻當“孝子”,卻在無意中“凸顯”出了“小女婿架子工”的不行。
起碼在“周教練”眼裡,“小女婿架子工”真心差火啊。
人家大女婿沒欠他老丈人的錢,看到丈母娘“重病”,還專程送來10萬8萬的“救命錢”。而“小女婿架子工”蓋房子裝修時,還向“周教練”借了10萬塊。
如今“周教練”急著用錢了,“小女婿架子工”根本就無力償清。甚至,連當年欠下這10萬塊,關鍵時候他提都不敢提。隻能自己東拚西湊的,湊了5千塊錢交給“周教練”,讓他拿給“丈母娘”治病。
“周教練”哪裡看得上這5千塊?他的本意是想“小女婿架子工”自己“識趣”,主動努力先想辦法還掉這10萬。讓“周教練”好繼續維持妻子的住院開支。
結果“小女婿架子工”這家夥裝傻充愣,不還就是不還(其實是還不起啊)。
用大小兩個女婿的行為作對照,更顯得“小女婿架子工”無情無義的!
“周教練”對“小女婿架子工”的印象,可謂差到了極點。
“周教練”正是不願背負“逼女婿還債”的罵名,猶豫之下,就沒直接開口向其“催債”。沒想到這家夥臉皮厚,直接就充傻不還先。
這樣的女婿,小女兒當初“瞎了眼”,不聽父母之勸,愣是要嫁他。現在倒好,關鍵時候一點不靠譜。
那一年,對於“周教練”而言,真是“悲喜交集”的一年啊。錢像“流水似”的花掉了,一度以為他那妻子已經“轉危為安”,在普通病房觀察了10來天以後,才出院回家休養的。
“周教練”的妻子心痛住院期間,住院費用導致負債累累,甚至拖累到了“孝順的大女兒和大女婿”。她就想著,該投資什麼新的生意項目,儘速的掙錢,好貼補經濟瀕臨崩潰的家景。
“周教練”怎麼勸都勸不聽妻子。
這下倒好,本來就沒有好徹底的身體,就在替新的她看中的生意“籌集資金”過程中,太過緊張和勞累,妻子再度病倒。
這一回的病勢複發,速猛嚴重之極。倒也沒再耗費家裡什麼錢了,直接再度送醫院急救的當晚,就再沒有“醒”過來了。
一命嗚呼。
“周教練”老來喪妻,反應倒出人意料的平靜。或許,他年輕時從事的高強度的職業,已經打造了他堅韌的意誌力。再加之退休後做生意過程中的起起伏伏,由盛而衰,更磨練了他本來就強大的心理素質……總之,老來喪妻,對家庭而言是一重大打擊。但對於已經“看淡了世事”的“周教練”來說,又何嘗不屬於一種“解脫”呢?!
再一個,本來就隻是普普通通的一對夫妻,不像文學作品中可歌可泣、驚天動地的情感大戲,動輒要死要活的。許多普通人家的老夫老妻,老伴比自己先逝去了,剩下那位該乾嘛就乾嘛,繼續過著普通人的平凡而勞碌的生活。
“周教練”也是如此。
要說他要什麼“想不開”的,完全沒那麼回事。
事已至此,他反過來勸說兩個非常悲傷母親病逝的女兒。勸她們“節哀順變”,不要哀傷過度。畢竟她們都是各自有家庭有孩子,需要她們來照顧。她們再有些什麼意外狀況,家裡的孩子就更難了……雲雲。
好似受影響最大的“當事人”,是他的兩個女兒,而不是他本人似的。
“周家”兩個女兒一開始時,看到父親這樣“達觀”,反而放下了一部分懸著的心。她倆倒是希望看到父親如此豁達,以一種樂觀的態度麵對生活中的種種磨難。
但家庭的噩耗沒過半年,周家的兩個女兒,又開始不滿意父親“周教練”的態度了。
之前擔憂當父親的“想不開”,萬一又有個什麼“三長兩短”的,那豈不是“雪上加霜”,事情越發的糟糕透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