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蕭瑒盛怒“把他給朕拖下去,祭天大典豈容褻瀆!”
禁衛過去拉曾何,奈何曾何人高馬大力氣不小,又是行伍人,外家功夫不錯,幾名禁衛根本奈何不了他,幾下就被他掙脫了去。
曾何武力不弱,頭腦卻不算聰明,最重要的是他忠心耿耿,又衝動易怒,一定會把事情鬨大,而絕不會想到會有什麼後果,這就是蕭玴選擇曾何的原因。
曾何人高馬大,長得又粗獷,此時流下眼淚,顯得有些震撼,他叩首再呼“皇上,範將軍死得冤啊您下一定要為範將軍做主!”
這時蕭玦也趕了過來,直奔祭台底下跪下“皇上,臣沒有殺範將軍,臣去的時候範將軍就已經死了,臣是被冤枉的。”
曾何喊道“範將軍武功高強,除了楚王您,誰能隨意取了將軍性命?齊王和敬武公主也都在場看見了!”
蕭玧和蕭晗匆匆趕來,站在祭壇下,表情有些懵。
“什麼?”蕭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祭典被強行打斷,蕭瑒步下祭壇,渾身散發著盛怒的氣息,周圍文武百官不無一人敢出聲。
“你是何人?”蕭瑒指著曾何問道。
曾何抱拳行禮“回皇上,卑職是神威營中候曾何,範將軍部下。”
蕭瑒說道“範持是怎麼死的?你且說一說。”
“兩個時辰前卑職看到範將軍留的字條,說他有事去南山上,若未時三刻他尚未回來,就讓卑職去南山尋他,過了未時三刻,範將軍還未出現,卑職就照字條所言上山尋將軍,沒想到,在南山山頂找到將軍的屍體,而當時隻有楚王一個人在那兒,卑職將將趕到,齊王和公主也來了,他們可以作證,楚王殺了範將軍……”
楚王怒極,打斷道“皇上,臣沒有殺範將軍,臣去的時候範將軍就已經死了。”
蕭玧說道“我跟公主確實看到楚王和範將軍的屍體在一處,但並沒有看到楚王殺範將軍,此事我看還不能這麼輕易就決斷吧。”
蕭晗道“對,十哥說得對!我們去得晚了,並沒有看到誰殺了範將軍。”
蕭瑒一看蕭晗,更是煩躁三分“敬武你怎麼也來了,你們又怎麼會去山上?”
蕭晗往後靠了靠,一半身子躲在蕭玧身後,小聲道“我隻是好奇所以就過來了,去山上是因為聽人說山上有貓冬的熊瞎子,便想去看看……”
蕭瑒一拂手,此時也沒工夫去理會蕭晗。
曾何此時又道“那楚王你為何上山?當時正是祭天大典,你怎會出現在山上?”
楚王道“是範將軍留字條說有事讓我上山去的!字條在這裡。”
楚王取出字條,展開給眾人看,隻見那字條上並不怎麼美觀的字體寫著楚王,範持有要事相商,半個時辰後南山頂相見,務至。
曾何湊過去一看,便道“這根本不是範將軍的字跡,範將軍的字跡我是認得的,這才是範將軍親筆所寫——”他也取出一張字條,展開,上麵依舊是並不美觀但同楚王字條上的不同的字體寫著未時三刻,若我未歸,速至南山尋我。
“這是範將軍留給我的字條,你那個根本就是偽造的,定是你把將軍騙至南山,殺害了將軍。”
楚王辯駁道“如果人真的是我殺的,我又怎會傻到將假的字條給諸位看?我不認識範將軍的字跡,所以才被人騙了,是有人想要陷害我!”
曾何冷笑“我看你是賊喊捉賊,故意弄假的來讓彆人以為你是被陷害的!大家都知道近來你跟將軍不和,除了你誰會殺將軍?況且將軍武藝高強,除了同樣武藝高強的你,誰又能殺得了將軍?”
“我並沒有跟範將軍不和,我也不知是誰傳的謠言,這天下武藝高強的人多了去,難不成人人都有嫌疑?”
“即使你跟將軍並無不和,恐怕也無甚交情,怎會將軍一張字條就將你引到了山上呢?”曾何咄咄相逼,認定蕭玦就是凶手。
蕭玦急於辯解,一時脫口而出“那是因為我以為他是要跟我說鎮北軍……”
“住口!”蕭瑒斷喝,打斷了楚王蕭玦的話,天威逼人,在場之人皆是一震。
站在蕭瑒身後的丞相褚徵眸子一抬,若有所思地望向蕭瑒。
蕭玴注意到褚丞相的變化,神色微動。
鎮北軍……
蕭瑒沉了沉氣,臉色有些黑“此事隻聽你二人片麵之詞也未可決斷,晉王,此事你怎麼看?”
蕭瑒突然看向蕭玴,後者一臉沉靜,淡淡開口道“回皇上,臣以為,此事確有許多疑點,若真是楚王所為,他確實沒有理由拿出假的字條引火上身,有可能是遭人陷害,但眾多證據都指向楚王,他也有可能故意製造假的字條來誤人視聽,範將軍無故被害是事實,但誰是凶手恐怕還不能過早下定論,臣認為,此案應交由大理寺徹查審理,才能得見真相。”
蕭玦乃是蕭瑒最重要的親信,當年為蕭瑒奪位立下汗馬功勞,就算真是蕭玦殺了範持,蕭瑒也絕不會拿蕭玦如何,範持對他而言,遠沒有蕭玦來得有用,來得重要,所以,蕭玴並不是要借此機會除掉蕭玦,他要的隻是蕭瑒礙於文武百官的壓力不得不“審理”此事,不得不讓蕭玦離開朝堂一段時間,一旦蕭瑒失去蕭玦這個在軍政上最得力的助手,蕭玴就有了更高的把握插足鎮北軍。
而且,褚丞相注意到蕭瑒意圖拿回鎮北軍軍權,絕不會坐以待斃,褚丞相把持朝政軍權多年丞相黨遍布朝野,而蕭瑒也建立起自己的勢力,他們二人鷸蚌相爭,蕭玴就隻需坐收漁翁之利便可。
霍清然想得還不夠完整,蕭玴此計,是一石四鳥!
蕭瑒眼瞼微斂,似是要看透蕭玴。
祭壇之下片刻沉寂。
蕭瑒收回目光,重新望向跪著的二人,道“晉王說得有理,此事交由大理寺審理,查出凶手,嚴懲不貸!在這期間,楚王暫時不得參與朝政,留在王府隨時等候大理寺審查,曾何肆意擾亂祭天大典,玷汙聖地,先收押大理寺獄,待查明此事,再行定奪。”
祭天大典一波三折,最終草草收尾。