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4_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_思兔閱讀 

分卷閱讀684(1 / 2)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太宗恐怕把蘇定方“忘”了。

以蘇定方的遭遇可以看出,貞觀年間能封爵的人太多了,李世民如果封一個養馬的官吏爵位,恐怕不能服眾。

但沒關係,李世民知道張萬歲雖然不擅長打仗,但當個猛將執行命令還是夠格。

隻要聽話,能打,自己身邊拴條小狼狗都能立下大功勞。李世民要兌現承諾,隻需要把張萬歲帶在身邊為副將就行。

李世民和親信將領道出了事實。

戰馬有多重要,為將者不可能不知道。你們都是國公,不需要再賺爵位。張萬歲這功勞本可以封爵,但朝中將領沒有你們通情達理,眼界遠大,看不到繁育戰馬的功勞,所以朕隻能彎道完成承諾,你們要幫朕做好這件事。

張萬歲忐忑不安地入隊,本以為會遭到秦瓊等人的排斥,沒想到收到了超規格的待遇,簡直和關係戶似的,誰砍了腦袋都要分他幾個。

秦瓊等人不會分其他將領的戰功,但自己砍的腦袋送給張萬歲,其他人總不可能有怨言吧

大唐國公團幫張萬歲刷戰功,張萬歲在此戰後一躍成為郡公,死前還靠著資曆被特意施恩升為了國公,有了名將的傳聞。

後世史學家撓破頭,不知道這個名將怎麼橫空出世又突然消失跑去養馬,難道是生性淡泊名利,對養馬情有獨鐘,不愛打仗

這一段趣味被隱藏在發黃的丹青中,不知道何時會被人發現。

現在,這不過是西域戰場上的一段小插曲罷了。

李世民拔營離開,高熲繼續鎮守伊吾城。

現在伊吾城不僅是大唐與西突厥的邊鎮,也與高昌等國很近。

高昌等國不滿西突厥可汗隻顧著擴軍,對他們多加盤剝,沒有儘心儘力地維護絲綢之路,所以多次向大唐朝貢。當初在大唐城門口跳蹈舞禮的人中就有他們的使臣。

但高熲深知這些小國都沒什麼腦子。

他們現在雖然臣服大唐,但估計不會願意大唐真的征服西突厥。

如果大唐徹底掌控西域之路,那麼肯定想將最大的利益握入自己手中。高昌等國現在憑借在絲綢之路上的關隘位置獲利頗豐,大唐會不會順手把他們滅了,自己吃獨食

尤其是高昌,心裡特彆慌亂。

高昌和焉耆等國不同,它本就不是純正的西域之國,而是大漢的邊鎮。

在魏晉時,守將反複自立,後來建立了高昌國。高昌國即使受了突厥許多影響,仍舊說漢話,用漢字,百姓官員也多是漢人,基本延續漢時冠服。

高昌國全靠西域絲綢之路養活全國,商旅來往頻繁,所以消息也很靈通。

一些來自波斯甚至更遠的天竺的商旅,將林邑國的消息帶到了高昌國,高昌國王便日日為晉王那句“這裡本就是漢家舊地,你們該回家了”這句話忐忑不安。

如果西突厥失敗,大唐會不會也對高昌國說“這裡本就是漢家舊地,你們該回家了”

高熲深知這些小國狂妄又自卑的心態,知道他們的愚蠢,所以一直防著他們趁著大唐追擊西突厥起兵反唐。

高熲也不相信東突厥殘部。

東部草原雖然已經被分割,已無突厥大可汗。但總會有姓阿史那的人想要再現隋末東突厥的輝煌。

被李世民抓過的始畢可汗等人可能已經失去了心氣,但小年輕們沒挨過毒打,還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草原上那些老貴族們也可能抱有僥幸心理,對那些叛逆愚蠢的年輕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們試探大唐的力量。

等大唐能抽出手來揍這群年輕人的時候,東突厥的老貴族們絕對會迅速出兵,幫大唐鎮壓叛亂,比忠臣還忠臣。

前提是,大唐騰得出手。

中原王朝和周邊蠻夷的關係永遠都是這樣試探不休,高熲從來不相信他們有真正的忠誠。



最新小说: 夫人,要不咱下手輕點兒 我能複製天賦,前提是病嬌滿好感 海賊:王座之下 都市豪門戰神 天尊之道 詭異降臨隻有我不會死 牛!讓你直播鑒寶,你給人鑒刑? 無聲的世界,還有他 都市愛情之保鏢 重回1988人生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