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七日,距離新年隻有三日。
兩儀殿中,諸相,諸尚書,寺卿,禦史台,十六衛將軍,儘皆在列。
李絢稍微鬆了口氣,到今日,整個朝堂對天下三百州,甚至對三省六部九寺五監一整年的審查已經到了尾聲。
有問題的州縣長官,甚至提早一個月,就下文,走三百裡加急通道,令其到長安聽訊。
到了如今,該處置也處置了。
“陛下!”陸元方上前,拱手道:“啟奏陛下,開元五年,科舉主考未定,還請陛下厘定人選。”
李絢微微笑笑,看向群臣道:“諸相之中,左相右相不適宜做科舉主考,張相年紀頗大,朕不忍張相辛勞,劉相今年四十五了,開元五年,便由劉相任科舉主考吧。”
“臣,劉景先領旨謝恩!”劉景先終於站了出來沉沉叩首。
“平身吧。”李絢擺擺手,劉景先立刻躬身後退。
李絢神色平和,繼續說道:“文科科舉主考已定,那麼武科科舉也定一下吧,武科便張相為主考,兵部尚書晉國公協助。”
“臣等領旨。”張大安,王方翼站出拱手謝恩。
尤其是張大安更是神色激動。
他知道,以他的年齡,沒有幾年就要致仕了,隻是沒想到,李絢現在這個時候,竟然還肯給他機會。
張大安如今已經六十八歲了,在李絢手下任職已經快十年了。
文科科考他是撐不住的,但是武科科考不一樣。
他不用熬。
隻要動用軍中士卒維持秩序,他就可以高枕無憂。
“軍門悍將也有很多,注意一些,不用讓人用了潛規則。”李絢看向側畔,說道:“魏卿,張卿,你們兩個監督。”
魏玄同和張柬之同時站了出來,拱手道:“臣領旨。”
“剩下的便是明年朕巡行河北之事。”李絢輕輕的敲敲桌案,然後說道:“從明年開始,就要逐步的調動河北的兵力。
密衛那邊已經在新羅動手腳,什麼時候,時機成熟了,就一口氣殺入新羅,用三五年時間,滅亡新羅,然後準備封禪泰山。”
“喏!”群臣齊齊拱手,神色肅穆。
如今大唐開國至今,隻有高宗皇帝一個人成功的封禪泰山,那一朝的人,基本全部留名史冊。
如今他們這一朝的人,也有機會開始準備封禪泰山。
隻要功成,那麼他們這些人,一樣能夠全部留名史冊。
……
立政殿內,劉瑾瑜好奇的看著李絢:“陛下真的不考慮封禪泰山嗎,隻要陛下封禪泰山,那麼陛下的皇位就徹底穩了。”
“高宗皇帝封禪泰山,結果如何?”李絢輕輕搖頭,說道:“很多人都被儒家迷惑了,以為封禪泰山便是天下幸事,這算什麼天下幸事,武帝封禪泰山,大漢朝由盛轉衰,高宗皇帝封禪泰山,帝序斷裂,朕又何必苦追於他。”
“那麼皇權穩定之事。”劉瑾瑜麵色凝重的看著李絢。
李絢終究不是正統即位,將來但凡有個萬一,他們這一脈的皇位繼承就會出問題。
“隻要太子按朕的教導走,就不會出問題的。”李絢微微搖頭,然後說道:“有朕在,有皇後在,天下何人敢反朕,真正的問題在太子身上,朕不封禪,便讓他封禪去吧,有個追求,免得將來懈怠。”
“那麼群臣那裡怎麼交代,一直拖下去,也不是個問題啊!”劉瑾瑜知道李絢的計劃是將封禪泰山的事情,無止境的拖延下去,但是這種事情,越拖下去,越容易出問題。
“三娘,朕問你,你還記得,始皇帝在封禪之上,除了封禪泰山以外,還有什麼傑出之事嗎?”李絢認真的看著劉瑾瑜。
“東臨碣石?”劉瑾瑜驚訝的看著李絢。
李絢笑笑,說道:“不錯,滅了新羅之後,就在平州祭祀始皇帝吧。”
劉瑾瑜驚訝中緩緩的點頭,說道:“陛下此法著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