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僅僅是提了一句後年的蝗災,熟悉他的諸將立刻就明白,皇帝這是要借用蝗災的名義,再迷惑一波新羅人。
“兵刃之事,諸卿之前都看過了。和新羅作戰,不同於和突厥吐蕃開戰,他們那裡沒那麼多的馬匹,而且地形山地居多,城池除了沿海地帶的,其他多依靠山勢建立,想要攻破不易。”
李絢看著群臣,繼續說道:“所以從兵員,兵刃,乃至於戰馬等諸多方麵想辦法,諸卿都要有適當的動作。”
“臣等領旨。”諸將齊齊拱手。
雖然說現在究竟會調動誰的部隊還不知道,但是從太宗,高宗朝,動輒十萬大將軍的調動,就都知道,那不是一個小數字。
“從明年開始,軍中要加強對依山而建的城池的攻城演練,務必做到了到了新羅,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攻破城池。”李絢重重的敲敲桌案。
為了攻伐新羅,李絢已經在想儘一切辦法的為大唐增加勝算。
“臣等領命。”李絢這一番話,諸將立刻就感覺,當年那股戰場上腥風血雨的味道又回來了。
“軍中行路,向來是一個問題,尤其是新羅,為了防備大唐進攻,所以越是靠近大唐,他們的路就越難走。”李絢微微搖頭,說道:“所以朕安排的工部開始鍛煉在山地修路的能力,但這依舊不夠。”
諸將頓時肅然起來。
李絢看著諸將,認真說道:“所以,除了左右屯衛和輔兵以外,每一步軍中都要抽調出一批在關鍵時刻能協助修路的將士出來……上馬能打戰,下馬能修路,這就是朕的要求。”
“臣等領命。”諸將肅然拱手,攻伐新羅,道路才是最難的問題,需要準備。
……
“最後剩下的便是太子了。”李絢看向李誌昭,李誌昭立刻肅然拱手。
“太子宮中,朕沒有多安排多少軍中將領,實在是因為他的年齡太小,軍中諸事,他有些把握不住,但接下來的一兩年,朕會讓他多接觸軍中之事,起碼要知道,軍中的將領在能不調動的時候,儘量彆調動,一動,立刻就要出手致命。”李絢神色一冷。
殿中諸將同時肅然拱手:“喏!”
他們知道,皇帝這話其實是對他們說的,有些事情不需要說的太明顯,但所有人都懂。
太子的命令在該遵從的時候,要毫不猶豫的遵從;在不該遵從的時候,就要儘量彆動。
李絢不擔心李誌昭,他的年齡太小,在天下,在軍中都沒有什麼號召力。
中樞的宰相,軍中的將領,都和他靠的不近,在東宮都是以教導和勸諫之臣為主,而且他們全都是李絢的人。
這些年,李絢經常會外出巡視,將李誌昭留在長安監國,東宮的諸臣也各自輔佐。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何嘗不是李絢在考驗東宮諸臣的品質。
不過再等幾年,李誌昭年紀大些,李絢就不會輕易出巡了。
李誌昭是李絢的兒子,他的品行李絢清楚,但是隨著他的年紀變大,接近他的人也開始五花八門多起來,誰知道會怎樣呢。
從大唐建國以來,李建成,李承乾,當然,還有太宗皇帝,都不是安分的主。
李弘是身體不好,李顯是被武後壓迫太過。
所以耐心教導,同時穩固他的心智,是最好的教導手段。
至於說什麼挫折教育,算了吧,那種東西稍不注意就會出岔子。
曆史上那麼多的太子,有幾個是真的從挫折當中走出來的。
……
李絢稍微鬆了口氣,看向諸將道:“諸卿,等到新羅的戰事了結之後,你們當中,朕就該選一兩個人入朝任職了,六部尚書,乃至於宰相,朕都會給你們留一兩個位置,就像是太宗朝的衛國公、英國公一樣,至於誰能走到那一步,就看你們的能力了。”
“喏!”諸將頓時神色欣喜起來。
他們當中的不少人,都已經是大將軍的位置了,再往上也很難升了。
而且他們當中有不少人,都兼任著地方刺史和都督的官職,從這一步,調任六部尚書,乃至於宰相並不難。
其實在本朝,也還有個前左千牛衛大將軍王及善,是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宰相。
還有一個前左領軍衛大將軍段寶玄,也已經被李絢悄悄的授予了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官職。
所以從軍中大將到宰相並不是不可能的。
李絢這一番話,軍中的諸將的人心也主將的開始穩定,心中振奮。
李絢滿意的點點頭。
大唐征伐新羅,從明年開始,便算是正式踏入軌道了,齒輪運轉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