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裡加急軍報,李多祚簡直是胡鬨。”李絢看完奏本,忍不住又氣又笑的罵了一句。
陸元方王德真等朝中宰相,相互麵麵相覷。
“敢問陛下,究竟是何事?”張柬之突然高聲的站了出來,拱手看向李絢。
李絢放下奏本,神色鄭重起來。
他側過身看了一眼,目光落在內侍少監楊思勖的身上。
楊思勖立刻拱手,然後快步的走出大殿,瞬間,殿外一片清靜。
殿中群臣相互之間詫異,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原本以為是安定道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比如新羅入侵之類,現在看來,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本來今日該出殿試名單,天下矚目,但朕之前對李多祚有過交待,新羅若有大事,當立刻奏報,今日有了大事,所以他就用了六百裡加急奏本,一路從安東急遞,送到了長安來。”李絢將奏本遞給徐祿,說道:“眾卿看看,他這封奏本值不值得六百裡加急。”
陸元方神色疑惑的從徐祿手中接過,然後看來一眼,隨即,他的眼睛瞬間瞪的巨大,然後抬頭看向李絢:“陛下!”
李絢微微抬手,陸元方立刻將奏本遞給王德真。
“諸卿看到了,左相的神色已經說明了李多祚的做法是對的。”李絢抬頭,麵色冷峻的說道:“朕現在告訴諸卿,為什麼李多祚用六百裡加急軍報,將消息送到長安來,那是因為,新羅國王要遷都了。”
“啊!”群臣相互之間一片紛亂,新羅遷都。
“新羅國如今的都城在新羅東部群山之中,靠近更東麵大海的金城,如今卻要遷都更西北一百五十裡外的達句伐,那裡更靠近西部平原,距離西部平原隻有兩百裡的山路。”李絢最後一句話說出,群臣頓時難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大唐在平原的之上的戰力凶猛無比,之所以多年一直在東島三國上苦熬,就是因為東島多山。
整個東島從西到東六百裡,平原隻有西部沿海的二百裡,剩下的四百裡全部都是山地。
大唐攻克西部二百裡平原容易,但是距離新羅國都,卻有四百裡的山路。
山路有多難打,曾經和李絢在西北征戰過的士卒最是清楚。
但是現在,新羅國王,卻主動的靠近了大唐兩百裡。
是的大唐,那一片曾經屬於百濟,後來屬於大唐,大唐撤軍之後,才屬於新羅。
皇帝重歸東島之心強烈,這些年一直都在默默的準備,從開元元年,到開元五年,近五年的時間,從糧草,被服,軍械,戰馬,士卒,各方麵都在積極準備,朝中百官早就將曾經的大唐領土,視作必然會被奪回來的東西。
可是如今,新羅國王將新羅都城遷移到距離大唐隻有兩百裡的地方。
群臣想想就都知道,這有多麼的容易。
尤其是他們還有一個戰神一樣的皇帝。
……
“不要想到太多,新羅還沒有遷都呢,隻不過是新羅國王決定要遷都。”李絢一句話,打斷了群臣的沒有想象。
站在後麵的群臣這才回過神來。
張柬之繼續拱手道:“陛下,新羅國王為什麼決定要遷都呢?”
李絢深吸一口氣,平靜的笑笑,說道:“當然是因為國內的爭鬥,新羅國王當年剛登基,他的嶽父就忍不住的要造反,之後,新羅王金政明平定了判斷,但是,卻將他嶽父一家,甚至於還有他的王後,以及他和王後所生的兩個兒子,全部斬殺。”
殿中群臣知曉這件事情的人不多,但也為金政明的心狠手辣而感到震驚。
“最初一兩年,金政明積極進取,新羅內部的矛盾被強行壓了下來,但是這兩年,似乎又出了一些問題,新羅的真骨貴族,也就是他嶽父當年的那批人,重新開始動作了起來,金政明處處開始焦頭爛額了起來,所以種種情形之下,他決定遷都。”李絢忍不住的笑了起來,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凶狠。
殿中群臣對李絢了解的人不少,瞬間他們就明白,新羅國王的遷都恐怕和李絢脫不了關係。
李絢抬頭,看向陸元方,問道:“陸相,朕記得,最近的一次大遷都,應該是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之事吧。”
“是!”陸元方站出,拱手道:“啟奏陛下,當年隋朝初定,隋文帝楊堅定都舊長安,但因為長安殘破,所以就建了新長安,也就是當年的大業城,不過楊堅的性子摳搜,便是建大業城,也是小家子氣,楊廣登基之後,就開始籌建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