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霜序。
最後一場秋雨之後,氣溫越發的寒冷。
皇帝下詔,十六衛軍中入終南山取老舊木料備冬火之用,同時令十六衛記錄軍中所伐樹木之數,來年培植幼木栽種於山中。
日後循環,定為永製。
……
兩儀殿外,雍州長史劉知柔神色肅穆的走上玉階,然後進入寬敞的大殿之中。
劉知柔手持笏板,低眉垂首,走到大殿中央跪下,然後沉沉叩首道:“臣雍州長史劉知柔參見陛下。”
“平身吧。”皇帝的聲音從上方傳來,劉知柔這才緩緩起身。
這個時候,他才注意到,大殿兩側,各有十幾名文武兩側坐列。
有左相陸元方,右相王德真,中書令李義琰,侍中王德真,吏部尚書雲弘胤,戶部尚書裴居道,刑部尚書蕭嗣業,兵部尚書王方翼,工部尚書黃仁素,將作大匠裴匪舒,少府監韋弘機,以及十六衛大將軍,將軍等朝中重臣。
劉知柔目光一掃,突然發現,三省副相,六部侍郎,等等朝中副職,竟無一人在此。
哪怕是岑長倩和王及善,這二位宰相也是一樣,不在這裡。
皇帝這是在召開什麼特彆朝會嗎?
……
李絢看著打斷了議事的劉知柔,目光平靜的問道:“劉卿可是有事?”
“是!”劉知柔回過神來,神色肅然的拱手道:“啟奏陛下,臣今日巡查東西市,發現有如今長安城中,皮貨的價錢要高出往年三成,甚至還有更高的趨勢……”
“如今臨近冬日,有什麼人家提前預備大量皮貨,也是正常的事情。”李絢平靜的反駁劉知柔。
“陛下,話雖然如此說,但如果這價錢降不下去,那麼到了冬日,說不得會有人死的。”劉知柔沉沉的躬身。
“會降下去的,朕說的。”李絢神色淡漠的開口。
劉知柔頓時驚訝的抬頭,李絢微微擺手,說道:“劉卿,此事你就不用管了,朕問你,如今長安城中,木柴備用如何?”
劉知柔這才回過神來,趕緊拱手道:“啟奏陛下,因為軍中集體砍伐木材,導致城中的木柴價錢也漲了不少。”
“那麼糧食呢?”李絢緊跟著追問。
“糧價也漲了,不過比去年同期要漲的少一些。”稍微停頓,劉知柔繼續說道:“今年雖然天下有災,但因為陛下提前準備治災,所以秋糧如同往年一樣的送入到了長安,甚至比往年還要更多一些。”
李絢微微點頭:“如此就好。”
稍微停頓,李絢說道:“如今不過秋末,寒冷還凍不死人,木柴的價錢又高,不少借此過活的百姓也能趁機賺上一點……劉卿,你派人多到各處城門看著,若是有哪家富貴人家借著權勢,壓榨百姓最後一點活路,那麼你便直接抓人,斷了他們的活路。”
“喏!”劉知柔拱手,然後說道:“陛下息怒,臣會照律而行。”
李絢點點頭,說道:“朕告訴你一件事情,再過半個月,江南就會有大量新製絲綢送入長安,到時候,各家衣鋪不僅衣價大跌,甚至還會雇傭大量的女子製衣,你做好準備,到時不要太過慌亂。”
劉知柔詫異的看著李絢,拱手說道:“敢問陛下,這批絲綢的數量會有多少?”
劉知柔了解李絢,他知道,一般這樣的事情,是根本不值得驚動李絢的。
但是現在李絢專門說了這件事情,可想而知這批絲綢的數量絕對不少。
“大概是以往一個冬天絲綢數量的兩倍吧。”李絢不在意的擺擺手。
劉知柔的臉色不由得微微一變,他小心的拱手道:“陛下,如此一來,長安的衣價錢怕是要大跌。”
“跌就跌吧,反正普通百姓能穿的起絲綢的人不多,價錢跌下來,整個能讓更多的普通人穿上,而且這樣一來,長安的麻布價錢也要跌一些。”李絢無所謂的搖搖頭,這樣做對百姓來講是有好處的。
“可是陛下,這樣一來,恐怕有大量的西域商人會趁機壓價。”劉知柔臉上的憂慮很深,
李絢輕輕笑笑,說道:“怎麼,劉卿,你現在已經開始當戶部的家了吧?”
“嗬嗬!”殿中的群臣忍不住的都笑了起來。
“陛下!”劉知柔依舊麵色凝重的拱手。
李絢擺擺手,道:“你放心,這批絲綢隻供應長安百姓,而且到時,朕會用朕的名義昭告長安城,這是朕去了一趟揚州之後,揚州的商人為了感激朕,特意送上來了,隻是朕用不著這麼多,便讓他們低價發賣到城中,用來補貼百姓,而且隻今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