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6_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_思兔閱讀 

分卷閱讀156(1 / 2)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在李玄霸疑惑的時候,楊暕和楊積善已經夾槍帶棒聊了起來。

李玄霸從楊積善與楊暕的聊天中,結合高熲曾經的授課,勉強明白了為何楊積善會對自己態度不好。

楊積善是字,他本名楊玄德,是如今楚國公楊玄感的幼弟,雖年紀不大,但因為楚國公楊素的功勞,被授予上儀同三司。

上儀同三司是散實官,即北周的勳官,專門授予關隴集團的貴族子弟。

隋朝的官製相當複雜,有散實官勳官、散官和職官三套係統。

職官即實權官職,不必多說。

散官是延續魏晉門閥那一套,依照門閥品級直接定官職,“上品無寒士”就是指的散官。

自魏晉後,散官是官員“本階”,即無論你當什麼實權官職,身上官品都是以散官品階為主,所以才會出現手握大權的寒士對沒有實職的門閥卑躬屈膝的情形。

勳官是西魏關隴武人集團為了取代山東舊門閥,聯合關中郡望世家自造的一套新的門閥體係,取代了“散官”為官員“本階”,即關隴貴族的“門蔭”。

隋朝建立後,關隴貴族有政治上的實權和特權,山東舊門閥把握地方郡望和經學人才,雙方矛盾尖銳,其表現之一就是散實官和散官地位的不斷調整。

楊廣看到了這一點,腦袋一拍,在大業三年撤了散實官的名字和散官的體係,把兩者合而為一。

比如楊玄德原本是從四品的上儀同三司,現在名號改為從四品的通議大夫。

從楊玄德和李玄霸、李世民身上的散官品階,就可以看出雖然同出國公府,唐國公府和楚國公府沒法比。如楚國公府這樣實權國公,子嗣門蔭入仕初次授予的官職,就是從四品的上儀同三司。

楊廣問題看得很準,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完全錯誤,就像是一個醫生能看準病症但胡亂開藥一樣。

楊廣這麼一改,勳貴武官很生氣。

上柱國等高品階散實官是能開府招攬屬官的,退休了也能保留屬官。現在把散實官的名號改為文散官之後,他們一從朝中退下來就得解散屬官,變成隻能領俸祿的閒散老頭。

以舊士族為主的文官們也很不高興。

雖然保留了散官的名號,但晉升方式是按照散實官的來。隋朝規定,散實官必須在當朝有功勳才能獲得,舊士族文官很難獲取。

關隴勳貴因為去年的改革對楊廣逐漸積怨,楊廣也知道這群人在怨恨他,所以提拔心腹打壓關隴集團中的老貴族。

唐國公一脈本來屬於關隴集團的老貴族,但在現在關隴集團老貴族都在被楊廣打壓的時候,李淵卻靠著拍馬屁一路走紅。

看看李玄霸做了什麼“好事”。

給皇帝複原古方當貢品,因為皇帝喜好聲樂就下場寫詞,拋棄門蔭入仕居然科舉考官還自稱天子門生前麵還無所謂,討好皇帝嘛,不寒磣,其他勳貴也在做。但最後一點,簡直是勳貴中的叛徒

雖然李玄霸年紀小,勳貴們都認為這是李淵的主意,李玄霸隻是李淵用來討好皇帝的工具。

無論楚國公和朝中勳貴如何傾軋,但“楚國公”一係本身就是關隴軍事集團的代表。楊素死後,這一點也不會改變。

但既然見到了李玄霸,楊玄德自然要板著臉表示自己對李玄霸的輕視。

在楊玄德和楊暕“親切友好”交流的時候,宴會圈子隱隱分裂成了三個團體。

楊玄德身後冷眼旁觀的幾乎都是勳貴子弟,山東舊士族子弟的表情很明顯是看熱鬨,而江南僑姓子弟和朝中非勳貴世家的官僚子弟則站在支持齊王這一邊。

李世民拳頭都握緊了,看樣子很想上去給楊玄德幾下。

李玄霸卻嘴角浮現出了笑容,感到頗有趣味。



最新小说: 神印:屬性修行,從拯救采兒開始 僵屍:我是一名紮紙工 從籃球火開始的諸天之旅 人小鬼大:玄門三歲小師祖出山啦 我的異能組合,多到你無法想象! 快穿之靠生子稱霸後宮 快穿:報告宿主!功德又在倒退了 係統開局跑路,我認天道為父 末世囤貨:當個老六不過分吧 朝廷鷹犬?沒挨過六扇門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