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胖子仍然有些擔憂,他加快腳步追上了前麵的張浩和張麒麟,“你們兩個人到底在河底下乾了什麼?那水龍王是不是帶你們去看了下麵的情況?下麵的情況到底怎麼樣?問題解決了多少?”
麵對王胖子連珠炮似的問題,張浩有些不知從何答起。他深吸了一口氣,準備將河底的經曆娓娓道來……
在張麒麟那裡,他又一次回歸了悶油瓶的本性,從頭到尾都不願與王胖子有任何交流。王胖子自覺無趣,也隻能無奈地甩了甩手,嘀咕道:“你們倆啊,真是讓人捉摸不透。有啥事兒大家攤開來說嘛,三個臭皮匠還能頂個諸葛亮呢,是不?”
“既然你們不願聽我的意見,那我也就懶得問了!”王胖子有些賭氣地說道。
與此同時,青城縣招待所的後院裡,一輛老舊的解放牌大卡車緩緩倒進院子。
車上的幾個人正手忙腳亂地挪動著一個龐然大物——一個巨大的木頭箱子。
“一、二、三!大家加把勁兒!”有人喊著號子。
“都小心點兒啊,這可是寶貝!千萬彆給磕了碰了!”另一個人提醒道。
儘管天空下著綿綿細雨,但負責卸車的人們動作依舊精準而緩慢,不敢有絲毫馬虎。
喊號子的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戴著眼鏡,顯得文質彬彬。他一邊擦著鏡片上的雨水,一邊緊盯著卸車的全過程,生怕出現什麼閃失。
此時,招待所的二樓窗戶旁,站著一對男女。他們俯瞰著下麵的忙碌場景,臉上都流露出幾分糾結的神色。
“咱們就這麼把鎮江龍棺給拉回來了,真的會像老村長說的那樣,給村子帶來災難嗎?”陳雯錦憂心忡忡地問道。
站在她旁邊的中年男人轉過頭來,眼神中閃過一絲笑意:“師姐,你怎麼突然變得這麼猶豫不決了?咱們可是在做考古工作啊,那些迷信的東西早就該拋棄了。”
“我沒跟你開玩笑,我真的覺得這個鎮江龍棺自從被打撈出來之後,河麵上就處處透著古怪。”陳雯錦神色凝重地說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它沉在海底那麼多年,卻一點腐蝕都沒有?”
陳雯錦越說越覺得不對勁,乾脆轉過頭來,直勾勾地看著身邊的中年男人。中年男人見狀,隻好無奈地笑了笑:“師姐,我看你就是最近太累了,有些神經過敏了。你先好好休息一下,等明天咱們再出發趕路,把這批文物送到市裡的研究單位去。到時候你有什麼想法,再跟上麵彙報也不遲。”
說著,他轉身走到茶桌旁,為陳雯錦倒了一杯茶遞過來。陳雯錦接過茶,卻並未飲用,隻是沉默地盯著窗外的雨幕。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這鎮江龍棺為什麼能保存得如此完好。”中年男人繼續說道,“但你看它上麵的九龍花紋,還有那精細到毫米的細節處理,這東西絕對能讓咱們聲名大噪!師姐,這可是個大發現啊!有了它,咱們在考古界想不出名都難!”
看著中年男人興奮的樣子,陳雯錦隻是無奈地搖了搖頭,沒有再多說什麼。
經過近三個小時的努力,眾人終於小心翼翼地將鎮江龍棺從車上卸了下來。
為了確保文物的安全,他們與招待所的老板協商後,在鎮江龍棺外圍圍上了一層簡易的柵欄,並搭起了棚子遮雨。
一直到夜幕降臨,燈火漸明,眾人才結束了忙碌的工作。招待所的廚師準備好了飯菜,邀請考古隊的人前去用餐。在這個偏遠的地方,知識分子顯得尤為珍貴,因此他們也受到了格外的尊重。
然而,陳雯錦卻無心用餐。她安排其他人去吃飯後,自己則帶著兩名考古隊員繼續守著鎮江龍棺,以防萬一。她看著被層層塑料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鎮江龍棺,腦海中不禁又浮現出了當初打撈時的場景。
那時,河麵平靜如鏡,一艘輪船緩緩駛來。船上前後左右分彆站著八個人,他們手中都握著特製的鋼索。
經過潛水隊員的反複勘測和確認,他們終於確定了鎮江龍棺的具體位置,並決定在那一天實施打撈計劃。
為了確保打撈工作的順利進行並避免任何意外情況的發生,他們連續工作了好幾個日夜,不眠不休地製定出一套又一套的打撈方案。最終,在反複推敲和完善後,他們敲定了最終的打撈計劃並在那天付諸實施。
隨著打撈工作的有序進行,鎮江龍棺很快就被小心翼翼地拖到了岸邊的淺水區。那一刻,它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麵紗。
陳雯錦至今都忘不了自己初次見到鎮江龍棺時的那種震撼感覺。
九條龍形圖紋通過凸刻的方式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棺材的四周。龍形圖紋的空白之處還攙雜著一些不知名的圖案,這些圖案看似符文卻又雜亂無章,仿佛是用來拴住九條龍的鎖鏈一般。這些圖文不僅清晰可辨、毫無微生物附著,而且在陽光的照射下還散發出了熠熠光輝!
要知道,深海或水中浸泡已久的文物在被打撈上來時往往很難清理。甚至有時候一些極具考古價值的東西在經過長時間的浸泡後也會變成一堆破銅爛鐵。這主要是因為水中的微生物會附著在文物表麵形成一層有氧腐蝕性的物質;同時水質與文物之間也會產生微弱的化學反應,在長時間的保存過程中會對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然而這些現象在鎮江龍棺身上卻絲毫沒有體現。當陳雯錦第一次看到它保存得如此完好時甚至懷疑這是上周才放進去的!其實這也難怪因為鎮江龍棺通體真的沒有一絲微生物的附著就連那些極為精細的細節都能以肉眼可見的方式看得一清二楚。
當初鎮江龍棺第一次被打撈上來時考古隊中對此感到疑惑的人絕非陳雯錦一人。就連其他考古隊員也都驚得目瞪口呆。他們嘗試了各種方法來解釋為什麼鎮江龍棺在水中浸泡了如此長的時間卻仍然沒有任何附著物的問題但最終得出的結論卻是無解。
為了能夠儘快對鎮江龍棺進行研究和保護考古隊決定抓緊時間將其運走並儘快送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妥善保護。如果鎮江龍棺的謎底能夠被揭開那麼它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整個華夏的考古文物領域提供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