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摸著手中的茶杯,眉頭緊鎖,江湖人圖利,如果稍微編造一個故事,就說昆侖墟在昆侖山現世,其內有上古神人所留的機緣寶物,立即就能引得江湖人蜂擁而至,去尋找昆侖墟。
人多好辦事,或許能找到昆侖墟也說不定。
當然,也隻是可能,人多雖然力量大,但人一多,亦容易出問題,必將引來無數爭端與殺戮,也未必真能找到昆侖墟。
總而言之,有利有弊。
不過,這總算也是一個辦法,如果實在沒轍的話,他也不介意試一試。
思慮間,葉青忽有所感,看向牆角,隻見牆角的泥土剝落,繼而那些剝落的泥土緩緩聚集,化作一尊小泥人。
“見過公子……”
小泥人先是晃了晃胳膊、小腿,而後朝著葉青盈盈拜下。
“不用多禮,你這麼晚來找我,可是有關於昆侖墟的線索?”葉青問道,眼前的小泥人,自然是陶朱公所化。
“正是。”
小泥人,也就是陶朱公也沒有賣關子,回答道:“不知公子可聽過太平武策?”
“大名鼎鼎的太平武策,我自是聽說過。”葉青回答道。
太平武策並非什麼武功秘籍,而是一卷記錄江湖勢力、武林宗門來曆、秘辛的卷宗,其中所載,皆是外人難知的隱秘,書中所述,儘是世人不曉的絕密。
相傳,太平武策乃太平道第一任道主天公道人所編撰,後每任太平道主都會於其上增添刪減,太平道傳承萬年,故而太平武策亦傳承久遠,久而久之,其中某些記載、所述。也成了絕密。
彆看太平武策隻是記載了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可有些隱秘、絕密,一旦泄露出去,足以使某個門派、勢力瞬間傾覆,而太平道亦常以這些隱秘來拉攏、控製某些門派、勢力,為之效命。
所以,太平武策在整個江湖亦是大名鼎鼎,為人所忌憚。
“難道太平武策中有關於昆侖墟的線索?”
“公子英明。”陶朱公笑道:“這幾日我一直命人在太平道的萬卷樓尋找昆侖墟的相關線索,有人偶然在太平武策上看到一段關於西昆侖和東昆侖的秘辛,其中便提到了昆侖墟。”
“西昆侖?東昆侖?怎麼說?”葉青迫不及待道。
“據書中所載,近古時期,有仙神後裔出昆侖墟,創立昆侖,意欲一統江湖,一度強盛,後因不合,分裂為東西二昆侖,傳承至今,是為東昆侖與西昆侖。”陶朱公講述道。
“隻有這些嗎?”葉青問道。
“是。”陶朱公回答道:“這是我命人拓印出來的相關內容,請公子過目!”
說著,陶朱公肚子開裂,從中流出無數泥土,泥土慢慢凝聚成一冊卷宗。
葉青伸手一召,泥土凝成的卷宗,落入葉青手中。
葉青翻開,看了起來,卷宗所述,和陶朱公所說一般無二,其中關於昆侖墟的信息,確實隻有那麼一句,剩下的,都是東昆侖和西昆侖高手、實力的介紹,根本沒有提到昆侖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