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1_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_思兔閱讀 

分卷閱讀611(1 / 1)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章房相揚言滅滿門

什麼是注經權

禮記曰“禮不下庶人。”

這句話另外一層含義,便是庶人之上的階層,吃飯睡覺,一言一行,都要遵循禮。

自周朝起,維護階級統治最基本的工作就是“禮”。士人有士人的禮,大夫有大夫的禮,諸侯有諸侯的禮,天子有天子的禮。

春秋戰國禮樂崩壞,到漢朝重新平定天下時,也重新塑造了“禮”。

這“禮”不單單指禮儀,還包含了思想、文化等方方麵麵,籠統來說,可以算是當世的“規範”。

當世家掌握了注經權後,學識壟斷反倒是小事,庶族有了足夠的錢財,也能換得學識。

但“禮”的解釋權掌握在他們手中,不僅是學識的評價標準,連士人一言一行的“規矩”都掌握在他們手中,無論他們做什麼都是“完美的士人”。非世家門閥的士人想要獲得較高的評價,必須通過他們的認可。

魏晉南北朝時,他們捫虱而談是清貴,爛醉如泥是清貴,隻知清談是清貴,吃多了五石散滿大街裸奔那也是狂士風範。

你說這不符合孔孟荀子的教導,他搬出黃老莊周,但一說起學問,他們又個個都是儒經大家。

這件事換到後院裡,便是世家女子頭上戴絹花,小家碧玉的女子頭上戴珠釵,自然是世家女子清雅;換作世家女子頭戴珠釵,小家碧玉頭戴絹花,便是小家碧玉寒酸;就算二者都戴絹花,那就是小家碧玉對世家女子東施效顰,貽笑大方。

“注經權”在他們手中,他們說什麼都是對的。哪怕皇帝說不對,世人也認為是世家說得對,皇帝應該遵循“先賢”的規矩。

李世民對房喬和杜如晦侃侃而談“一個強大的王朝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朝堂,一個說一不二的皇帝。皇帝可以主動聽從勸諫,但不能被任何人鉗製。”

李玄霸頻頻點頭“這就是君主專製,中央集權。”

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政策,在如今,正是封建製度發展的黃金時期,最適合現在生產力的生產關係就是君主專製,中央集權。

直到君主專製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也是封建製度即將滅亡的時候。

現在大唐要做的就是竭儘全力綻放封建時代的光和熱,造就封建時代最璀璨的輝煌。

然後,輝煌之後就是灰燼,灰燼極儘升華,迸發出新的火光,誕生出全新的璀璨輝煌。

下個時代的人自會做下個時代該做的事。他們立足當下,需要的是將當下能做的事儘善儘美。

曆史中的李淵李世民父子二人也搶奪過注經權。

唐太宗興儒學,建立弘文館、史館、司經局等機構,命令大儒編纂勘校書籍;擴建國子監,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六學;命令全國官員積極舉薦士子參與科舉考試,並試圖深化李淵當初的“投牒自舉”的政策。

科舉考試並非一朝一夕形成。隋文帝建立分科考試,是改革了兩漢時的察舉製。

兩漢被舉薦的孝廉入京後要經過考試才能授官,隋文帝將考試規範化,分科取士,是為“科舉”。但隋朝時的“科舉”不允許士子投牒自舉,必須由五品以上官員舉薦,才有資格參加考試。而且隋文帝時考試時間也不固定,實際內核仍舊是察舉製。

李淵當皇帝後,不僅設立“常科”考試,每年固定考核人才,還在武德五年允許士人向各自州縣官員“投牒自舉”。

“常科考試”加“投牒自舉”,才是後世科舉的雛形。

不過李淵當時所下的“投牒自舉”的命令,仍舊是讓士子先去獲得各自州縣地方官員的舉薦。唐太宗試圖讓“投牒自舉”擴展到士子直接參與科舉考試,被魏徵勸了回去。

舊唐書曰,“唐太宗致治之術,在於得賢。今公等不知人,朕又不能遍識,日月其逝,而人遠矣。吾將使人自舉,可乎而魏徵以為長澆競,又止。”

哪怕魏徵自己也是寒門士子,也認為讓士子直接參與考試,會讓社會風氣變得浮躁,助長自吹自擂之風,必須通過官員的舉薦。

這一點在後世人看來一頭霧水。為什麼向官員推薦自己就不是浮躁,直接參與官府的考試就是浮躁

但這在當時就是如此。無論是兩漢還是魏晉,士子都要先拜到官僚門下,得到官僚舉薦才能考試。這樣的行為在魏晉南北朝得到鞏固,隻有通過世家舉薦的人才能做官。

舉薦的官員就是“舉主”,被舉薦的士子是“舉主”的“故吏”,“故吏”對“舉主”有“道德”上的從屬關係,這種政治製度又稱“二元君主製”。

曆史中呂布沒有認義父,但殺丁原後名聲爛透。這就是因為丁原是呂布“舉主”,呂布是丁原“故吏”。

深化推廣“投牒自舉”顯然是加強中央集權的重要手段,但唐太宗的優點是聽勸,又有個不足之處是太聽勸,手下文武百官都說“投牒自舉”不好,他就放棄了。

李玄霸侃侃而談“所以唐太宗一生雖然推廣儒學,但在科舉製度建設上並無突破,甚至還有停滯倒退的跡象。”

還不是唐太宗的李世民道“這都是魏玄成的錯。”

兄弟二人說著說著正事,就開始胡亂迫害忠良。

房喬和杜如晦則眉頭緊鎖,艱難消化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胡侃”。

他們知道世家“注經”,但聽李世民和李玄霸細致講述何為“注經權”前,卻從未想到“注經權”會囊括整個社會的製度規範。

他們也認為“投牒自舉”不可取,但聽李世民和李玄霸嘲笑另一個世界的唐太宗時,才恍然“向朝堂自舉是浮躁,向官員自舉就不是浮躁”這件事似乎道理不通。

至於李世民和李玄霸認為“君主專製”比“君主垂拱而治”更合適,他們即使現在所做的事都是維護李世民的“專製”,但這與先賢不同的話,也讓他們難以立刻接受。

杜如晦按著額頭道“如果天下皆由君主一力承擔,若有一個無能君主該如何是好”

李世民歎氣不語。

李玄霸道“杜克明憂愁的問題,史書中都能找到答案。”

杜如晦皺眉。

李玄霸笑道“君主無能,國家就會衰敗;若君主接連無能,就到了該改朝換代的時候。誰會真心奉承無能之人身居帝位無能之人又憑什麼能身居帝位所以沒有能力的君王是不可能做到垂拱而治的,隻會君權旁落。”

杜如晦哀歎一聲,再也撐不住自己臣子的姿態,往後一倒,就像個魏晉狂士一樣對著皇帝展露了自己的下巴。

房喬雙手捂著臉,整張臉皮都在抽搐“李三郎啊李三郎,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最新小说: 鄉村絕色村姑 鴻蒙天帝經 鎧甲:從在全校師生麵前變身開始 重生官場:權勢巔峰 一刀立棍,從此黑道我為王! 神豪之富婆的消費觀 碧藍航線界限 喬惜霍行舟免費閱讀無彈窗 掠奪鴻鈞氣運,我紅雲贏麻了 穿越成黃毛的我決定踏上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