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抽“真龍煙”之後,貴的每包上百塊,便宜的也要20左右。就算抽20塊每包的“真龍”吧,一天就得抽掉40塊,一個月下來,煙錢都得1200塊了。
這“鐘家小兒”在基層當“公務員”,就是屬於“煙癮大”的那一類。
單單每月的煙錢、油錢、話費、夥食費什麼的,幾乎就要把他的工資給消耗一空。
要知道,“鐘家小兒”的公務員身份,屬於那種還沒有“列入編製”的,工資及待遇明顯要比“有編製”的員工,低上一截。他那點工資,花光了不奇怪。沒花完才算是個“奇跡”。
彆奇怪這樣低的工資“鐘家小兒”也一乾就是n個年頭。畢竟,領的錢少,但做的工作其實也輕鬆無比。因此,他這個沒“編製”的公務員工作,其實還是他的“老爸鐘任”跟基層的新成立的某某區的“區長”很熟,托的對方的關係,才把他給拉了過去的。
正因為跟對方很熟,“鐘家小兒”總想著對方能慢慢的替他“落實編製”的事兒。結果上邊對“編製”的名額“卡”得很死!一個縣城每年下來,幾十個部門才有10個左右的“編製”。多少“老資格”都在等都在“搶”。區長儘管想“照顧”鐘家小兒,但也不能表麵上做得太出格了呀。否則容易成為受攻擊的“話柄”。
用那全一直在提攜“鐘家小兒”的區長的話,可是一直想幫“鐘家小兒”的。無奈如今“有編製的錄用公務員”,需要參加統一考試了。連那位“區長”家的獨生兒子,就因為考公務員考不上,當“大官”的老爸也是一籌莫展,都幫不上兒子了。
因此,“鐘家小兒”一直在“基層”熬日子,也是沒辦法的。因為不堅持熬下去,更沒希望能正式解決“編製問題”。總之,正像一句話語所總結的——人不是看到有希望了,才堅持;而是堅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鐘家小兒”感覺自己在基層,混得比“月光族”還慘。“月光族”頂多也就是賺多少錢花多少錢,不至於負債累累。而他呢,每月的工資,才過月中,往往就差不多用光了。剩下的十天八天時間,都得欠下債務才能“勉強度日”。
這種情況下,“鐘家小兒”還能“數年如一日”的談女朋友,那也著實不容易了。
一方麵,他一直工作,雖然工資微薄,但收入一直未斷。另外,就是“鐘家小兒”繼承了父親喜歡“舞文弄墨”的嗜好,加之父親掌握著諸多的發表文章的渠道及平台,如此一來,“鐘家小兒”的文章隻要寫得還不錯,就容易見報。
見報的文章數量多,速度快,意味著“鐘家小兒”的稿費進賬也非常迅速呀。每個月固定可以到手的“稿費”收入,基本上都跟“鐘家小兒”的工資齊平了。
“鐘家小兒”等於一個人打兩份工了。並且他還能長期堅持下去,這就難能可貴。
再一個,“鐘家小兒”在打“兩份工”忙碌之極的情況下,居然仍可以騰出空來“拍施”——實在不能不佩服如此“精力旺盛”的家夥啊。
其實,憑心而論,起初的時候,鐘任夫妻還是掌握著“豐厚積蓄”的。因此也習慣的經常給錢小兒子用,聊以“貼補”一下他。
“鐘家小兒”當然也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對於父親鐘任給錢補貼,卻沒什麼好意思不收的。
就仗著這樣的3份收入啊,“鐘家小兒”這才勉強的維持了他跟“護士女友”的“感情”。
他那位“護士女友”其實也並不愚蠢。她看重的“鐘家小兒”屬於超級潛力股嘛。因此,一個在“二線城市”大醫院工作著,一個在基層“熬資曆”,維係著戀人的關係n個年頭了,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看“鐘家小兒”的條件,還算不錯。
但“護士女友”也擔憂真跟“鐘家小兒”結婚以後,真要過那種“夫妻分居兩個城市”的人們嗎?
那不是“護士女友”想要的生活啊。因此,在跟“鐘家小兒”談了n年的“戀愛”後,她也給鐘家小兒下達了最終的條件,那就是“鐘家小兒”必須要調回到省會這個“二線城市”工作。否則,她覺得沒啥好談的了。
之所以跟“鐘家小兒”這種“醜男”談了n年的對象,並非女護士跟他有什麼深厚的感情基礎,而是現在想在“二線城市”內找個條件優質的老公,其實按照她那條件,也不好找。
那女護士是不醜,但也算不得太好看。個子也稍矮。另外,年齡也偏大了。她的擇偶標準則是要在本地這“二線城市”擁有固定工作的。其次,家裡負擔不能太重(也就是男方家裡的老人不能沒有退休養老金)。再一個,男方家裡必須有房。另外,男方的兄弟不能超過2個以上,否則就算對方的老爸老媽有些積蓄吧,也不夠男方的多兄弟來分啊。分呀分的還能剩下多少家產呢?
所以按照那女護士的擇偶標準,雖然不能說高到哪去!但確實也能把六、七成的“相親男”給“刷”下去的。
嚴格些來講,就連“鐘家小兒”其實也不符合她那些條件啊。彆的不說,“鐘家小兒”一直呆在基層的,哪裡是在女護士所在的“二線城市”裡有一份“固定工作”呢?
但對於“鐘家小兒”,女護士卻特彆的放寬了條件限製了。
原因無它,“鐘家小兒”的“戶籍”本來就在那個“二線城市”呀,他隻不過“誌向遠大”,想跑到基層當官——一直升上去,最後能當“大官”的那種。試問,能當“大官”者,有哪個不到基層去鍛練過n年的呢?
可惜!“鐘家小兒”在基層呆的時間也夠久了,都把女護士給“拖老”了,也沒見他有任何的升遷,成為大官的跡象啊。因此急嫁的女護士感覺沒辦法拖了。於是給“鐘家小兒”下達了最後的通牒要嘛在基層趕緊的“升官”,要嘛平調到“二線城市”當公務員,要嘛就是乾脆辭職,然後回“二線城市”另外找一份收入不錯的固定工作吧。
無論哪一種選擇,女護士都可以接受。隻有如此,她嫁給“鐘家小兒”,家裡麵才不至於有很大的反對聲音。
畢竟,“鐘家小兒”家裡還有個哥哥。他的兄弟沒在2個以上,勉強算符合了女護士對“男方家庭成員”的要求了。但有個哥哥,預示著“鐘家小兒”父母留下的120平方,“鐘家小兒”隻能分到60平方而已。這個吸引力就不算大。
但鑒於這“二線城市”的房價頗高,暫時有個60平方的房子作為“容身之所”,女護士也認了。隻要“鐘家小兒”返回到“二線城市”工作,可以慢慢的向本單位申請福利住房的。大概率是本單位的“合資建房”類型的福利分房。
另外,女護士最滿意的就是男方的父親,是本地最熱銷的“當代都市生活晚報”的老總。在女護士看來,男方的老爸也算是“位高權重”了,潛台詞,肯定積蓄不在少數。到時嫁了過去,要買大房子,家公可以資助。另外,“鐘家小兒”想要調回“二線城市”也容易,畢竟“子報”就是一個非常搶手的優質的單位啊。
而男友的老爸可是當著“子報”的老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