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殿,李絢看著站在下麵的狄仁傑,平靜的點頭道“狄卿在營州,朕是放心的,突厥,契丹,靺鞨,其人心思不安,盯得緊些;另外還有幽州冀州諸地的農事,刑法,朕授你便宜行事職權,若是有事,可直接接管。”
年初時,狄仁傑被授予河北道觀察使之職,他自己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如今有了便宜行事這四個字,整個河北道所有的一切,在關鍵時候,他都可以統管。
狄仁傑肅然拱手道“臣領旨。”
李絢輕輕點點頭,轉身看向站在金階之上的李誌昭說道“太子人品學性,狄卿這些日子也有些了解,那麼……狄卿可否還記得,高宗皇帝在朝時,朕去地方,高宗皇帝授朕每三日往東宮去一封信,儘述地方之事?”
“記得!”狄仁傑拱手說道“那是章懷太子時的事情。”
“對!”李絢側身看向李誌昭,說道“從章懷太子,到中宗做太子,朕在地方之事,儘可能事無巨細的向諸太子稟奏,詳述地方事務,為何這麼做,這麼做會達到何種效果,朕都一一細述,狄卿。”
“臣在!”狄仁傑拱手。
“如今,朕便將這項權力授予你,你在河北之地的行政之事,每隔五日送一本奏本到東宮,詳述地方事務。”李絢認真的看著狄仁傑,他這麼做的目的除了教育太子,更多的保護狄仁傑。
狄仁傑任河北道觀察使,以他能力,不知道會戳破多少事情,李絢給他這個奏書之權,彆人想要彈劾他就沒那麼容易了。
當年高宗皇帝,也是這麼保護他的。
“臣領旨。”狄仁傑肅然躬身。
李絢擺擺手,說道“去吧,太子代朕送一送狄卿,狄卿有什麼話,也多交代一些。”
“喏!”狄仁傑再度躬身道“臣告退,唯願陛下萬壽無疆,江山永固。”
“去吧。”李絢點點頭,欣慰的笑笑。
狄仁傑這才躬身而退,與太子一路從朱雀門而出,往春明門而去!
……
安上門,人潮湧動。
一身布衣的韓素看了眼西麵的朱雀門,目光微微垂下,二十七歲了,他依舊沒能考中進士,再這麼下去……
“睿素兄。”熟悉的聲音從側畔傳來,韓素轉身看向身側,同時一身布衣的陳炯,指向前方一名穿著白色錦袍的年輕士子,低聲說道“看到了嗎,那人就是當今左相之子,也是秘書丞賀知章的妹夫,還是陛下少年時的舊友,此次科舉狀元應該就是他了。”
韓素微微點頭,道“聽說去年科舉時,他就已經考過了,不過沒有填名字,所以最後成績無效,但考卷卻已經傳了傳來,愚兄看過他的答卷,很有見地,而且據說和陛下行政風格很像,借鑒一下,或許這次有機會中舉。”
“韓兄,聰明人不隻你一個。”陳炯忍不住偷笑一聲,然後又指向其他地方,說道“那邊那位是崔氏崔湜,來自博陵;那邊是楊家的子弟,還有韋家,鄭家,盧家,各家都有不少人前來科舉,這一次又難了。”
陳炯說著說著,不由得一聲歎息。
韋家,鄭家,盧家,崔家,楊家,雖然因為動亂而家世動蕩,但他們依舊是大唐最頂級的世家。
內外關係之下,反而更加擠壓其他人的空間。
“七七四十九位個進士,總有你我的一席之地吧。”韓素輕歎一聲,然後邁步向前,朝著宮內的貢院走去。
陳炯點點頭,快步跟上。
這屆科舉最大的好處在取仕四十九人,他們的機會還是不少的。
科舉開始了。
……
貢院門口,韓素站在門口,雙手張開,來自千牛衛的軍士對他進行最嚴格的搜檢。
與此同時,左側的吏部官員,看著韓素平靜的點頭道“問籍韓素,字睿素,問,籍貫哪裡,父祖何人?”
韓素拱手道“韓素,籍貫河北平州昌黎,父泰,曹州司馬,祖晙,故雅州刺史!”
韓素一句話說完,站在旁邊正接受其他官員核對的陳炯頓時沉不住的回頭,滿臉驚訝。
吏部官員看了一眼學籍冊上韓素的畫像,然後又比對了他剛寫的筆跡,最後點點頭“無誤,進!”
“喏!”韓素肅然拱手,然後拿著自己的籃子和考號進入了貢院。
就在這時候,陳炯趕了上來,抓住韓素的胳膊,沒好氣的說道“好你個韓素,祖父明明是一州刺史,卻還在這裡跟我等裝寒門。”
“家祖已經過世多年了。”韓素沒好氣的白了陳炯一眼,說道“韓家若不是寒門,何至於這一代一人都無得中進士?”
陳炯微微一愣,韓素已經在前麵走遠了。
坐在考棚之內,韓素神色平靜下來。
抬頭看向四周,貢院在今年明顯經過修繕,不會出現下雨漏水的情況。
二月的天氣雖然依舊寒冷,但還好。
韓素神色平靜下來,他記得父親曾經說過,眼下這一屆科舉,是他最好的科舉。
皇帝剛剛登基,勢必要大量用人,而科舉主考魏玄同,又是出了名的不愛用世家,愛用寒門子弟。
七七四十九個名額,怎麼都會輪到他一個。
至於說最終的名次,父親說,皇帝曆來務實,而這也是他們昌黎韓家最擅長的。
韓素的心思這才算穩了一些,隨後,韓素冒著大不韙,問了一個天下人都想問的問題。
天下官吏究竟是怎麼看待皇帝將皇位從太宗一脈奪到自己手上的。
李絢雖然用了無數手段,保證了自己的皇權,也保證了天下的穩定,但是他篡權的本質卻是很多人都能看清楚的。
這樣的人,這樣的皇帝,天下官吏究竟是怎麼看他的,為何依舊願意為他效力?
韓素記得父親沉默了許久,終於說了四個字“兄終弟及。”
他父親說,彭王和高宗皇帝終究是兄弟,甚至於朝中上下都知道,高宗皇帝之於彭王,雖然是君臣,是兄弟,但更像是父子。
彭王即位之後,又以恢複高宗皇帝一朝盛世為己任。
盛世傳遞,兄終弟及。
也說得過去。
而且彭王畢竟也是高祖皇帝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