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誌祥的文書除了送給京師外,督師兵部尚書張鳳翼那裡也抄送了一份,畢竟沈誌祥的軍隊是歸張鳳翼領導的。在文書裡,沈誌祥也給張鳳翼分潤了一些功勞,稱是按照張鳳翼的安排部署和指示才能配合香河城守軍大敗韃奴,張鳳翼領導有功。
最後表示自己大戰之後損失破重,已無力再戰,請求修整。
對於各地報上來的大捷,內閣和兵部已經麻木了,如果按照下麵將官的報捷文書,清軍早就應該死的乾乾淨淨了。然並卵,清軍依然在京城四周劫掠,聲勢浩大,不時傳來城池被破的消息,可見這些報捷文書有多假。
對於香河城和東江軍的聯合報捷文書,內閣和張鳳翼是不敢相信的。隻要看到文書裡說斬首韃奴三千餘級,就令閣老們心生厭惡,撒謊撒的有點過了,不知道有多少百姓的腦袋成了這些軍官口中的“韃子首級”。
所以香河大捷並沒有引起朝廷和張鳳翼的重視,反而嗤之以鼻,連安排人來查驗首級都沒有。你要說砍了幾個韃子腦袋還有可能,斬首三千,你騙誰呢?
魯若麟和田思茂他們也不會想到正是因為功勞太大,被朝廷默認為殺良冒功,直接無視了。不過魯若麟也沒有在意,功勞大或小不是他這次出兵的重點,人口和錢糧才是的。
完成善後工作的魯若麟並沒有閒著,將騎兵部隊派出去在附近進行搜索,遇到小股清軍就直接殲滅,如果碰到大股的清軍就撤退監視,呼叫營地的步兵進行支援。有了繳獲自韃子的戰馬,騎兵部隊的規模擴大了不少,雖然很多是火槍兵和弓弩手客串的騎馬步兵,但整體戰力有了明顯的提升。
濟州島的步兵士兵平時也是有騎術訓練科目的,隻是馬戰能力很一般,不過用來騎乘趕路還是沒有問題的。
也許是因為韃子的劫掠到了尾聲,濟州島騎兵並沒有遇到大股的清軍,按照俘虜的口供,清軍都收到了集結的命令,準備出關了。零星被殲滅的清軍都是收到消息比較遲,或者太過貪婪還想再搶一把的。
這些小股清軍在濟州島騎兵的圍剿下基本很難逃脫,解救了大量的百姓,繳獲了很多物資和牲畜。唯一比較大的戰鬥發生在河西務,那裡被一股為數上千的清軍攻陷,損失頗為慘重。
發現河西務被清軍攻占,魯若麟調集了所有的騎兵和兩千的火槍兵、弓弩手前往剿滅。
這股清軍依然非常狂妄自大,即使濟州島軍隊比他們多很多,還是選擇了攻擊而不是逃跑。結果就是在濟州島軍隊火槍和弓弩的密集攻擊下傷亡慘重,再被騎兵追擊,扔下繳獲和輜重逃跑了,最後逃出去的清軍不到一半人。
魯若麟再次獲得了幾千的百姓,還有大量物資牲口。對於這些人口,魯若麟是絕對不會放手的,和在香河解救的百姓一樣,直接打包運往白翎島,那裡現在已經陸陸續續有近三萬的難民在修整了。
隨著戰事進行到尾聲,很多逃過韃子屠刀的百姓也漸漸開始返回家園,等他們發現家園被毀,錢財全失之後,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會成為流民。大明朝廷現在自顧不暇,肯定是沒有餘力救濟他們的。這就是魯若麟的機會,趁機大肆招攬他們,基本隻要給口吃的,他們就願意跟你走了。
現在就有很多的工作小隊在執行這樣的任務,四處出擊,引導難民向香河和天津聚集,京師南部到處都能看到濟州島工作隊的身影。他們都是武裝工作隊,攜帶了糧食,逐村逐寨的搜尋難民,用糧食做誘餌,勸說他們前往香河或者天津。
很多難民現在完全失去了依靠,再沒有吃的就要餓死了。除了極少數的頑固分子,大多數人都願意跟隨工作隊走。比起未知的前途,留下來隻有死路一條,這個選擇題並不難做。
