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元方看了李絢一眼,李絢微微抬手,陸元方這才繼續道“……授尚書右丞王隱客,陽曲縣伯,檢校太子左庶子……”
王隱客微微一愣,隨即躬身站出,叩首大殿之上“臣領旨,謝陛下隆恩。”
群臣目光不由得一閃,王隱客曾經做過彭王長史,曾經給太子授過課,如今檢校太子左庶子也是合理之事。
隻是,太子中庶子是陸元方,太子右庶子是王德真,其他幾位宰相全都是太子賓客。
王隱客能夠越過馮元常,任負責統領東宮一切事務的太子左庶子,足夠證明他將來注定要成為宰相。
不過仔細想想,也還是能夠理解。
太子現在不過七歲,也不可能真的單獨給一個太子左庶子,檢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授營州刺史狄仁傑,汝陽縣男,檢校太子詹事……”
群臣肅然低頭,他們能夠聽得出來,李絢為李誌昭任命的東宮屬官,都是將來有極大可能會成為宰相的人。
王隱客,狄仁傑莫不如此。
隻是如今狄仁傑不在朝內,而在任營州都刺史,那麼是否意味著,在外地也可任東宮官員,皇帝的心思長遠啊。
不過話說回來,狄仁傑可真是個聰明人啊,去年皇帝剛拿下洛陽之後,他就請命調任營州,恰好避開了如今的風波。
不僅沒有牽扯到什麼不該牽扯的事情,甚至還檢校太子詹事。
太子詹事,太子長史啊!
不知道是該說他運氣好呢,還是該說他是真的聰明。
“……升太府少卿邢文偉,為太子少詹事。”
邢文偉拱手站出,然後沉沉叩拜在地。
李絢的目光落在邢文偉的身上,邢文偉原本是李弘的太子典膳丞,李弘的身體很早就不好,是邢文偉嚴格的管束了幾年,才好了許多,但可惜,後來邢文偉為調任起居舍人李弘的身子才又差了許多。
後來邢文偉受到武後恩惠,調任李絢的蕃州司馬,後來又被武後調回朝重用。
但在武後稱帝之後,他和弓嗣業等人及時反正,所以後來不僅沒有被追究,也逐漸的被李絢所用。
“……調侍禦史李嶠,檢校太子中舍人,調侍禦史張柬之檢校太子舍人,調左監門衛司馬高崇文任太子舍人,調隆州長史殷仲容任太子舍人……”
陸元方一個個都念著名字,當念到殷仲容的時候,姚令璋猛然抬頭。
殷仲容這個名字,很少有人記得了,但是姚令璋卻是忘不了的。
殷仲容是以太宗“挽郎”起家,做過李賢的法曹參軍,做過李旦的相王府谘議,直至秘書少監,通議大夫,但可惜因為得罪武後,被貶為隆州長史。
但是這個人,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他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殷開山的族侄。
是河南殷氏一族,真正有望宰相的人物,沒想到竟然還被李絢給惦記著。
尤其殷開山在傳聞中,還是那位玄奘法師的外祖父。
僅僅這一個人物,能夠牽連到的就足夠多了,而且幾番上下,殷仲容對武後,李旦,李顯都沒有什麼好感。
不僅是殷仲容,高崇文背後的渤海高氏,李嶠背後的趙郡李氏,同樣和李嶠齊名出身武功蘇氏的蘇味道已經是中書舍人。
這一切的跡象都意味著李絢已經完成了對大唐最頂級世家的清洗和控製,如今開始將目光看向次一等的世家。
這些世家,起碼每一代都有三人以上的三品以上官員在任。
而且以這些人的能力,隨時可以將現在政事堂的宰相全部頂掉。
更彆說,還有裴居道,李昭德,王方翼這些人。
不僅是他們,他們這些人背後的家族往複勾連起來也不隻一兩個,往往在一道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彭王,不,天子對天下的掌握已經在更加的深入。
……
“升邏些道安撫使,蕃州都督,禁衛將軍黑齒常之為禁衛大將軍,授平國公;授右領軍衛大將軍李多祚為幽國公,任雞林道大總管,安東都護府都護;授右衛將軍蘇寶同為龍岡縣公……”
群臣豎起耳朵聽著,麵色不由得凝重起來。
蘇寶同為龍岡縣公,這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他的祖父蘇定方是刑國公,要不是現在的刑國公是段寶玄,皇帝說不定早就將刑國公給了這個跟隨自己多少年一直征伐,如今又統領他最親信軍隊的右衛將軍了。
黑齒常之升任禁衛大將軍也不奇怪,畢竟他是李絢多年的副手。
但真正讓人們關注的,還是李多祚的雞林道大總管,安東都護府都護,這說明朝廷要對新羅動兵了。
新羅國使欽鈍角乾站在更後側,在人眼看不見的地方,他的雙腿在微微發抖。
李絢前一陣就已經在洛陽整兵,就是因為新羅突然來信大唐,說李重照在他們手裡,他們要借道送李重照回長安。
如果僅僅隻是單純送人,那麼哪裡需要借道,直接將人交給大唐就好了。
這明顯是新羅人彆有算計。
大唐也完全不和他們囉嗦,直接整兵備戰。
李絢要出兵新羅,想起當年李絢所言,欽鈍角乾立刻就要拜訪李絢,但可惜,李絢根本不見他。
好不容易李絢不去了,他稱帝了,可是轉眼就調李多祚去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