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對於現在的高振東來說,工藝步數越少,就意味著成功率越高。
兩者用到的基礎技術實際上是差不多的,最大的區彆是在晶體管的工作原理上,所以在這個階段的技術難度上,有了高振東當知識的搬運工,更晚、更先進的os甚至要比雙極型要低。
os技術還有一個非常逆天、非常反直覺的地方。
在同代次內,更改os電路的設計,對於os的工藝沒有任何影響,os電路的性能的改變,是通過改變os場效應管的幾何設計來實現的。
雙極型在這種情況下是要通過改變諸如擴散源、擴散時間、擴散溫度等工藝參數來實現電路性能的改變,但是os電路就不,它的工藝是不變的。
而且這種改變幾何設計就能改變性能的特點,帶來了os集成電路的另外一個好處——更便於實現計算機輔助設計,實現半自動或者自動化設計。
除了上麵這些好處之外,雙極型半導體本身,有一個最大的缺陷注定了它在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上走不遠。
——它做不小!但是os可以!
這個情況的原因很多。
一來,os管子的麵積天生就比雙極型要小。
二來,雙極型晶體管需要隔離pn結或者隔離井,os不需要。
第三,os天生就提供了兩層互連,這讓它的內部布線更為方便。
os的這麼多優點,又帶來了一些係統級彆的衍生好處,諸如係統性能更高、設計可預測性更好、可靠性和維護性更好等等。
有趣的是,實際上os場效應管概念的提出,要比雙極型管子早,之所以普及更晚,是受工藝的製約。
這就好像汽車,電動車的概念比蒸汽車、內燃車更早,那是十九世紀末期的事情,但是真正大規模實用,都特麼二十一世紀了。
但是工藝這個問題,對高振東來說,問題就不是太大了,他能抄啊!
思前想後,高振東下定了決心:直接跨一大步,就搞os!
至於雙極型的,就留給其他廠所的同誌去搞吧,我直接帶1274廠起飛!
為了國內計算機技術未來的發展,他願意承擔這個責任和風險,穿都穿了,在這種為了國家、社會層麵的巨大利益,該搏一把、該承擔責任的時候還畏首畏尾,那就沒意思了。
對於60年代初這個時間段來說,高振東沒穿,沒人搞os,高振東穿了,還是沒人搞os,那高振東特麼不白穿了嘛。
高振東下定了決心,開始落實這個事情。
他給1274廠打了個電話,告訴他們自己已經確定了集成電路工藝研究調整的方向,然後開始根據集成電路工程工藝這本書裡的內容,編製os技術的工藝設計指導文件。
設計指導文件,指導1274廠怎麼設計os技術的各道工藝的,而不是直接把工藝寫出來,也沒法寫出來,這個不是高振東要負責的事情。
對於1274廠來說,有了這個工藝設計指導文件,他們就能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針對性的具體工藝設計,這樣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都更好。
相當於高振東告訴1274廠,為了實現os工藝,你們應該做到些什麼事情,這些事情的要點是什麼,注意事項是什麼,中間的一些重要參數怎麼計算。
至於具體到每一步,那就是1274廠根據這個指導文件去搞了。
之所以先寫這個,主要是為了1274廠的同誌們著想,從雙極型晶體管轉向os,雖然實際上用到的技術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從表象上來看,這是一次徹底的大轉向。
這種轉向,對於不了解os工藝情況的1274廠同誌來說,極容易產生畏難情緒。
所以高振東乾脆先把os工藝的設計指導文件搞出來,誒,你們看看,這兩個東西名字不同,原理不同,但是具體到使用的各步驟的技術上,那其實差不多。
很簡單的,你們直接上,試一試,沒問題的啦。
這樣就有利於1274的同誌更快的進入狀態,畢竟突然接觸一個一無所知的新技術就要上馬,與直接拿到這種新技術的所有關鍵點再進行深化,那對於他們來說感官上的區彆還是很大的。
1274這邊,接到高振東電話之後,呂廠長和魯總工放下了心裡的最後一絲擔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三極管的生產中去了。
既然集成電路工藝的事情有高總工那邊在負責調整,那這邊就不用擔心,先隻管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好。
雖然國內在開始轉向使用djs-60d,可是對於1274廠來說,晶體三極管的生產任務依然繁重。
國內是在改用60d了,可是出口還是用的59,就這一項,就注定了1274廠任務拉滿,能產多少產多少。
更彆說國內群眾對於電子產品的需求了。
偏的不說,一台收音機就需要晶體管4到9個不等,扣除djs-59所需,根本就不夠好吧。
總之,一切都挺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