河西務敗兵退回清軍大營後,阿濟格再次暴怒了,恨不得揮師南下剿滅這股猖狂的明軍。隻是在其他將領的勸說下,以大局為重,隻能咽下這口悶氣。但是這次的帶兵將領就沒有譚泰和希爾根那麼好的運氣了,直接被阿濟格砍掉了腦袋,用來震懾全軍。
入關時日已久,收獲滿滿,阿濟格決定班師。八月三十日,阿濟格率軍奔冷口東歸。
明軍督師兵部尚書張鳳翼偵知消息,率軍出京,從後麵趕來;總督宣、大兵馬梁廷棟也揮師北上,尾隨清軍,卻不敢發起攻擊。張鳳翼率軍行至遷安五重安駐紮下來,“固壘自守”不敢出擊。當清軍就要出冷口時,守關的明將崔秉德請求力守關口,堵住清軍的歸路。總督高起潛騙他說等清軍出關一半再進攻。
九月一日,清軍攜帶掠取的十八萬人畜及其他大批物資從容出冷口,他們將搶來的漢族美女濃妝豔抹置在車上,奏著盛樂如同凱旋,還高舉“各官免送”的木板。明軍怯戰,隻是尾隨看著清軍滿載著子女金帛退出關外。
清軍出關後,明軍的拙劣表現令崇禎非常憤怒,大批官吏被革職下獄、問罪處死。言官把責任都算到張鳳翼和梁廷棟身上,不斷上奏折彈劾他們。兩人知道自己的罪過太大必死無疑,於是,每天服用大黃麻求死。二日,張鳳翼先死於軍營,十天以後,梁廷棟也死了。
在京城上下都在忙於推卸責任、懲處罪官的時候,天津巡撫賀世壽上報朝廷,天津守軍主動出擊,與東江軍相互配合,斬首一百餘級的報捷文書送到了內閣。在文書裡大談天津三衛如何固守城池,如何主動出擊,如何忠於國事,奮勇殺敵。自己又是如何坐鎮指揮,與東江相互配合,大敗韃奴,斬首一百餘,繳獲物資無算。
並對東江軍大加讚賞,盛讚他們不遠千裡前來勤王,與韃奴血戰,力保香河城不失,創下斬首三千餘的空前大捷。希望朝廷多加賞賜,不能讓忠心為國之士寒心。
賀世壽和天津衛的韃子腦袋其實是魯若麟送的,反正魯若麟的腦袋太多,用來給沈世魁和沈誌祥升官已經綽綽有餘了,就分潤了天津衛一些。畢竟以後要和他們打交道的地方太多,處理好與當地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天津城雖然沒有受到韃子的攻擊,但是也沒有什麼亮點,所以魯若麟的這一百顆腦袋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其他地方一片昏暗的時候,天津衛的這個功勞就比較顯眼了,妥妥的升官發財啊。
天津上下對於沈誌祥等人真的打敗了韃子表示非常驚訝,更不可思議的是居然斬獲了如此多的首級。看沈誌祥送一百顆人頭的時候眉頭都不皺一下的樣子,隻怕存貨不少。更何況從沈誌祥送人頭的舉動可以看出他是願意拉眾位同僚一把的,絕對不是想要吃獨食。
這年頭誰沒有幾個親朋好友、長官師長之類的,現在對京師官員而言什麼最珍貴?功勞。那什麼功勞最好,當然是戰功,也就是最能體現戰功的韃子腦袋。甭管我的韃子腦袋哪裡來的,隻要是實打實的韃子腦袋,這功勞你就得認。
所以田思茂、周家謨以及天津一眾官員都在給自己那些在這次清軍入侵中背負責任的官員寫信,瘋狂推薦沈誌祥這裡有你急需的韃子腦袋,存貨不多,欲購從速。
那些接到信件的官員不管是否真有韃子腦袋買,但是他們已經無路可走,死馬也要當作活馬醫了,大量官員的親信家人開始朝香河狂奔,目標就是韃子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