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播到影帝!
其實歸根到底,童星想要成為真正的當紅藝人,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情的。這其中有著顏值隨著年紀的增長而衰弱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為童星年少成名,是否能夠經受得住那種花團錦簇的追捧。
郝劭文、釋曉龍,當年兩人不比現在所有的童星火多了?
說句不誇張的話,兩人紅遍亞洲都是輕而易舉的。
但就是這樣的兩個人,看看後來的情況呢?
釋曉龍逐漸成為了打星,然後沒等轉型成功,就過氣了。
郝劭文成了小胖子,變成了大胖子。
為什麼?
這裡麵就涉及到了人氣和名氣的區彆了。
有一說一,小燕子的演技,在《還珠1、2》裡麵達到了巔峰。
其後數年,她的演技都沒有任何突破的地方。
這就是演員的桎梏。
所謂的演員,尤其是演技,是根據由其經曆、顏值等等各個方麵的因素提升出去的。
很多人感覺演技這東西有和沒有很難分得清,但實際上一個人的演技,是可以簡單概括四個字的。
演誰像誰。
說起來簡單,但這是個人閱曆加上細致入微的觀察之後,綜合的結果。
比如……
一名外科醫生,他在做某一個手術的時候,需要用到什麼工具,需要怎樣進行手術,這些都是需要細微到極致的觀察的。
作為演員,固然不需要你如同專業醫生那樣學會怎樣做手術,但最少你應該知道什麼時候需要什麼。
為什麼內地無法製作出優秀的醫療劇?
你以為是演員們不想麼?
並不是,而是因為……
這是手術,不是專業的醫生,誰敢胡來?
學醫?
如果能學醫的話,他們跑來當什麼明星?
你看業內清一色的什麼潛水證,什麼建築證,什麼這個那個的,誰獲得過一次醫療技師證的?
彆說醫療技師證了,就連獸醫證都沒有。
還有會計證之類的,更是沒有。
為什麼?
有人會說,現在的醫療劇不需要這個。
扯淡!
按照其他類型的影視劇來說,演員也應該有人考下這個的。
然而問題是……
現如今的醫療劇,完全就是披著醫療劇的皮談戀愛而已。
這種垃圾東西,也不知道國內的製片方是怎麼想的。
不過也沒有辦法。
畢竟一部醫療劇想要拍得好,就必須要對於演員進行提前一年到半年的實訓。
誰有這麼長的時間?
知名藝人沒有時間,不知名的藝人……
誰會費力不討好的用這樣的方式去賭成名?
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去賭一部根本無法拍攝,甚至無法上映的劇……
圖什麼?
大家生活很累的好麼?
我用這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去拍兩三部可能大火的影視劇好不好?
所以說,還真的不能怪現如今沒有優秀的醫療劇了。
彭輝個人是十分喜歡這部戲的。
所以他對於這個角色自然也很上心。
甚至還為了這部戲的人物,寫了一份三千字的人物小傳。
是每個和顧廷燁有關的人。
以至於當後來穎寶和他對戲的時候,意外發現他竟然沒有帶劇本!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