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雪來國,火原髓,開瓷鋪
扶搖天下呈現沙漏形狀,上下兩頭寬,中間狹窄,故此也有北四域,南四域之分,北四域分彆為紅,綠,鼎,極,南四域則是青,白,符,玄。
在那北四域之一綠域的極西之地,有這樣一個國度,國號“雪來”,年年求雪,卻從未見過真雪。
此地炎熱異常。
國民視雪為圖騰,以雪為信仰,多年來,從來不缺乏,外出尋雪的商人,求雪的道人,製雪的學士。
不知何時起,那雪來國內,開了一個瓷器鋪子,店鋪不大,開設在僻靜的小巷子中,老板是個年輕人,手藝不算好,整日飲酒大醉。
據說那瓷鋪的老板,是個外地人,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的,他跟隨商隊來到此地,商隊離去,那老板卻是留了下來,彆人問他為何不走,要在此地待上多久,那老板便會笑著回答,十年,至少要待上十年,也可能不止。
每每說到這裡,他又會立馬在後麵,再補上一句,
“但總會走的。”
對於雪來國的人來說,這個外地人老板,是個完完全全的怪人,但脾氣很好很隨和,起初大家喊他為醉劍客,因為他整日醉醺醺的,腰間還懸著長劍。後來慢慢改口了,叫法漸漸多了起來,有西街邊的瓷老板、俊後生、白瞎一副好皮囊的酒蒙子、單身漢……等等。
瓷鋪開業那天,鄰裡街坊都前去捧場了,瓷鋪老板燒的瓷器,說不上精美,手藝也就一般,但勝在價格便宜,一些瓷盤,瓷碗,也都是按照市麵上的最低價格賣。
這瓷鋪不大,除了賣瓷盆,瓷碗等實用的瓷器外,瓷鋪老板經常會燒一些瓷人,手藝再差,十件中也總能燒出一件不錯的成品。
每當那時,他便會將瓷人展覽在店鋪內。附近街道的孩童,尤其喜歡往他的店鋪跑,聽聽那每個瓷人後的故事,怎麼聽都聽不厭煩。
偶爾有幾個小家夥,聽得入了迷,過了時辰,忘記了回家,就會被他家老子提著棍子,拎著耳朵,連趕帶攆的抓了回去。
老板一邊喝酒,一邊笑,覺得這一幕有意思極了。
因為那老板生得俊俏,鄰裡不少未出閣的女子,對他頗為青睞,時常借住買瓷之由,與老板說上幾句,明裡暗裡偷瞄了幾會,雪來國賈家的大小姐,以女兒之身,將賈家商會經營得風生水起的奇女子,也時常來此店鋪,出手極為闊綽,甚至直接揚言,她瞧上那外地來的劍客了。
這在當時,可是轟動一時,不少漢子跑來圍觀,心中羨慕且嫉妒,隻是那瓷鋪老板,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心平氣和的告訴賈家小姐,他總會走的。
自那以後,就少有女子,來招惹瓷鋪老板了。
因為大家都明白。
這瓷鋪老板,不是這的人。
如他所說,他總會走的,隻是因為某個理由,不得不暫時住在這裡罷了。
倒是那些**歲大的孩童,往瓷鋪走動的更多,他們料定這外地人,一定見多識廣,身上有好多好多故事,想儘辦法撬出幾個來。
……
每年的十一月,雪來國便會召開雪浴節。
舉國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