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高振東正改論文呢,俞允成過來了“高主任,我們今天決定借你的東風,先拉紅寶石單晶試試,你來坐個鎮唄。”
高振東把筆一收“走走走,我去看看。”
看來應該是俞允成看出紅寶石對於高振東手上的事情很重要,加快了進度。
兩人來到單晶爐實驗室,所有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了,氧化鋁粉在單晶爐中,堆成了一個饅頭型。
人們把從計算機房接了兩條線過來,一條給顯示器用,一條給鍵盤用,這實驗室裡就隻有高振東那台dj-59的顯示器和鍵盤在這裡。
雖然距離比較長,好在這個時候的設備信號電平都比較高,工作倒也挺正常。
屏幕上的程序,是高振東寫的,他很熟悉那個界麵。
與日後組態軟件、工控軟件的界麵上全是圖形化的儀表不同,為了節約資源,這個控製程序是采用滾動輸出參數的形式,工作起來對工作人員的專注度要求略高一些。
高振東對這個雖然不太滿意,可是俞允成他們卻是覺得已經非常好了,擱幾個月前,根本想都不敢想能用上這玩意。
“高主任,你來開始吧。”俞允成笑道。
高振東也沒推辭,下達了啟動指令“熔料!”
科研組的人員按下了電源開關,在一陣“嗡嗡”的電流聲中,熱浪漸漸從單晶爐爐身散發開來。
這個過程很漫長,要一到兩小時。
過程中,俞允成不斷下達著指令。
“注意真空度。”
“爐溫多少了?”
“真空度快超標了,停止加溫。”雖然有計算機在自動控製,可是俞允成還是忍不住叮囑試驗人員,畢竟這年頭的機器設備,可靠性不是那麼好,必要的人為乾預或者監視還是必要的。
機器保證控製精確度,人工保證可靠性。
辦法雖土,可是管用啊。
“熔料快差不多了,降溫,升坩堝,降功率至引晶功率。”
引晶的功率比熔料功率要小,否則料液流動性太強,引不起來。
而這個引晶功率的具體數值,針對不同的材料,是不一樣的。都是先根據高振東給的熱場和成晶的經驗和理論進行推算,得到一個比較小的範圍,然後一點點在這個範圍裡,試驗到最合適的具體數值。
俞允成他們在前麵的工作中,已經把氧化鋁的這個合適的數值試出來了。
“好,升鍋至引晶位,降籽晶,通氬氣,壓強0xg。”
早已夾好的籽晶在籽晶臂的控製下,下降到坩堝中液麵上方幾毫米處。
“下種!”
“溫度可以了,引晶。”
為了這個準確的引晶溫度,俞允成在前麵的實驗中甚至用了兩顆切割下來的籽晶。
“縮頸。”
“放肩,好,升溫。”
“直徑到了,轉肩,拉晶。”
隨著俞允成的口令,籽晶臂開始緩慢旋轉提拉,一根散發這白熾光芒的圓柱緩緩成型。
這倒不是俞允成想當這個顯眼包,去搶計算機的活兒,而是一開始的這些步驟,有很多都是要靠人眼和經驗的,計算機和控製係統乾不了這個活兒。
或者換個說法,在這個時候,計算機可以幫忙把各個參數控製得比較精確,但是工藝中的各個節點,有相當一部分它是做不了決策的,隻能做執行,做決策的,還得是人。
晶體開始在旋轉提拉中等直徑生長,等直徑生長過程中,等直徑控製也是靠人在決策,計算機執行過程控製。
眼看長度差不多10多厘米了,再拉,多晶、位錯這些毛病可就都要出來了。
俞允成開始招呼工作人員收尾。
隨著細長的單晶尾巴緩緩的離開液麵,俞允成下達了停爐指令。
停爐指令聽起來簡單,其實包括關閉加熱功率、關閉氣氛保護、真空係統停機等等一係列動作。
一通忙而有序的動作之後,整個試驗的第一步算是搞完了。
剩下的,就要等冷卻一兩個小時之後,送檢看檢驗結果了。雖然還不知道結果,不過至少整個流程都很順利。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