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這一件事,就逼到皇帝必須多生兒子。
有這麼多兒子站在麵前,群臣才會明白李絢的皇位有多穩固,他們才不會再在李絢的身上動什麼心思,而是會將心思更多的放在李絢的這些皇子身上,甚至將來在他們身上投資,以期望能夠獲得超人的回報。
當然,最終能獲得這樣回報的不過是寥寥數人罷了,更多的人很有可能是不僅得不得任何回報,甚至還會因此得罪人。
到時候勝者上台,敗者就會被剝削,這樣更多的財富就會落到新皇和他親近的人的身上。
之後使功使過,那就是皇帝自己的手段了。
李絢審視的目光落在那些外國使臣身上,皇帝子嗣綿延,同樣意味著國家強盛,而那些外國使臣,自然也不敢胡亂亂來。
這於國家穩定有利。
當然,有利就有弊。
如今天下初定,人心思安,在李絢的引導下,更多的朝臣將心思放在了創造更大的盛世之上。
但是等到將來李絢的子嗣長大,哪怕不到十年,皇位之爭就會再起,便如同太宗晚年那樣。
當然,李治在前麵給李絢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及早立太子,及早讓太子監國,不給其他任何子嗣妄想。
所以在李治一朝,李顯,李旦,李賢,李弘三兄弟的關係都還是不錯的。
即便是對皇位有所覬覦的李旦,他身邊也全是武後安排的北門學士。
反麵例子就是太宗皇帝,李世民讓李泰入武德殿,徹底將李承乾逼到發瘋,最後一場政變,前後毀了三個兒子。
……
李絢輕輕的轉著酒杯,等到李敬將李誌昭領回來的時候,他抬起酒杯,敬了李敬一杯。
李敬趕緊舉杯,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王兄去將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太子少詹事,太子中舍人叫過來吧。”李絢微微抬手。
李敬立刻躬身,然後轉身去叫人。
李敬如今雖然秘書監,但是他卻領著太子左諭德的官職,幫著李絢看著東宮。
很快,太子左庶子王隱客,太子詹事狄仁傑,太子少詹事邢文偉,太子中舍人李嶠,還有太子左諭德李敬已經全部站在李誌昭身後。
一旁的侍女已經快速的給每個人到了一樽酒。
李絢舉起酒樽,看向五人道“諸卿,太子為人敦厚,資質中上,朕不求他將來能如何聰穎,朕之要求唯有一條,知世事。”
王隱客,狄仁傑,邢文偉,李嶠,李敬五個人不由得臉色微微一變。
將太子培養成一個學識淵博的大儒,對他們來講,也沒有知世事三個字來得難。
即便是眼下,即便是朝中百官,能夠做到知世事的,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如果能做到知世事,哪怕資質差一些,也能夠通曉人心,做個穩固帝位的皇帝。
這很難,然而麵對一個同樣知世事的皇帝,他們五個能說什麼呢。
五人齊齊拱手,神色鄭重的說道“臣等領命。”
李絢繼續開口說道“新年之時,諸事不忙,諸卿不妨多往東宮走走,太子每日辰時正會至東宮內學堂聽課,這幾日的課業朕就交給諸卿了,等到正月初九,朕親自去東宮,考核太子學業。”
五人心裡一沉,但同時拱手道“臣等領命。”
“諸卿,日後太子朕就托付給諸位了。”李絢舉起酒杯,輕聲道“請!”
“多謝陛下。”五人立刻躬身,然後將杯中酒一飲而儘,但酒杯底部,是每一個人沉重的臉色。
李絢本身的學問便異常的驚人,他的考核,哪有那麼容易。
“還有一事。”李絢放下酒杯,說道“明日正月初二,是慣常祭祀之日,朕今日已經祭祀天地社稷和太廟,明日朕就不去了,由諸卿陪伴太子,隨太常寺卿和禮部尚書一起去,諸相之中,便由歐陽侍中去吧,也讓天地好好看看朕的太子。”
歐陽通是李絢舅父,由他領銜,率魏玄同,藺仁基,王隱客,狄仁傑,邢文偉,李嶠,李敬七個人一起去,上天也會注目的。
“臣等領命。”五人肅然躬身。
李絢微微擺手,五人這才各回座位之上。
李絢剛剛說的話,也快速的在群臣中流傳了開來,更多的人目光落在了李誌昭的身上。
兩個字已經不由自主的出現在他們的腦海中“監國!”
……
宴席尾聲,鐘磬聲再響。
群臣立刻放下酒杯,肅然的看向李絢。
禦榻之上,李絢和劉瑾瑜坐在一起,李絢開口道“今年大吉,元日大吉,來人,賜如意錢於諸卿!”
李絢的話音剛落,十幾名身體健壯的內侍,已經抬著紅色的箱子出現在殿內殿外。
隨即,一把把精美的開元如意錢落在了每個人的麵前。
隻是有多有少。
三品以上的九枚,六品以上的六枚,六品以下,還有外使,士子,耆老,每人隻要三枚。
與此同時,更多的賜錢事發生在長安洛陽的各個角落,甚至是各處軍營當中。
隻不過這一次撒向百姓和士卒的,多是些精美的普通開元通寶。
隻有極走運的少數人,才能得到一枚開元如意錢。
一粒種子已經種下,就看何時花開了。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