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2_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_思兔閱讀 

分卷閱讀632(1 / 2)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行為,科舉試卷的限製會越來越死。

明朝對科舉有兩項重要的措施,一是八股文啊,一是館閣體。

八股文規定了格式,館閣體規定了字體。前者讓科舉取士變得僵硬,後者一定程度上抑製了書法的發展。

但格式固定、字體固定,考官閱卷時才會更客觀,儘可能減少作弊行為。

後世科舉為了減少作弊,儘可能客觀地選擇人才,一定也會不斷給科舉試卷增加條條框框。

“如果科舉之初就提高算學的作用,後世皇帝或許能沿用,官員們不至於除了經義兩眼一抹黑,庶務全靠幕僚。”

友人們對後世卿大夫居然連算學這種基本的士人技能都能丟掉感到大為不解。

難道後世做官隻需要背熟四書五經那也太可怕了

李玄霸道“唐宋進士及第之後還有製科考試,要在專業技能上達標之後才能授官;明清將製科製服規範化,融進了翰林製度。三甲進士進六部打雜,二甲以上賜進士出身的進士先進翰林院學習,每年都會考核,如果幾次考核不過就會被遣回原籍。所以當官的進士還算有點本事,舉人就不行了。”

明清的史料比較詳細,每一科進士的名單基本都可考。進士進入翰林院後擺爛考試不合格被勸退者可不少,和後世一些人考入名牌大學後掛科退休一樣。

這也是祖宗乾過的,這也是“傳統”。

李世民很讚成李玄霸的額外之舉“我們大唐的製度不僅要適合現在,也要為後世人奠基。既然算學很重要,那就應該加入科舉考核。越是基礎,就越應該考核。”

李世民一錘定音,兩層科舉中都加入應用算學的事就算確定了。

科舉加入算學,不一定會激發華夏自然科學的發展。應用數學和理論數學是兩回事,前者隻是工具。

不過如果朝廷重視數學,或許民間會興起研究數學的熱潮,出現能推動自然科學發展的真正數學家也不一定。

女帝在科舉中加入詩歌考核,造就了唐詩的輝煌。

李玄霸很喜歡唐詩,但他是個實用主義的人,認為寫詩寫得好和做官沒關係。權貴們自己喜歡,多給詩人給錢捧場就成,把詩歌納入官吏考核,確實對朝堂和百姓沒有益處。

宋朝雖然弱了些,在文治方麵還是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宋朝革新改革對科舉下手時,第一件事就是取消詩歌考核。

至於這樣會不會讓“唐詩”不如原本時空輝煌,李玄霸表示,我就在大唐貞觀年間唐太宗身後,不服氣就來唐太宗身後打我啊。

你不僅要能有時空機,還要打得過我二哥。做不到,那他也沒辦法,給了機會讓你打都不中用。

李玄霸在和群臣吵架的時候,科舉已經開始組織起來。

群臣們發現這一點時很無力。

宰輔們都已經去各個郡縣親自監督組織科舉,考卷都運過去了,還吵什麼晉王殿下就是單純想吵架嗎

李玄霸辯解,他這是尊重同僚。如果有人能辯贏他,也可以取消算學考試。

來吧,我們再戰

雖然群臣罵罵咧咧,但心裡舒服不少。陛下和晉王還是尊重他們的意見,並不是兄弟倆拉著房杜魏薛等人私下商量,就綱常獨斷了。

大唐如今的天氣很炎熱,朝堂上商議的初試時間,正好與後世秋闈一樣,定在了金秋十月。

李世民下詔,先連試三年,自認有才者皆可自薦,他要拾遍民間遺珠。

第239章桂花樹上你和我

金秋十月,桂子飄香。



最新小说: 軍婚甜蜜:八零辣文女配她多胎了 我的300斤省長千金 修仙:單機打怪,我成就無敵 在霍格沃茨轉悠的日子 霸總,寵愛我吧! 穿書成宗門小師妹,劇情由我定 官路浮沉 心妖師 竹影深幾許 我和鬼怪有個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